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国飞行员劫持自己的飞机 只为虎口脱险!战斗民族的“绝地求生”

2019-08-28 13:59 作者:阿纳贝尔丶卡多  | 我要投稿


本专栏所有文章均为本人(笔名:夜莺)原创,同时也为坦克世界旗下公众号供稿。


海报:五个毛子飞行员

各位车长老爷们大家好啊,提到苏系大家的印象都是“提枪就干,谁怂谁王八蛋!俄国人在冰天雪地里求生存,谋发展,因此也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情怀。在中文互联网上经常将俄罗斯人称为“战斗民族”也不无道理,今天小编就为各位老爷们讲个战斗民族飞行员的“绝地求生”传奇!

逃出坎大哈

背景:帝国坟场

塔利班武装典型的打扮

一切都要从有着“帝国坟场”的阿富汗说起,阿富汗这个国家比较邪门儿,历史上凡是入侵阿富汗的大国全都深陷泥潭难以脱身,比如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苏联还有21世纪的美国,无一不是闹得颜面尽失才得以狼狈而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阿富汗境内地形崎岖多山外加民风剽悍,为抵抗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掩护,即使侵略者进入境内建立傀儡政权,也难以持久,反而像南越政府一样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倒台。

伊朗,阿富汗与巴基斯坦

1979年苏联悍然出兵阿富汗,结果鏖战了十年后于1989年黯然退场,苏联撤走后的阿富汗完全是个烂摊子: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国民经济严重崩坏,人民生活水平更是无从谈起。1994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建立了“塔利班”,组织创立初期是打着反军阀、禁毒的口号的,这些口号得到了阿富汗人民的支持,塔利班借此攫取了阿富汗南部并且牢牢控制住了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Qandahar)。可是阿富汗原本是有个政府的,这个政府的总统叫布尔汗努丁·拉巴尼(Burhanuddin Rabbani),在塔利班夺取阿富汗南部后原来的政府班子退到了阿富汗北部组成了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

塔利班的罂粟田

塔利班政权夺权后就开始大力种植鸦片并且迫害妇女,同时对控制区境内的文物大肆破坏,比如2001年时塔利班政权就使用炸药和火炮摧毁了有1500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这座佛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瞻仰过这尊大佛。如此倒行逆施的政权自然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谴责,而早在1992-1996年的阿富汗内战时期,大国之间的博弈就已经开始了。

最危险的航班

老照片:那架被劫持的伊尔-76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本事件中的主角:一架编号为RA-76842号的伊尔-76运输机,这是一种有着4个发动机的重型运输机,由苏联的伊柳申集团研制,它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相当成功的运输机,名气仅次于C-47或者C-130,我国还进口了大概20架使用。RA-76842号当时隶属于俄罗斯喀山航空公司,它被我们上文说的阿富汗北方联盟政府雇佣进行商业飞行,负责为北方联盟运送货物。

米格21拦截IL-76

RA-76842号的前两次运输都没什么问题,他们每次为阿富汗商人运送从阿联酋购买的50吨食品、水和香烟,甚至还认识了塔利班空军(没错,塔利班政权早期是有空军的!)的飞行员

降落!

但是1995年8月3日,RA-76842号的第三次商业飞行时出了问题:塔利班空军的米格-21战斗机在9700米的高度上跟住了RA-76842号,战斗机飞行员要求俄罗斯机组人员终止任务并随他飞往坎大哈机场。

米格-21的恐吓

二战后,一般大型飞机遭遇战斗机拦截时只能乖乖听令,否则就会被无情击落,韩国就有两架客机不听劝阻而被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15截击机打了下来。RA-76842号的机组虽然想反抗,可是民用版IL-76上没有安装用于自卫的机关炮,而且在为制空而生的二代战斗机米格-21面前,带着货物的运输机没有任何赢面。

第三次的路线

这第三次飞行的原定路线是从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起飞,在阿联酋的沙迦经停,再飞到阿富汗北部城市、北方联盟的根据地巴格拉姆(图上红框),但是在米格21的威胁下,机组被迫飞到了坎大哈(图上黑框)降落

被迫降落

RA-76842的机组在向国内发出求救信号后,乖乖听从米格-21的指示在坎大哈机场降落了。机组们明白自己碰到了大麻烦,前两次运送的是食物还好说,这次他们运输的可是1200个装满了7.62mm子弹的弹药箱!这批东西本来是要送到北方联盟国防部长,外号“潘杰希尔雄狮”的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手上的。

被塔利班包围的机组

真实事件中飞机上共有7名俄罗斯人,他们是:机长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夏尔帕托夫,副驾驶格兹诺尔·坎努宁,飞行机械师尤里·尼古拉耶维奇·维谢夫耶夫等人(俄国名字又长又难翻译)。塔利班发现了机上的“违禁”货物(混在普通弹药中的一盒小口径弹药)后,认定机组人员乃至俄罗斯插手阿富汗内部事务,于是把这7个俄罗斯人都关在坎大哈行政长官住所旁边羁押。

老照片:羁押中的俄罗斯人(缺一位)

塔利班把一台卡车开到IL-76运输机前面挡住了去路,并且拆下了卡车上的电瓶。塔利班人虽然文化程度普遍很低,但是仍然有会说俄语的人,塔利班政权完全没有释放他们的意思,他们只能在这个荒凉的地方等死。虽然俄罗斯和联合国都通过各种渠道想救出飞行员们,但是都没能成功,他们只能靠自己了

准备逃生

机组们被带回飞机

时间进入1996年,在机长夏尔帕托夫的反复劝说下,塔利班领导人明白了这架重型运输机的价值,毕竟一架只能停在地上风吹日晒,而且价值2000万美元的飞机不能带来任何好处。于是他同意俄罗斯机组们对IL-76进行保养和维护,当然一切都在塔利班卫兵的看守下进行。

给飞机换轮胎

研究机场守卫力量

机组手绘的坎大哈机场地图及起飞路线

俄罗斯人们慢慢地把维护飞机当成一种日常任务,而塔利班的看守们也越来越放松,他们相信这些飞行员并没有把飞机开走的想法。飞行员们惊喜的发现目不识丁的塔利班人没有放掉珍贵的燃油,飞机从降落后就在原地没动弹过。而坎大哈机场是有自己的防空力量的,比如防空炮和驻场战斗机,俄罗斯人们需要获取这些情报以制定起飞计划,不然贸然起飞只会被打下来。

来我教你骑自行车

一路狂奔,目的是防空炮

一次,俄罗斯机械师借着教塔利班骑自行车的机会,蹬着车就往机场内的一个防空阵地跑,虽然挨了打但是他发现防空炮上并没人值守,上面都是稻草人。而米格21战斗机起飞需要20分钟的准备时间,即使飞起来也只有40分钟的油料。综合这些信息,机组们规划好了起飞路线。同时他们也劝说塔利班看守,要对运输机的发动机试车,“不然就会坏掉”,因此塔利班把挡在飞机前的卡车也挪走了

逃出生天

机械师麻痹在机舱里的警卫

1996年8月16日,这天是星期五,塔利班人按照教义要进行祷告。因此这天看守机组的警卫们少了很多,而坎大哈机场在烈日的炙烤下也让人提不起精神。俄罗斯人还是像往常一样登上飞机进行维护工作,塔利班看守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

关闭发动机反推,要走了!

三个塔利班看守抱着枪坐在飞机的货舱里,而机组成员则各忙各的,他们有条不紊的调试电子设备,检查线路连接,发动引擎。只有把货舱坡道关闭时引起了一点注意,机械师解释说他们要在机场里“绕几圈”,从没坐过飞机的塔利班看守们相信了。

午时已到!

当飞机开始缓缓移动时,看守们觉得不太对劲,开始警觉了起来。货舱里的俄罗斯机械师们马上开始和这些塔利班们肉搏,最后塔利班看守们被绳子捆在了座位上。

部分塔利班开着车追了过来


加大推力!

运输机4台涡扇发动机的轰鸣引起了机场守卫的注意力,这些人开着车试图追上正在坎大哈机场跑道上滑跑加速的IL-76,结果自然也是无功而返,还有一台倒霉的皮卡被发动机喷出的高速气流掀飞。

抬轮!离地!

一飞冲天

起飞后的运输机马上进入无线电静默,并降低高度以躲开塔利班雷达的侦测,夏尔帕托夫没有向北方俄罗斯的方向飞行,而是转而向西南方的伊朗边境飞行,最后成功回到了阿联酋境内的沙迦降落。

机长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夏尔帕托夫近照

2012年6个机组人员的合影

就这样,在经过了长达378天的羁押后,俄罗斯机组与塔利班斗智斗勇并最后成功的回到了祖国。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授予机长夏尔帕托夫和副驾驶坎努宁“俄罗斯英雄”称号,其他机组成员也获得了英勇奖章。

RA-76842号,现在还在飞

2010年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卡万还根据此事件拍摄了一部电影《坎大哈》以纪念英雄的机组人员,机长夏尔帕托夫更是对救了他们性命的这架伊尔-76运输机赞誉有加。一架精密的重型运输机,在阿富汗高原干燥、充满沙尘的地面上饱受日晒风吹一年之久还能够再次飞上蓝天,其可靠程度冠绝世界!RA-76842号飞机目前在Aviakon Cytotrans Airlines公司的机队中服役,参加了多次联合国和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任务,可惜是货机,如果是客机的话,诸位还有机会登机亲身体会一把“壮志凌云”~

本文参考了夏尔帕托夫的采访稿,以及《坎大哈》电影,原创不易。

喜欢的老爷们求个转发收藏投币三联~

俄国飞行员劫持自己的飞机 只为虎口脱险!战斗民族的“绝地求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