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家新研究:“看社会新闻,会导致抑郁症和失眠”?

2020-09-13 18:38 作者:四独木  | 我要投稿

大部分当代年轻人的失眠,归因于社交网络对脑容量的强制入侵。网络强制性延长了你的社会性思考与活动的时间,它占有了你的闲暇和睡眠。

01

我有个朋友开始跟我抱怨自己睡眠越来越少。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说,因为每天晚上我都在刷新闻。

他发现,百度、头条、微博上四处是灾难,评论区下面四处都是头脑幼稚的傻*,自己越看越气,越看越想看,于是就睡得很晚。

最近,大家熬夜似乎越来越凶,从原本的1:00入睡,一路"飙"到2:00、3:00乃至4:00才举着手机睡着。

我还能记起自从杭州妻案、女大学生失踪被害案开始,直到最近的罗冠军梁颖纠纷案,大批男女矛盾类新闻闹得女生人心惶惶。

我还能记起,自从科比在凌晨四点被宣布因直升机坠毁而去世开始,到最近《权游》“荆棘女王”去世,众多网友无法入睡,纷纷悼念。

也记得李文亮医生被宣布处于急救状态时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网友不眠,祈祷着好消息的到来。

网友闲在家里,熬夜也没有什么正经事要干,不过是上网刷微博,关注一下许多社会新闻,然后看评论区一堆人反映问题,发表天差地别的观点,陷入骂战。

然后等到关上手机,自己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思考当中:

到底这些网友中谁说的是对的?

真相和这些人所说的相符吗?为什么有的键盘侠这么不要脸,站着说话不腰疼,整天这也不满那也不满?

然后,我们就忍不住想要上网关注更多消息,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输出自己的思考,连带着所有不安、惶恐乃至愤怒。

也就是说,我们对这种情绪挑拨上了瘾。

但是,这种不断接受负面消息,然后失眠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心理出现危机。

前几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新名词“政治性抑郁”,它指的是:

由政治事件诱发的抑郁症,或触发或加剧本身已经存在的抑郁状态。

大致就是指,许多网友会因为网络媒体报道的灾祸感到无比沮丧乃至绝望。而这些人往往十分善良,具有同情心,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

大概很多网友料想不到,关注一下社会事件,也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心理创伤。

02

二十多年前,早上,我们会在六点钟从信箱里取出新印刷的报纸,在早餐或者工作前阅读。

晚上,我们会在七点钟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联播》。

那时,获取新闻、社会舆情的方式,无非报纸和电视。

所以,我们总会在固定的、有限的一个时间段内,获取并且用处理这些新闻事实。

而现在呢?微博实时热搜,能让我们在事件发生的几小时内迅速获知消息。

平时刷手机的习惯,使得大脑不得不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段中,不断记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大小事件。

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就已经很忙了,好不容易闲下来,还要操心社会大事、饭圈撕X、网友铁憨憨发言。

我们真正让大脑休息的时间,被这些凌乱的东西压缩了。甚至,它们连我们睡觉的时间也压榨了。

比如睡前看看微博,发现有社会不公的事件发生了,我们开始生气,在看到评论中的各种迷惑言论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我们失眠,开始在脑中不断思考这件事的解决方案,即使这本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

网络强制性延长了你的社会性思考与活动的时间,它入侵了你的闲暇和睡眠,导致我们出现了“政治性抑郁”。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事件,更需要学会如何终止社会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每次在看到负面报道后,大家都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停止思考,比如看沙雕视频,出门散步,撸撸狗子,或者做家务。

每次睡前,大家都可以默念这段话,给自己足够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入眠:

上床了。

记得,枕头要给它拍松软了,贴着脖子和后脑勺枕好,被子得盖住肩膀,被脚要卷到身下掖好,裹住所有的热量不散去。

嗯,灯也关上,要不然晃眼。

手机什么的就放在一边吧,它不是夜晚的主角。

最后撩起窗帘看一眼夜空,听一听外面舞动的风声。

眼睛闭上,闭上,所有的思绪都与自己无关了,被子像一座城堡,它真的可以抵御所有波动起伏着的情绪。

世界也许是明天充满阳光的样子,也许是再不见底的深渊,也许是其间的任何一种。

但未来不与我相关。我只要守住现在的酣睡。

各种各样的黑暗与恐惧也许是极致的,但现在,我要进入安静的长眠,谁都不能触碰。

睡眠是我唯一在乎的事情。

文中引用部分来源于知乎@WhatOnEarth一探究竟文章“什么是政治性抑郁"



专家新研究:“看社会新闻,会导致抑郁症和失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