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志红讲心理23-2-11,为什么非要揪出一个罪人~

2023-02-11 21:42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在开篇无比下感恩武老师的课!

学习笔记

寻找罪人第一层

阴谋论:各种不如意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主观动机恶意的罪人

藏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常见模型: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

我们看到受害者时,心中生出公平、拯救的心,我们攻击加害者的时候,跟加害者拉开了距离,我们身上没有阴谋、邪恶,我们就成了光明

受害者也是这种心理,当觉得自己受害的时候,就觉得可以去攻击加害者

但是当我们处于这个游戏的时候,不尊重事实,我们冤枉了无辜的“加害者”,我们就从“拯救者”变成了加害者

如果有知道自己做错了,但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因为伤害了自己的自恋和自尊,所以就会坚持自己是对的,这时候是在维护自身的自恋

如果一个人过分的追求“我是对的”的感觉时,大多数人都是“敌人”,因为不经意间他们就颠覆了你的“我是对的”的这种感觉,破坏了你的自恋

寻找罪人第二层:原生家庭论

归罪和归因的区别

归因是找到原因,尽可能客观理性的寻找原因,如实看待事实,不受情绪情感去扭曲事实,也不因个人私心和立场去扭曲事实

归罪是感性的将不好的结果归咎某个人,认为任何失败挫败痛苦背后都有个主观罪人,他是故意恶意的伤害我的

我们的人格结构的确跟原生家庭是息息相关的,但不能把发生的事情归罪于原生家庭,我们也要理解她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在面对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超级严重的内疚,而内疚又容易变成向外的指责和攻击:你就是罪魁祸首,家人无力面对难以承受的内疚感、悲伤和无力感,拒绝面对现实,很容易去寻找一个外在的加害者

虚弱糟糕的感觉向内太难受了,我们向外寻找加害者来转移这些感觉,去恨一个人会让自己感觉好多了,但这的确会冤枉他人

归因是否可以变为归罪呢?——把做错了一些事情变成主观恶意的伤害?还是不可以的

寻找罪人的第三部分:自己

关于厌学,厌学一半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在他们心中,存在着一个苛刻的批评者——内心有一个对自己要求极高的声音,如果做不到就对自己发出无情的攻击

父母如果对孩子要求苛刻,可能会内化成为孩子的一个苛刻内在批评者

苛刻内在批评者的另一个源头,就是自己的全能自恋——我发出一个意念,世界就要按我的意念来运转,完美的回应,无所不能

完美主义还分,过程完美主义和目标完美主义

想要杀死自己——杀死自己内在的罪人,内在的两个自己:提出目标的自己【思维/头脑】,身体力行的自己【体验】

体验的身体力行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大部分人都误认为提出目标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己,而身体力行的自己只是工具

所以提出目标的自己活在全能自恋中,要求完美,经常对身体力行的自己提出各种高要求,身体力行的自己做不到的时候,提出目标的自己会觉得身体力行的自己是个罪人,严重的时候提出目标的自己就想把身体力行的自己给杀了——认为身体力行的自己有主观恶意的动机,没有让自己的目标实现,灭掉肉身来进行惩罚

归罪于自己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内心有这样的结构的时候,发出目标的自己和身体力行的自己之间有很深的矛盾时,我们要明白这就是人性本身,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两个事实发现:

1,没有人不想积极高效的活着,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不能。当我们发现自己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时,对自己是何等的不喜欢和不接纳,真的会把自己列为自己的罪人

2,每个人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生命,每个人!浪费又怎么样呢,对人生结构产生很大的破坏了吗?深深的拥抱自己的抑郁,也会成为自己灵感的源头。人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是可以浪费的,时间上其实很长,空间上有各种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我们发现人生往前很艰难的时候,停一下,退一下,是可以的,没问题的!

家长可以把这样的智慧告诉孩子,发布目标的自己和身体力行的自己也应该成为好父母和好孩子,疲了累了怕了是可以的,被拥抱接纳恢复状态后,想跟世界建立深度关系,想积极高效的活着

我们要去归因,但不要轻易去归罪,即便造成了一些伤害,但也要看到爱的部分

这些天状态又有些差,我以为睡眠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心理&身体原因,又开始失眠

武老师今天的更新,非常感谢!

首先,来回忆下整个框架:寻找罪人之加害者、原生家庭、怪他自己,两个事实

整个路径的终极还是感觉还是全能自恋,和转移痛苦

一个区别关于归因和归罪,归因是寻找事实,而归罪是找恶意的迫害者

过分追求“我是对的,我是好的”的自恋状态,会很想找到恶意迫害者,这样自己就能去帮助受害者,成为拯救者,就跟恶拉开了距离,就成了善——这不就是自恋位的维系手段吗?

自恋高位就是通过比较来获得了,踩了别人的某个点,在那个点上自己就占据了高位,错怪了人也觉得没有关系。。。

最要谨防的是,发布目标的自己是个全能自恋者,踩的是身体力行的自己,觉得后者是有恶意的罪人,痛恨自己,而想要杀死肉身来惩罚自己

如何走出全能自恋?从自己的人格结构开始,理解身体力行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建立真知:自己是想高效积极的活着的,但没有人能做到,而人生其实是容错的,容许停歇和倒退的,而事实上,唐僧这样一步一脚印才是真实人生

走出了全能自恋,也就不会有全能自恋——全能暴怒——彻底无助——被害妄想这些过程了,总是幻想有个恶意的伤害者,会导致归罪——看什么人都是恶意的,自己就成了敏感型,生活其实很痛苦

在最后,想说说个人的一些体验

体验最深的,就是发布目标的自己,对身体力行自己的苛刻苛责

很多次我都想把自己埋了,很多次都觉得自己可以不用活着——反正那么差劲

那个全能自恋的自己,实在是非常可怕,对内的全能自恋,伤害性其实远甚于对外全能自恋

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们内心有了糟糕的感受,而又找到了“伤害的罪人”的时候,都是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让TA也体验下自己的痛的冲动的,我看小说幻想中,很多人都把这种幻想变成文字,而文学中“恨不得上去撕烂她的嘴,扇她几十耳光,打的TA满地找牙”这种更多,我自己则是更清楚这些

如果找到的“罪人”是现实中的他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会各种权衡,对方跟自己实力相当或者强于自己的时候,大多数选择忍,不会付诸什么行动,吐槽的最多,直接对吵的都少,打架的就极个别了

但是如果找到的“罪人”是身体力行的自己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会很残忍——会对自己进行虐待,哦,还有罪人是弱者比如孩子的时候,也可能会去实施伤害

忽然想到了那个公开扇自己耳光的明星,这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胜利”——对自己有权力呢

伤害那个看不上的身体力行的弱者——多没用啊,看,没毅力,没耐性,不聪明,不能吃苦,这么没用!浪费粮食!自己杀了自己连法律、道德压力都不用承受

自虐者可能就是要转移这种全能自恋的痛吧,向内归罪

第二个体会,就是归因和归罪的区别

哎,这个认知真的无比重要

我一直都在归罪自己,但自己以为是归因自己!

缺乏认知啊!!!

我知道是自己导致了自己目前的状态——我对自己目前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但是我也觉得自己很多事情的确做不到,真的是现在的自己都做不到的

所以我没有资格抱怨什么,自己觉得痛苦是活该的只能受着——所谓的困扰就是想要的多付出的少罢了,有什么好说的

学了这课之后,我想,我的痛苦应该归因,而不是归罪

正确归因是:发布目标的自我给的目标太扯了,给什么完美目标?!要求自己什么完美?这是我后面几年都要去慢慢改的了!!

身体力行的自我真的尽力了,那就理解她,接纳她,放松!

我一直都在归罪身体力行的自己——是恶意的懒惰,罪大恶极!

但其实真的没有,我也跟所有人一样,也都渴望自己能够积极高效的活着,我并不想浪费的,但我也跟所有人一样,没法不浪费时间

所以,放松!

最后,想起《不羁的灵魂》里说的,看到什么之后觉得自己要改变,不要这样,要看到什么,心里一紧,然后放松

其实这就是在调整发布目标的自己吧!^_^,智者都是相通的

我现在真的比以前表现的好了,写文的时候废话少了,喜马拉雅有时间来碎碎念发现内心也没那么多声音了。。。^_^

谢谢武老师!放松自己!

over~

武志红讲心理23-2-11,为什么非要揪出一个罪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