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聪慧登临文明高峰,固步自封步下科技神坛

人类如何起源?社会如何形成?组织如何建设?管理如何实现?文化如何培育?文明如何演进?心智如何变化?思维如何突破?基因如何优化?道路如何前行?未来如何把控?
这是我所思考的,也是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所呈现的。走进这所博物馆,整个拉美文化图景一目了然。
我每到一个地方,如果说有必去之地,那一定是当地的博物馆。那是千万年历史的浓缩、文化的沉淀、心智的变迁、管理的哲学融合一桌——文明的饕餮盛宴,每每品享,每每沉醉,忘乎所以,不能自拔。

管理哲学就是这样的一门学问,由哲学与管理学而生成新兴交叉学科,融合经济学、文化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彼此勾连,相互融通,形成一座全新的学术太极八卦阵,让你“沉醉不知归路”,而常常“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在这里,地位、财富、官阶、豪宅、靓车全然无关,有关的只是光阴仿若白驹过隙,一晃而过,不知觉一天天悄然而逝,总感觉不够用,万千读书目录尚待浏览,而同时时间仿佛静止,空间仿佛真空,与尘世截然分开.
不读书,不知读书人的富贵:鲜花盛放,美酒飘香,美眷如花,大师往来,高朋如云……
人类学博物馆将拉美文化的起源、培育、发展、传播、融合、兴盛、封闭、衰落展示得淋漓尽致。

博物馆大门口 ,有一座用整块大石雕成的“雨神”,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所渴望的降雨,这是干旱所带来的恐惧与不安的文化心理,也是雨神之所以在墨西哥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根本原因。
博物馆分两层。第一层有12个陈列室,统称“古代文化遗产”,陈列着人类学、墨西哥文化起源,以及欧洲人来此之前墨西哥各族居民的文化和生活实物,系统介绍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墨西卡、瓦哈卡、墨西哥湾、玛雅、北部和西部8种墨西哥印地安文化 。第二层10个陈列室,展出印第安人的服饰、房屋式样、生活用具、宗教仪器、乐器、武器等,统称“现代印第安人的生活”。

“古代文化遗产”的12个陈列室,是4000年来古代印第安各族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
大约3500~4000年前,墨西哥中南部开始出现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定居村落,同时出现了以制造陶器、陶俑、碑石为主的初期宗教文化艺术,这些通过大量出土实物标本加以佐证。
2000年前,墨西哥进入了神殿与都市的繁荣时期。当年墨西哥城北50千米的特奥蒂瓦坎都市遗址的复原模型,包括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以及其他宗教建筑,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征。
古典玛雅文化,全盛时期当在在公元150年以后,公元700年到800年之间达到鼎盛阶段,它的起源、形成以及为何突然销声匿迹,迄今都是一个谜 。当然我们可以依据有关史料与文物进行合理推测:1、战争逼迫迁徙;2、活祭让人口锐减;3、文化封闭缺乏活力;4、气候突变引发生存危机。

总体而言,拉美文明弱于欧亚文明,强于非洲、澳洲等地的文明,并非如西班牙入侵者所描绘的那样,声称印第安人是一个野蛮、未开化的民族,而是一个曾经有过辉煌,但后期因封闭而发展缓慢的文明体。也正是如此,才会被西班牙、葡萄牙这样蕞尔小邦所征服。
天资聪慧登临文明高峰,固步自封步下科技神坛。
这也恰恰说明:融合成就创新,封闭导致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