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吕雉不值得同情:当她被吹捧到了一个离奇危险的高度

2023-02-24 16:32 作者:biIibiIy  | 我要投稿

在还没有年号纪年法的公元前180年,西汉初期机体的一个病变细胞群,被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联合清除。随着吕后的崩亡,诸吕及其宗亲外戚也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被洗夷。

吕雉,这位被当下不少网友同情加吹捧的标签化古代政客,最终失败了。她的亲生皇儿、宗亲外戚、目标安排,还有让她丧子但“泣不下”的权势,都逐一熄灭了。

平心而论,吹吕后这位为私大于为公的庸俗封建早期女地主,除了得到短暂一时的心理发泄跟满足,对生活在现代的人有什么好处呢?陷深了还会慢慢退化成更空想、不切实际、心理不健康的人。

结合语料和心理分析,本站、知乎、抖音、围博等新媒体,一些在小圈子里、心态欠佳、情绪容易被裹挟、或者别有隐秘目的、狂吹吕后的自媒体作者和评论区留言者们,很大可能是当下不如意,心里怨念较多,以至于他们断章取义地攫取能够迎合他们想法的只言片语,在网上不厌其烦PUA其他人。遇到与之观点相左的,甚至动辄就辱骂、或掀起人身攻击

他们或专挖吕后的“狠”及其报复迫害他人的惨烈手段,或过度夸大吕后摄政时的作为及成效,或给这位封建早期女地主邀功、把其他历史人物的功劳和作为,统统附会到吕后头上、叠扣高帽子。例如:

借‘二年律令’、‘耕者有其田’,张冠李戴、以讹传讹。 

关于‘二年律令’

  1. 汉承秦制

首先,对比研究考古文物,‘二年律令’是汉承秦制修改秦律的产物,很多内容跟云梦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非常相近相似。如‘田律’、‘亡律’、‘行书律’、‘效律’、‘金布律’里面的很多条文,都可以在“云梦秦简”中找到相应内容。并且,两者很多律令条文几乎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和范围上有所变化。

从‘睡虎地秦简’到‘二年律令’的承袭演变关系

例:

秦【云梦秦简·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佚失)毒鱼鳖,置穽网。 

V.S.  

二年律令·田律: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及进壅隄水泉,燔草为灰,取产卵,毋杀其绳重者,毋毒鱼。

  2. 非一人所为

其次,该律令更是西汉初期的几代谋士、大臣、帝王将相等共同参与修定、沿用、增补的,正所谓“汉屈群策”、“屈群力”,并非吕后一个人所独定。

例如,萧何就是一位典型的汉初律令“贡献者”先锋:司马迁【史记 · 太史公自序】记载:“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史记 · 萧相国世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晋书 · 刑法志】记载:“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参夷连坐之罪”;【史记 · 曹相国世家】记载:“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另外还有叔孙通等历史人物例证。

  3. 封建律令的出发点和本质,主要不是为庶民百姓,而是为皇权地主阶级

更为关键的点是,‘二年律令’的主要目的,是长期维持西汉皇权地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而不是主观上为了庶民着想。

吕后摄政时,为私大于为公。她为了宗亲一姓私利,在一国律令中增补了专门优待诸吕宗亲外戚的条律内容。

“二年律令”里,还有“户赋”、不平等的徭役制度,更有“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告者”这样血淋淋的不平等悬殊,让处于当时封建社会最末层的庶农,代代无法摆脱为奴为隶的身份地位;甚至还有让广大平民妇女之间不平等的“偏妻”、“下妻”等条律规定。

二年律令 · 告律: 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告者

再说‘耕者有其田’

好一个“耕者有其田”!乍一听,这句古模古样、古腔古调的短语,蛮像出自先秦两汉!一经吹捧者们搬出来翻炒,历史小白听了,连连点头,并引以为奇。

类似于近现代人化用“老有所依”等先秦古语而说出“病有所医”等句子,“耕者有其田”,是在近代、最初由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仁人志士提出、并提上事程的。

被混淆的概念:点对点逐一厘清

虽然先秦孟子曾在《梁惠王章句上》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等类似的思想观念,但先秦两汉都并没有任何“耕者有其田”的说法。

孙中山过后,“耕者有其田”历经宋庆龄、国共合作、相关革命,以及新中国的努力实践,才逐渐在华夏大地上普及实现。

澄清:其他类似的 偷换概念 或者 混淆视听的说法

1: [ 史记里有吕后‘高祖定天下’这句话,这句话分相当量重,表明如果没有吕后的话,刘邦几乎不能得天下。所以吕后功劳很大,是西汉的最大功臣] 

1:吕后虽然有所付出、帮助过刘邦,但她还沾了“兄二人、皆为将”等外戚立功的光。其他众多西汉开国功臣将领,也付出巨大。

拓展Tips: “定天下”这样的话,在《史记》、《汉书》中都很常见:

“高帝萧何定天下”【史记·曹相国世家】

“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陈平)出六奇计,定天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史记·陈丞相世家】

“(夏侯婴)常奉车,为滕公,竟定天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张良)常计谋,平天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与天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 【《汉书·高帝纪下》】……

2:[吕后和刘邦开创汉朝,奠定了汉民族在华夏的主体地位] 

2

(i) 西汉王朝并非只靠刘邦和吕后两个人建立。连汉高祖自己都谦虚地承认: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 · 高祖本纪】

吹捧者这样浮夸风,吕后自己听了恐怕都觉得受不起。

(ii) 汉民族是长期形成的,是各领域广大先民劳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武帝刘彻逐击匈奴、统一南越和闽越、后世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等长期艰苦的行动,都为汉民族的发展、壮大成主体民族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更何况,吕后还搞僵和南越的关系、与其交战屡次兵败,赵佗自立为南越武帝,直到汉文帝时,赵佗才去帝号,南越才恢复和中原王朝的贸易文化往来。加之客观造成的对汉王朝的危机,吕后从某种程度延缓了西汉兼并藩属国和民族融合的进程。把这样的功劳全附会到吕后头上,实属浮夸、过犹不及。

3:[吕后废除了‘挟书律’] 

3:“除挟书律”发生在汉惠帝四年,包含了惠帝、谋士、大臣们等的共同策议。

4:[吕后‘减低赋税’、‘减轻徭役’,‘不折腾’庶民] 

4:错,惠帝和吕后时,仍然保持和沿用高祖(除开特殊时期)的“十五税一”。

拓展Tips:  对比汉惠帝、吕后时期的“十五税一”,汉文帝时期的“三十税一”和零税,才称得上‘不折腾’庶民。

文帝初,先是“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 (即“三十税一”,【汉书 · 食货志】);

紧接着,文帝提出主张:“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除民田之租税!”【史记 · 孝文本纪】。

这就是有确凿记载的、汉文帝主政时期其中十多年间、完全免除庶民田租税、实行的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来都罕见的创举。

文帝刘恒时期,此类一系列“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史记·孝文本纪】、“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汉书·食货志】的举措,成就了随后“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史记 · 律书】的朝野局面,成就了文景之治,以及再后来汉武帝逐击匈奴开拓边塞维护汉朝尊严的物财基础。

可见,无为而治 %5Cneq%20 无所作为

“无为而治”,是在主观积极思考基础上,劳心举措、积极为政;

而吕太后的消极随意、无多少积极作为,是忙于一宗私利、客观结果上没有给当时的庶民带来麻烦而已。

5:[吕后政绩颇多,史记写了‘衣食滋殖’、‘天下晏然’] 

5:这些非吕后一人所为,也非其摄政时期所独有。另外,‘衣食滋殖’也有局限性。

拓展Tips:  ‘天下晏然’是众人合力,并非仅仅吕后摄政时独有,孝惠帝时已有;后世,西汉末期、王莽新朝初期也有同样的评述用语。

【汉书 · 食货志】: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籓,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府库百官之富,天下晏然

【史记 · 季布栾布列传】中“于今创痍未瘳”、【汉书 · 匈奴传】中“今歌吟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的记载,侧面透漏了惠帝吕后时期“衣食滋殖”的局限。

6:[吕后和戚姬是‘政敌’,而不是情敌。杀政敌是理所当然的,无可厚非] 

6:吕后和戚姬是敌,伤怨嫉恨戚姬及其子得爱宠。并且请注意:杀 %5Cneq%20 凌虐侮辱

Tips:  吕后真正的‘政敌’很多,例如积极参与“诛吕”的刘章

刘章曾面诛吕宗之人以威慑警告吕后。事后很长时间,吕后也不敢果断杀伐刘章,这个真正对她的“保吕”和牢把皇权这两个政治目构成直接威胁的‘政敌’。韩信、刘如意等也都算是所谓的政敌,但都没有遭致髡发喑嗓、砍手斫足、剜眼聋耳、关入彘圈的极端惨毒凌辱。

《大风歌》影视图

甚至连薄夫人和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也是吕后潜在而且成熟的政治对手,但吕后未对这些真正的皇权对手‘果断杀伐’,她更多只是狭隘地情绪用事、或欺软怕恶、或偏于宣泄。

《大风歌》影视图

纵观其所残害或杀戮之人,绝大多数,都是对皇权对吕后及其宗亲外戚并没有太多威胁的:刘如意被毒死后困于永巷而根本无实际权势的戚姬、宫女母亲被吕后所杀且年仅几岁的外孙前少帝刘恭、因不宠爱吕宗女而刺激到吕后的刘友,……。

7:[如果没有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和杀伐手段,就不能‘守护天下百姓苍生黎民’] 

7:首先,吕后更多的精力是在守护她的宗亲族戚。其次,守护各自时代‘苍生黎民’的为政者邓绥、刘娥,以及紧邻的汉文帝刘恒,等等,都是仁德的代表,是响亮的反证。

8:[吕后是‘女性力量’,是封建皇权统治阶层的‘顶流’,是‘伟大’、‘大爱’、‘广爱万民’的女人,只是‘私德’被黑] 

8

(i) 吕后主要心思用在了钻营皇权和宗亲权势层面;相比上文举证过的汉文帝,虽然都是封建地主阶层,但刘恒的实际行动和主观积极作为,才明显才属于具备仁德良知、系‘万民’、有‘大爱’的一类。

(ii) ‘女性力量’却口口声声说“儿妇人口不可用”,‘女性力量’制造出汉宫女性惨剧,‘女性力量’摄政时的‘二年律令’,充斥让夫妇不平等平民妇女间不平等的‘偏妻’等条律规定……

例:

二年律令: 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 妻殴夫,耐为隶妾

这些铮铮史实,难道不是一种不攻自破、搬石砸脚的讽刺吗?

拓展Tips: 

【史记・陈丞相世家】: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 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

这则史料中,吕后亲口说孩童和妇女的话听不得、不能听取并采用她们的话来处理事务,对妇女做出了有意无意的贬低。

但是,吕后自己也是妇女。其子刘盈去世后,她所立的前后两个少帝,也是孩童。吕后一边嘲贬妇女孩童,一边自己做为妇女、立孩童少帝来专权以王诸吕——这难道不是吹捧者们经常在怼人时所用的“双标”吗?

一国丞相(佯装)不料理政务、玩忽职守、日饮醇酒、戏妇女,吕后对其花天酒地的行为,不仅不加责令、不予以敦促改正,反而还暗自欢喜,罔顾国计,这难道是吹捧者口中的‘广爱万民’吗?

当然不是。吕雉的这点小心思昭然若揭,也被司马迁用一个“私独喜”所揭露:她是要尽快地消磨耗尽这名元老大臣的心志,让诸吕宗亲的人来逐渐霸占西汉朝廷里的位置。

吕后啊,从来都偏向于“为私”、而非“为公”。诸吕宗亲,又何尝不是一样的自私自利?且看:

【史记 · 吕太后本纪】:嬃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 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西汉初期尚处于萧条疲惫的大环境下,度过秦乱的广大庶民们正在艰难缓慢恢复农耕生产,而此时,以吕后妹妹吕媭为典型的诸吕,却囤积累堆了很多珠玉宝器等财富

《大风歌》影视图

诸吕被诛,有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的算计谋划,但吕后及其族人何尝没有机关算尽?更何况还是为一己一门之私利(如杀惠帝美人夺子等不胜枚举)。功臣集团再怎么,也没有像霍光那样专权,而是切实做到了平稳地迎立汉文帝刘恒、并辅佐之。诸吕被诛,是诸吕十多年来为私心已利钻营权势付出的代价。

综合考察史料,相比赵威后,这名早于吕后一两百年的妇女为政者,吕后确实相差甚远。这并非拉踩。早在征战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赵太后就明确提出了跟孟子一脉相承的“以民为贵”、“先民后君”的进步思想主张。

赵威后(?— BC 264)

【战国策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有赵威后言:“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太后以连续三个反问,回答了不高兴的齐王使臣,并且顺道诚恳热切地向齐国为政者分享了自己的用人看法和先进的思想主张

然而,一两百年后的汉廷里,‘不出房户’的吕后及其宗亲,却纠缠于跟刘室抢功争权的狭隘格局,险些改变汉族王朝的命运走向。是好是差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样就不会再有汉武帝去开拓边塞、维护汉族尊严、乃至后面封建王朝的基制梗概。

给当下带来的多种负面影响

对于我们忙碌的普通现代人来说,很少有闲心真正深入地去研究古代为政理政、乃至古代治国的事,反倒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余,更喜欢看视频鸡血爽文等猎奇和寻找共情。

基于这种心理,自媒体作者和留言者们,也擅长借史料里单纯罕见的人和事来吸睛引流,而不加深入辨析

面对其种种吹捧,那些不了解概貌、无暇考究的普通读者和网友们,对张冠李戴、歪曲浮夸、混淆本质的信息就信以为真,然后把更多的心思、兴趣、争论点聚焦在吕后痛快复仇、狠鸷杀伐的性格和行为上把其‘曾经所受的苦’,跟自己的委屈不如意联系起来共情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喜欢发泄、复仇、(伪)“燃”的网友们,不能理解王政君何以能成为古代封建史上最长寿的太皇太后,而喜欢泼辣耀武扬威的傅太后,以及《甄嬛传》里不把人命当回事、随‘性’所欲、‘活出自我’的“华妃”。

因为他们不理解内心强大、善于调节情绪心态的境界。“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对他们来说,就全靠运气,而非凭自身修养本事和宽广浩然的心气。

赏慕“争”、“斗”一时得势,来获取“人活一口气”的快感,从影视中过瘾,潜意识地把这种过瘾移模仿、植到生活习惯中,用两败俱伤的行为模式,去终结生活中的小冲突,并获取一时的满足。

这无异于画饼充饥、借酒消愁。要知道,烈酒未必能提升一个人的档次,喝得多了,反倒成瘾形成恶性循环,伤害自己。

更可悲和讽刺的是,透过那些网友的脏话辱骂言语,能看到一个个钻营恶斗、睚眦必报、偏狭撒泼的戚姬性格剪影——他们或多或少带有点奴性和斯德哥尔摩情结。 

慕强凌弱、推恶踩善、崇狠辱仁、拜毒凌德,一个大致的共同点是自己觉得自身较弱,在现实中很可能是不敢面对恶和霸凌的弱者。在无限踩踏并“网暴”古代争斗失势者的同时,他们自己或许也清楚,在某些时刻和状态下,他们自己就是好斗的弱者

戚吕是今人从未见过接触过的、年代很久远的古人对于两者之间的私冤这些的网友又能感同身受多少呢

透过一大堆肤浅张狂、甚至是故意吸睛的评论,只感到这些网友的臆想、情绪裹挟+发泄。

一方面,这些网友们把吕后这个史载人物图标化,吹捧到一个不属于她的离奇、危险的高度;另一方面,不留余地地去黑去踩踏韩信、戚姬、年仅几岁的刘恭等失势被迫害的人——这跟一些为希特勒和鬼子等残酷丑恶行径开脱洗白的有什么区别呢?

当下部分网友一味羡慕吕彘的强势作威、逞得一时痛快,但其实,她才憋屈、失败。因为吕后想要的,一样都没实现,恶斗钻营最终落成一场空;皇太后之路却走越窄;她的谋划,总是都和所打算的背道而驰,目标尽毁:

  • 为刘盈争得皇位,但惠帝早丧;

  • 杀母取子、舅甥乱姻,到头来血脉断流;

  • 削尖脑袋经营刘吕联姻,得到的却是刘吕离心;

  • 费尽心机牢把皇权,却最终成就薄太后、汉文帝;

  • 任人唯亲封诸吕、立产禄、保一姓宗亲,结果诸吕被夷灭。

除了吹捧粉饰开脱古代恶者、极尽踩踏古代争斗失势者,部分吹捧者甚至肆虐地对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网友进行人身攻击、辱骂和言语暴力:

部分吹捧者的言语暴力和人身攻击举例

这些负面情绪的裹挟和发泄、强行PUA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言语、阴阳怪气的怼人挑拨,以及丧失底线的人身攻击和网暴辱骂,给其他人带来多种负面甚至恶劣的影响,如:

  • 直接给人身攻击、网暴侮辱的对象人造成伤害;

  • 混淆各类概念,把腹黑受苦等同于必然成功、贬低仁德,降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和良知水平,特别是对世界观尚未发展健全、还暂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的人;

  • 通过情绪裹挟,掀挑起网络纷争以及名誉人身攻击,污染网络环境、引发恶性循环;

       ……

 

回归:再谈苦难

扭曲的肇始

吕雉当太后以后,不干脆利落干掉戚姬,而是极端惨恶地虐辱,已经完全不是像以前诱杀韩信、醢尸彭越那样的恶斗了。她把过去在战乱苦索中、在做人质时、在被留守时、在刘邦日日夜夜的冷落和跟戚姬秀恩爱时、在易储事件中,所积受而无法消化、以至于病变的怨恨,以最惨恶歹毒的凌辱方式,极端而集中地发泄在戚姬身上。

在刘邦身前,面对冷落、易储等,吕雉对刘邦无可奈何。易储时,只能向‘商山四皓’大臣们下跪求助来解决;

刘邦身后,吕彘只敢对同为女性的戚姬这样残害,本质上是她不敢直接挑战封建皇权里的最高等级夫权。所以,她只能把长期以来病变恶化的怨恨,极端地发泄在彼时同为女性的失势者身上,也暴露了她总体上偏狭的鸡肠小肚。然后,还让亲生子孝惠帝观之。


病变的扩散

有了这次扭曲的肇始,加之无所压制,病变就开始渐渐扩散,蔓延到权欲和私欲领域

  • 跟刘邦相互利用,她和刘邦是为当时皇权地主统治阶级刘吕两家巩固权力的政治夫妻;

  • 假借兄长宗亲旧功,倚仗刘邦皇后、惠帝及前后少帝太后之身份,疏才欠德,最后宗亲又被收回权力。她的权力,维持于前台的男性,又回归于男性;

  • 让青年的儿子刘盈看猪圈里被残害毒杀为人彘的戚姬,刺激刘盈,被亲儿说“非为人”,她是一个扭曲的生母;

  • 为家族权势而强行舅甥婚姻,任人多亲,纵容宗亲专权敛财,间接客观导致宗族遭灭,她是一个促成灾难的末日族长;

  • 恶斗钻营之余,虽因没有过多精力瞎折腾宫外庶民、顺水推舟续行遗策,但危机汉室,险些造成身后较大规模兵变,危及庶民,她是位庸俗无太多积极作为的古代政客。

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吕后越是为权欲和私欲‘杀鸡儆猴’,其结果是,其他人越是不怕她:

  • 刘章敢面诛吕亲;

  • 匈奴敢公然调侃;

  • 南越王赵佗敢在她擅权后独自称帝;

  • 大臣和刘氏集团更敢血洗诸吕。

病变瘤疮,若一开始切除,很容易又长出许多旁的;且姑待之,一旦长全,一举收拾清洗,方能斩草除根

当军中士卒“皆左襢为刘氏” (史记·吕太后本纪) 时,西汉初期机体的这团病变细胞群,终于到了被清除的时候。

吹捧者的苦难 v.s. 吕后的苦难

有不服气的吹捧者,声称古代男性封建掌权者们也狠毒、诛杀颇多。试问:纵观那些确切一致的史料记载,古代男性封建掌权者之中,有哪个把怨恨极端惨恶地发泄在人身上并如此虐辱呢?

抛开性别,古代男性封建掌权者们,和其他古代女性封建掌权者们,也有情敌、所谓的‘政敌’、私敌,也有怨恨深之入骨的人。但是,他们大多都是直接诛杀,对少数施加的一些酷刑,其虐辱程度,也不及把一个女人活生生残骇成人雉后扔在猪圈这样惨恶异常。

吹鼓者们!或许,把你们送回到过去,成为吕后子刘盈,或者,成为戚姬子刘如意,亲眼面对那病变成恶鬼的生母,或者目睹那被扔在猪圈、被凌辱残杀地不成样的生母,再或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像吕彘一样病变歹毒的人,你们才不会这样,打出无关切身之痛、触目惊心的嘴炮罢!

吹捧者混杂多种成分:

一部是分别有居心的、各怀隐秘目的,时常修饰相关百科,有所掩盖,也有针对性的突出、吹鼓;联系或类比当下生活中的现象时,就偷换概念、挑拨情绪,恼羞成怒后,就先辱骂再拉黑。

另一部分,只加重浓化吕后曾被冷弃受苦,却掩饰淡化了她的私心己欲膨胀扭曲;一根筋只反复叨吵吕太后本纪,却选择性屏蔽项羽本纪、汉书皇后纪。

把(伪)“燃”附会到吕彘身上后,却不思考也不提,她为什么对刘邦毕恭毕敬、无可奈何?她为什么不敢把引发她怨恨源头的刘邦残成人彘?退一步,为什么也不敢把敌对赵王刘如意残成人雉?要晓得,吕彘从来都不是女拳,而是慕男仿男而不得真心的失意者。

其中一些形成的小圈子morbid cult,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臆想给吕后设定人设,就像设定装扮网络游戏角色一样。然后再贩卖这样的人设,成为一些网友情绪移植和宣泄的口子。

其中一大人设是受苦的原配嫡妻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武则天、刘娥等非原配的皇后角色,没有多少好感、带着本能的排斥

刘娥等为政者表面看似不“燃”,因为刘娥等没有搅起腥风血雨、为政清平。她们更积极作为,更具备大局观,也更实干为社稷,而非钻营宗亲势力。
从民间孤女到平民皇后,她果敢终结了赵恒的遗留弊端,期间促建州学院和知谏苑,进一步巩固北宋君臣共治天下的格局,促颁切实提升当时平民女性、婢隶地位和权益的《天圣令》,促成钦定和发行史载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使当时的货币改革领先西方600多年,等等。【宋史】也不得不承认:“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

尽管刘、武等‘非原配’的逆袭过程更为惊人,但她们的为政举措也常常被鼓噪吕后的自媒体作者及评们者们有意地贬抑。另外,还时常贬低秦皇汉武、光武唐宗等。从心理深层原因上思考,他们很可能是从吕后的‘嫡妻原配’、‘经受苦难’、‘疏离见弃’、‘得势把权’、‘杀伐老辣’、‘痛快复仇’、‘子不如意’、‘母家不争气’等人设特征上,找到‘共情’并‘拔高’。

Tips: 把较为久远的复杂历史人物抽象简化漫画、人设固化过度强化的行为,对用健全辩证的眼光审视历史、鉴助当下,是益而多弊的。

而武、刘等‘非原配’,从青春年少到年老迟暮都一直有皇帝夫君的真爱,具备文采质地、以才服众、以德化人的资质和能力,没有‘老辣主母’在‘受累见弃’后‘得势复仇’并扭曲宣泄的行径,所以他们不能轻易在这些古代为政者身上找到“共情”。


前因和后果

作为曾经和高祖功臣们一路辛苦奔波过的‘微时妃’,吕后却没有学到、没有内化到高祖宽敞的度量和胸怀。

刘邦尚且能谦卑不邀功、礼葬项羽;吕雉,却邀揽宗亲功劳、虐辱戚姬。

她捡到的,是项羽的暴戾、兵不厌诈的伎俩、风声鹤唳的不安全感、对叵测人心的防范……

这位从秦时战乱、楚汉相争、奔走从事的苦难中走出的‘微时妃’,忽略并丢失了对自身才德秉行的自觉修养。

因此,她深谙弱肉强食的人性劣根,进而形成后来欺软怕恶的潜在个性和行事基调;
因此,她也深谙庶民不愿再流离失所、负担过重徭役的心态,庸俗自保式地延续‘与民休息’;
因此,她的性格愈发‘刚毅’但偏狭,虽能出力帮助刘邦‘诛大臣’,但却和刘邦的心性越离越远;
因此,她只能让群臣们觉得‘威’,却得不到群臣们的真心和‘敬’;
因此,她才德能力输邓绥(who 30岁就扛起“兴灭国、继绝世”这个实打实重担)、心态败刘娥;
因此,她担忧惊心皇权旁落、宗亲衰败,把精力心思放在对私钻营权势,而非对公积极作为;
因此,她对外情绪用事、缺乏策略,面对匈奴侮辱,从自不量力到妄自菲薄大转弯,对阵南越节节失败;
因此,她永远无法像武则天那样创设治国理想,以才德教化服众、自己建立新朝国。
也因此,雉彘轮转、前后双输。也算是历史的吊诡。


终章:苦难的意义?

吕后,缺爱但不自爱。把同为女性的人极端惨恶凌辱折磨成鬼样的同时,自己也畸变成恶鬼。 

吕彘赢了戚姬?没有,她俩双输。从擅斗好抢的层面看,她俩是一类人;她俩不是什么政敌,情敌甚至都算不上,是私敌。极端吹鼓者们,再怎么给吕后扣叠高帽子,也掩饰不了她后期擅权以后自私偏狭、心态病变的本质。

戚姬虽然从刘邦身上得到了陪伴和情爱,但死亡前肉体受到了惨绝人寰的残害。戚姬是吕雉永远心惊肉跳的噩梦,反过来,也是。

这位营私多于为公的古代政客,最终失败了。她的帝子、宗亲、目标,还有让她丧子但“泣不下”而心心念念的皇权势力,都逐一破灭。她虽然没有精力和才干瞎折腾宫外庶民,但庸俗消极无所作为,主观上没有积极做出对庶民和汉王朝有益的事,纵容族人专权累财,以至于刘吕之争以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血洗诸吕告终。缺爱、受苦、缺安全感,很正常,也值得被理解。但是,利己害人、堕化心态、扭曲灵魂、丧失本心,这才可耻可恨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

在时下,这个视听消解文字、娱乐淡化深思、跟风压倒思辨、信息碎片化、圈子小众化、受众细分化、道德虚贬化的网络环境特征下,囿限禁锢在一个圈子里的思维纠缠,也变得越来越偏执、极端、固化。

由此滋生出的伪女拳和心态思想不太健康的一些网友,更容易肆虐混淆最简单质朴明了的善恶是非,带恶现代社会文明的健康思潮,污染当下网络环境、模糊基本的善恶的底线。

我还是相信,大多数人具备雪亮的心和嫉恶如仇的正义感,能明辨是非。但我忧心,虽然不少人能辨别,但可能会因为无暇勇敢独立表达或事不关己,而不能主动地去力排恶议。

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拒绝盲目跟风,让同理心和正义感,不被网络管道里的汹涌暗流以及混杂的负面元素所裹挟所磨灭。

在多方位辨析揭露吕后的各类本质后,沉叹。孤苦心酸并没成全吕雉,却给她带来心态病变、患得患失、宗亲灭夷、权势落空、目标尽毁。这位史料记载中异常又庸俗、遥远又咫尺的吕太后,需要被明辨审视。否则,那些被古籍记载的失控和扭曲,就会像切尔诺贝利核污染那样,把危害在无声中悄然带来。在苦难中败给心鬼丧失自我,苦难就随之失去了它原本承诺的价值、丧失所有的意义。

为什么吕雉不值得同情:当她被吹捧到了一个离奇危险的高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