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15年

2023-08-25 12:22 作者:普普通通的热刺球迷  | 我要投稿

1915上半年,首先是英法对德军发动了一系列进攻,想让战场至少远离法国本土(看看一战后法国北部如同被陨石光顾过的地貌就知道了),不过几次突击都以失败告终。而此时的德国也已经意识到,相比英法,沙俄这个外强中干的废物更好对付。于是1915年4月,第二次伊普尔战役打响。

伊普尔战役中德军使用了一种小把戏,就是180吨毒气,造成英法联军1.5万人伤亡。毒气一直被国际法禁用,不过那国际法当放屁的大国基本上都不怎么在意,从这里到三年后,双方还将无数次使用毒气,这个我们以后在鸽。总而言之,因为这是一次向东线运兵的佯攻,德军没取得什么成果。

1915年的关键词是争夺。无论是土地还是中立国的参战,都非常重要。而1915年争夺的重点,就是列强之耻意大利。在之前介绍意大利的时候我们说过,意大利跟法国,奥匈帝国都有领土纠纷,但是法国的萨沃伊地区基本上已经被同化为法国人(法国特长),而奥匈帝国的特伦蒂诺,伊斯的利亚都是意语为主的,所以意大利人情感上更偏向协约国。但是意大利毕竟勉勉强强算同盟国的一员,所以双方都在争取。我们的历史还原学家牛顿大仙的发挥时间到了。 

英国(悄悄话):意大利同志,如果你加入我们,我们可以满足你对奥匈帝国,阿尔巴尼亚,奥斯曼帝国甚至于非洲的领土要求。 

德国(拍桌子):意大利肯定会拒绝的,对吧?奥匈帝国愿意在领土争端上让步,这是我们最大的诚意。 

法国:(挤眉弄眼):我这么说吧,德国给你的是空头支票,打输了你不可能得到,打赢了他们就有不给的底气了。再说,我们都说了,这些地方给你,就凭我们的大缺大德你还不信我们会对战败者多残忍?

意大利(想想也是):emmmmmm,能不能再加点。

奥匈帝国(不安):诶诶诶,什么意思,你肯定不会跳反的,对吧?(不确定)对……吧?(余光看见意大利已经开始装子弹了)

英国(看见胜负已分,非常得意):最后警告你,你要是不来,我就挑拨利比亚独立,再让·埃塞俄比亚把你的东非殖民地吞了·! 

意大利(慌张):啊啊啊好的,请问我在那里签字? 

奥匈帝国(奥地利粗口)开战吧! 

1915年4月,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 

 这里简单讲一下伊佐松河战役吧,这玩意我以后基本上不会讲了,11次战役只推进了如上图的距离,真是兵贵神速啊。双方在阿尔卑斯山脉展开了激烈的交锋。11次战役意军损失100万人,但是什么目的都没有达到…… 

此时的东线,德奥联军发动了果尔利策战役,俄军再次惨败,损失40万人,撤出占领的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现在我主要是描写,因为无论是我的书还是百度都没有详细内容) 

为了让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协约国发动了达达尼尔战役,希望占领伊斯坦布尔。 

4月25日,协约国50万人做好准备,由军舰开路,澳新军团(澳大利亚跟新西兰人)7.5万人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靠近伊斯坦布尔)。英国本想靠海军封锁海峡,但是奥斯曼帝国的舰炮跟水雷显然不太友好,炸毁了四艘军舰后英国人决定大规模登陆。澳新军团在北部萨罗斯湾(现在别名澳新军团湾)登陆,英军在海丽斯岬登陆,奥斯曼帝国两面迎敌。北部澳新军团1.6万先锋突破了奥斯曼帝国一个师的防线,但是被另一个师挡住了,不得不陷入僵持。这时奥斯曼帝国发动反攻,英国损失轻微,也就三艘战列舰。奇怪的是,这样“微小”的损失居然让英国海军发挥他们不做人的传统——跑了。这时英国不承认失败,一方面要求坚守另一方面要求实行第二次登陆作战,于是在苏芙拉湾发动了二次登陆,但是奥斯曼帝国之前挡住澳新军团的指挥官再次发力,新上来的部队再次被挡住。 

或许是恶人自有天谴,夏天时澳新军团开始出现大规模伤病减员,冬天又开始因为缺乏棉衣而冻伤冻死,无力再战。于是,英国不得不撤出登陆部队,免得他们被全歼。这一战,协约国14万伤亡而奥斯曼帝国2.4万人伤亡。战果导致英国海军大臣辞职,他的名字叫温斯顿丘吉尔。而那个屡次挡住澳新军团的指挥官,因为这场战役步入奥斯曼贵族的行列,一举摆脱骡马跪卒的身份,他的名字叫做穆斯塔法.凯末尔。

这场战役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对塞尔维亚含情脉脉的保加利亚宣布加入同盟国,对协约国宣战。苦抗奥匈的塞尔维亚正式受不了了,全境沦陷。

总结:今年除了意大利参战简直是协约国的倒霉年(好吧意大利加入也不是啥好年),各条战线颗粒无收,还赔了个最能打的小国塞尔维亚。1916可能得3-4期,索姆河,布鲁西洛夫攻势,凡尔登加上中东战线,基本上这么多。好了,下期凡尔登绞肉机,我下期再见。

1915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