北京汉人唐朝影视:爱奇艺凭什么盈利?
北京汉人唐朝影视:爱奇艺凭什么盈利?
爱奇艺Q1总营收73亿。其中,爱奇艺第一大业务即会员服务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9%,这也是爱奇艺在会员业务上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会员一直都是大众关注的重点,哪怕小范围的增减变化也会影响市场对视频平台的信心,进而影响股价变动。而会员正是本次爱奇艺Q1财报的亮点所在,是爱奇艺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财报显示,Q1爱奇艺日均订阅会员数为1.014亿,相比上季度净增440万;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为14.69元,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4%。截至2022Q1,ARM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8%及以上的同比增长。
会员增长背后离不开优质内容,爱奇艺在Q1的一大内容布局重点是锁定高品质剧集。综合今年Q1爱奇艺上线剧综数量和热度口碑情况,虽然上线剧集数量相比去年Q1和Q4有所减少,但跑出来的大剧表现更为突出。
根据骨朵数据显示,爱奇艺在2022Q1上线剧集的整体平均骨朵热度为55.74,高于2021Q1的50.53和2021Q4的55.11。
《人世间》《猎罪图鉴》《心居》在获得不错口碑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丰收。而衡量一部剧能否永流传,口碑是关键。国民大剧《人世间》豆瓣评分高达8.1,评分参与人数更是超17万,凭借高口碑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25家广告主。
爱奇艺盈利背后更离不开运营效率的提高,这直接扩大了它的利润和利润率。
据财报显示,爱奇艺此次 non-GAAP运营利润达 3.3亿元,利润率为 4%,首次实现了non-GAAP运营利润为正。爱奇艺CFO汪骏更是表示,“过去三个季度,我们的毛利率持续增长,并于2022Q1达到历史新高。运营费用连续三个季度持续下降。”
那么爱奇艺是如何提高运营效率的?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点,第一是在全行业自救的大背景下,不断落实“降本增效”的逻辑,第二便是向制作到运营等各个环节要效率。
有观点认为爱奇艺这次的扭亏为盈是由于从内到外全方位的“瘦身”。不可否认的是,内部行政和研发等方面的调整对爱奇艺Q1支出降低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平台贯彻的降本增效。毕竟在数字上,内容成本投入始终是众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
今年4月,腾讯视频就举行了一场“降本增效”的早春会,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对行业内的多个工种给出价格指导体系,各大平台和制作方也纷纷响应。爱奇艺也表示,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优化成本控制有助于从生产端挤走泡沫,进一步从源头遏制粗制滥造,推动内容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整个行业的自救。
爱奇艺在降本增效这方面下的力度是肉眼可见的。根据财报显示,2022Q1爱奇艺营收成本为60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主要的是内容成本下降,为44亿元,同比下降19%。内容成本下降幅度高于总营收成本下降幅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爱奇艺的内容投入下降了,但优质内容作品数量并没有缩减,品质大剧甚至比以往出现得更加频繁。从开年到现在,《人世间》《心居》《亲爱的小孩》等头部品质大剧接连上线,这些作品凭借高品质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度,也为平台的商业回报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电话会议中,爱奇艺表示:平台对头部内容的投资没有变化,减少的是规模小、ROl相对较低的内容。
可见,在“降本增效”逻辑下,平台优质内容的正循环效应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爱奇艺也在内容排播和制作层面上“要效率”。
除了持续优化的排播策略,爱奇艺在制作层面上研发的AI配音技术IQ-Dubbing直接应用在了电影配音中,有效优化了成本,并推动长尾内容收入。“华夏古城宇宙”系列的首部作品——《风起洛阳》IP已授权给20多个品牌,涉及潮玩手办、珠宝首饰、服装、食品饮料等多类衍生品。爱奇艺的“一鱼多吃”将IP价值发挥到了最大效果。
爱奇艺正在用系统化的方式,构建从制作到运营各层面的内容业务,这都使得它的运营效率得以显著提升。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更是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维持爱奇艺整体竞争力和市场领先地位不变的前提下,以最优的ROI(投资回报率)获取最合适的内容,并以合理的内容数量实现变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