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朋友圈里的“高质量”人群,见光死


我认识不少心甘情愿为虚荣买单的人。
这些人之中大多数很清楚自己的真实处境,但是在虚荣面前,他们选择了用各种各样的说辞去妥协,妥协自己内心的需求,妥协外界看待他们的眼光。
也有少部分人,在对自己进行反复洗脑之后,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虚荣的奴仆,他们为了自己的“主子”摇旗呐喊,声嘶力竭一般对抗着质疑他们的一切。
虚荣在如今这个社会,已经不是所谓邪恶或是错误的代名词,或者说,当消费主义以铺天盖地的洗脑式宣传过后,真正看清这一切的人早已选择缄口不谈,
而看不清的人,沉沦且挣扎的模样,
不好看,但也渐渐被这个社会所接受了。

我因工作需要,用不同的ID构建不同的朋友圈。
有些朋友圈里看不到任何虚伪的存在,因为大家都很忙,忙着做一些真正能够改变生活的事情,而那些偶尔不忙的人们,也不想把自己的隐私发在朋友圈里,所以在这样的朋友圈之中,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那些观点和立场的“报告”。
翻开好友页,几乎没有长期不联系的人,虽然大家都很忙,但各自的社交价值,却总是“各有用武之地”。
有些朋友圈一打开就是琳琅满目的生活竞赛,有明面上秀装备,秀气氛的,有暗地里秀状态,秀实力的,总之就是不断的秀,比着秀,压着秀。
这样的朋友圈,好友之间其实往往联系不多,不是说没话讲,而是往往社交价值不高,简单来说,这个ID里的人们,除了秀之外没有什么社交价值,或者说他们的社交价值本身,
就是秀。
他们是活在朋友圈里的高质量人群,作为生活观察的存在,我也会有意识的去了解他们在网络上展示优秀的思路,
虽然他们各有各的秀,但是观察的时间久了,我发现他们看似优秀的背后,
实际,是一群“忧秀”的存在。
他们很害怕自己被忽略,或者说他们用来秀的东西并不来自他们自身的实力使然,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正在啃老,或是啃自己的另一半,或是有着一些敏感的私人情况,他们拥有着秀的资本,但这些资本本身却不是以某种光明的手段获得的,而对于此,他们以非常敏锐同时也伴随着脆弱的心态,小心翼翼观察着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
他们的忧秀,忧在前,秀倒是成了十足的“陪衬”。
不过若是我们稍加分析他们的心态,便会轻易看出他们为何会成为这种忧秀的人。
因为担忧自己被瞧不起,因为害怕有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劣根性,对自身社交价值的极度否定,导致了他们需要一个优秀的身份来进行弥补,而这个身份本身不能太过现实,因为他们现实的无能只能导致他们加重这种担忧的影响,
于是乎,在朋友圈这种人们能看得到的地方,他们蓄势待发,他们狂妄自大,他们不遗余力的去秀出他们高人一等的条件,是洋洋得意的阐述自己对人生的优质点评,还是以深沉低调的方式去高调表现,在朋友圈里,在这个虚拟的橱窗背后,华丽的转身狂舞,以跨越其生存环境的演绎去表现令他人羡慕(他们认为,别人一定会羡慕自己)的生活,这会让他们的忧暂时得以缓解: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在内心深处这样的肯定自己,
只可惜,看着他们表演的人们,未必这样想。

见光死是一种讽刺,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严肃不起来的,很好笑的讽刺。
这种讽刺未必是一种刺痛,因为当人们都心知肚明的时候,这种讽刺反而如同皇帝的新衣一般,成为了虚荣者“莫大的面子”:
他们在朋友圈里的模样,看似虚伪,
但其实,他们这样的虚伪,却成为他们暴露内心的遮羞布,
当这块遮羞布被他们自己扯下来的时候,
没有人会捂着眼睛以示尊重,
倒是会捂着嘴巴,因为毕竟,
笑不露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