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场武士械斗产生的逆贼——新皇平将门

2020-07-16 21:59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对策本部朴大将


今天的东京,有着这样的传说,每当要迁移将门首冢时,总会发生各种灵异事件,主持迁移工程的人员陆续死亡,时任政府不久下台倒阁。首冢的主人平将门,从平安时代开始就被认为是招致祸患的怨灵。这位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位僭称皇号,割据关东的武士,究竟是如何成为日本三大怨灵之一的呢?

在平安时代,天皇出于政治、经济原因,会将诸亲王、诸王免去皇籍,赐予臣子才有的氏姓,成为一般的朝臣,这批“臣籍下降”的原皇族,最出名的就是源氏、平氏两支。他们的子孙繁衍,渐渐在地方形成了自已的部曲,成为武士团的首领。同时为朝廷效力,执行军事任务,凭军功和庄园生存,是谓武家。

平将门出自桓武天皇之后,为上总介高望王之孙。他是镇守府将军平良将的第三个儿子,继承了父亲勇猛善战的血统,身高八尺、极善骑射。平良将儿女众多,身为三子的平将门只能自己讨生活,靠着一身武艺在摄政藤原忠平门下做一名家臣。当时日本的律令制崩坏,八省职能废驰,负责平安京司法、执法、行政的实际部门是检非违使厅。某年厅中检非违使一职出缺,平将门希望进入这个威权极重的衙门以求仕进,于是去恳求主公藤原忠平。但把持朝政的摄政,完全看不上这个侍奉自己多年的粗野武士,平将门的愿望落空了。

失望愤怒之下的平将门辞别藤原忠平,回到了关东老家,聚集了一批武士居住在下总国丰田郡。当时关东的武士庄园主,经常因为争夺土地纵容家臣械斗,朝廷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名出身源氏的庄园主源护,在和平将门争夺土地的械斗中,三个儿子被平将门杀死。源护无法报仇,找到了自己的女婿平良正和平良兼。二人都是平将门的同族,平良兼更是平将门的叔父,平良正劝平良兼率兵攻杀将门,为老丈人报仇。当时平氏一门在关东争夺平良将的遗产,本就互相结怨,平将门先前在械斗中杀死了伯父常陆国大掾平国香,身为下总介的平良兼更有了平将门杀死朝廷命官的罪名。

承平六年,平良兼利用自己下总国实际最高长官的职权,调动国府兵,又带上平国香之子左马允平贞盛的一众家兵,向平将门的丰田郡石井乡杀去。平将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命家兵在新治郡防守,亲率一百多名步卒出去侦察,与平良兼的数千国府兵在下野和下总的州界上遭遇。

平将门面对平良兼军力的绝对优势,丝毫不惧,一人一马单骑杀出,操弓搭箭,接射杀连平良兼军十余骑骑士,直取良兼。面对平将门勇猛如鬼,平良兼军退却,平将门指挥一百多步卒竟将敌方数千人反包围。平将门顾及同为平氏的亲情,故意打开包围一角,使平良兼得以逃亡。

由于平将门攻击一国之长,朝廷下旨怪罪,平将门自感磊落问心无愧,上京自辨,得到了赦免。

尽管平将门遇赦,一时无虞得而返回关东,但平良兼已舔舐好伤口,再次向平将门扑去。

承平七年,平良兼再次组织大军进攻平将门,在常陆国、下总国攻交战几日后,平将门退往大本营丰田郡石井乡固守。平良兼在丰田郡大行劫掠,将朝廷禁里设在下总的御厨以及大量寺院焚毁。平良兼此战大获全胜,但终究没有杀死平将门,于是收卖调略了平将门之子平春丸,于十二月某日夜间突袭平将门石井大营。

营中火光四起,平将门军彻底崩溃,平将门身边只有不到十名侧近。平将门翻身上马,就带着这不到十名侧近在平良兼军中反复冲杀,射死了平良兼手下大将多治良利,在外围的平良兼军见此情形,不战而溃。平良兼再无攻打平将门的实力,在天庆二年含恨而终,平将门夺取整个下总国。

常陆国豪族藤原玄明与常陆介藤原维几不睦,藤原玄明逃奔平将门处,平将门派使者要求藤原维几赦免藤原玄明之罪,维几不听,率领国府兵攻打平将门,反被将门讨杀三千余人,被俘游街。

平将门在关东日益做大,一位出外做官的落魄皇族武藏权守兴世王投效平将门,武藏介源经基上京告状,但关东诸州长官慑于平将门兵威,纷纷为其担保,此事不了了之。

平将门攻取常陆后,仍然担心会受到朝廷讨伐,举棋不定之时,兴世王劝说道:攻掠一州,早已经是死罪,将军身为桓武天皇之后,何不占据关东八州,谋取大业呢?

兴世王的话,戳中了平将门的痒处,“既然朝廷当年不让我出仕报效,我自立为皇又如何?”平将门终于放开胆子,几日就夺取了上野、下野二国,自置官吏。又延请神汉,自称为八幅神宫使者,为桓武天皇所附身,向平将门军中扬言立后代平将门为天皇。平将门当着全军演了一出受命于天的戏后,正式称帝,号为“新皇”。

弟弟平将平劝谏道:“王朝更替,君主兴亡,自有天命,兄长应该再考虑考虑。”平将门立于高处,遥望平安京,说下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当今天下,兵马强者为王,弓马战阵本就为我所长,有什么担心受怕的理由?”

平将门称帝后,在老家丰田郡石井乡建造皇宫,模仿京都朝廷分封百宫,将亲信任命为诸国国守。朝廷任命的国司们纷纷逃亡,平将门割据日本半国。与其同时,中国、九州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叛乱,海贼追捕使藤原纯友拥兵自重,呼应平将门发动叛乱,数挫朝廷讨伐军,攻杀国司,烧毁朝廷重要机构周防铸钱司。关东关西一时俱反,朝廷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平将门向原主摄政藤原忠平寄出书信,痛斥朝廷对他处置不公,摄政忠平无爱才之心,只知袒护权门,今日平将门起兵称兵,全因朝廷之庸碌无能。又言自己乃是柏原天皇五世孙,桓武天皇之孙,本就是先朝帝王之后,有权入继大统,况且中原史书上,兵马盛者为天下之主乃是自然之理。面对平将门檄文式的书信,朝廷恐惧之下没有返书。

天庆三年,朝廷以参议兼左卫门督的藤原忠文为征东大将军,虽然藤原忠文贵为宰相,但朝廷此时苦于讨伐可直接威胁平安京的藤原纯友,根本无法再为藤原忠文从畿内调集士卒。无奈之下,藤原忠文向朝廷请求了一份巨大的奖励一一无论何人,只要击败杀死叛逆平将门,立即授予五位的官职。

但是想要击败平将门何谈容易,平将门在关东征收赋税,整备大军,已经不是可以轻松覆亡的小小豪族。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外都鬼王”新皇平将门,将败在他完全想不到的两个人手上。一位是为报杀父之仇的左马允平贞盛,另一位则是后世某卡牌游戏的三星弓兵一一俵藤太,下野国押领使藤原秀乡。

先前平贞盛已经惨败于平将门一次了,在天庆三年夏天,他以左马允官职向朝廷求取了征调关东军士的兵符,聚集起了一批士兵攻打平将门,但面对平将门八州之地的大军,平贞盛毫无胜算,九死一生逃回京都。听闻朝廷募集勇士征讨平将门,平贞盛秘密率小股部队返回关东,放出消息。平将门果然又亲率数万大军搜捕平贞盛,但在平贞盛疑似出现的常陆国搜索良久也不见其踪影,平将门放松了警惕,于是解散士兵回到了石井乡的皇宫。平贞盛见到平将门中计,立即与先前联络好的下野国押领使藤原秀乡合兵一处,计有二千余人,直捣平将门首都石井乡。当时正值秋收,平将门八千余名亲兵都解散到各乡下助农、征收粮食去了,平将门身边只有四百多人,平贞盛藤原秀乡军形成了对敌局部优势。平将门退守于幸岛北山,指挥士兵坚守,自己挥着金碎棒亲自冲阵,将胆敢上前的官兵打的血肉模糊、人马俱碎。但官军主战藤原秀乡也是武略非凡的武士,一边命令士兵强攻,一边让平贞盛策马向前,趁平将门不备,挽弓搭箭,一矢将平将门射于马下。平将门一死,其手下土崩瓦解,关东的大乱终获平定。但是百姓却并不认为平将门是一个逆贼,反而视他为反抗朝廷暴政的英雄,为他立社祭祀。而为朝廷平叛的平贞盛和俵藤太,虽然也被认为是英雄,但在人们心中还是不如将门。平将门、藤原纯友之乱终于平定,虽然幼帝朱雀天皇在检视平将门首级时惊吓过度而不久崩御,但随着村上天皇的即位,平安王朝的盛世也将开启。为了稳固天下,朝廷将由豪强充任的押领使制度推行全国,公卿们可以继续在京中夜夜风雅,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武家的黎明已然不远。

参考文献:

[1]大日本史 叛臣 平将门传
[2]大日本史 叛臣 藤原纯友传
[3]大日本史 藤原忠平传
[4]大日本史 朱雀天皇本纪
[5]大日本史 藤原秀乡传


一场武士械斗产生的逆贼——新皇平将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