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茫茫无际的沙漠去寻访《源自法老时代的埃及美食》(之十三)



Omar Sharif
游走于美食与历史之间,替上帝品尝人间美食并将它们传递给每个人
超级打卡地:吉萨 Giza
吉萨(Giza)是大开罗的一部分,也是埃及行政区划吉萨省的所在地,位于尼罗河西岸,由开罗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穿过著名的双狮桥就是吉萨了。埃及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金字塔”群就坐落于吉萨的金字塔大街(Pyramid’s Street)的尽头。1943年11月中华民国的蒋介石委员长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共同签署《开罗宣言》的地点“米娜宫”(Mena House),现在的万豪米娜宫酒店(Marriott Mena House)就坐落于金字塔景区入口处的旁边。

吉萨金字塔作为到访埃及旅游的“必打卡地”,周边有许多旅游酒店,尤其是国际连锁品牌酒店几乎都在步行距离之内。笔者2005年重返埃及时,就住在喜来登金字塔店(Sheraton Pyramid Hotel)。不像国内的国际大牌酒店个个都是大厅广厦,埃及的许多大酒店“隐藏”在小街巷里,当年在入住喜来登金字塔店(Sheraton Pyramid Hotel)时,出租车竟然从金字塔大街(Pyramid’s Street)突然拐进了一条土路巷子里,旁边居然还有驴车,这让笔者大惑不解,情急之下还以为是遇上了“黑出租”。然而,车开进巷子几百米后,突然出现了旅游大巴停靠在挂着万国旗的一座建筑前面,大名鼎鼎的喜来登酒店居然藏在陋巷之中。
由于吉萨地区每年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使得大量国际知名酒店落户这里,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大量当地人选择从事厨师行业。因此,吉萨地区就成为埃及最大的厨师来源地,往往是一家几代人甚至是一个大家族都从事厨师行业。
去吉萨金字塔群旅游的小伙伴们,如果有机会在金字塔周边的餐馆里用餐,不妨试一下,因为这里的厨师往往就是在国际品牌大酒店工作过的吉萨当地厨师,这里的餐馆里有着不输品牌大酒店的当地美食。
本人博客的照片就是在吉萨金字塔下骑骆驼拍照的“雄姿”。
第九章 酱汁篇 SAUCES & DRESSINGS

埃及餐中有许多酱汁。这些酱汁或直接食用,或拌入其他原料后食用。无论如何食用,这些酱汁作为埃及餐,甚至于中东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了解的。
尤其是“塔黑纳”(Tahina),这种采用生芝麻研磨的酱,是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最为常见的调味品,主要用于在吃面食及各种生食蔬菜或者烘烤及炖煮的肉类时蘸着吃。
酸奶是埃及餐中另一种重要的调味品。酸奶除了可以直接作为饮料食用外,可用来做调味的酱汁,也可以加入切碎的黄瓜,薄荷等调制成蘸汁,另外在一些菜肴的制作过程中酸奶可以用来预先腌制肉类食品,可以帮助分解肉类食材的粗纤维组织,达到鲜嫩爽滑的口感。
除此之外,众多西餐的酱汁,已经渗透到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譬如:蛋黄酱(Mayonnaise)、美味番茄酱(Ketchup)、第戎芥末酱(Dijon Mustard)以及辣椒仔(Tabasco)等,已经是埃及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则白第比娜娜”薄荷酸奶酱 ZEBADI BIL NANA (Yoghurt with Mint)

酸奶的助消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任何国家它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饮品,埃及人也一样。在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称呼酸奶为Labna,只有埃及叫法比较特殊“则白第”(Zebadi)。当然在埃及您说Labna,也是同样能够听得懂,只是习惯上的叫法不一样。
感觉上中东地区的酸奶比中国内的酸奶要浓稠许多,具体原因也可能是那边的奶液更浓一些?或是发酵程度更大,乳清排出的更多,总之是味道更浓郁。
酸奶除了是深受喜爱的饮料之外,同时是中东地区主要的调味品之一。无论是佐食凉菜、热菜还是面食,用途非常广泛,经常是将皮塔饼(Pita Bread)撕成小块儿直接蘸调过味的酸奶进食。
酸奶的调味也与国内不一样,中国人很少给酸奶加食盐调味,埃及人则不同,加食盐和香草调味非常普遍。下面这款酸奶酱可以用莳萝替代薄荷,用于吃鱼类的菜肴时佐餐。
1. 材料:(4人份量)
Ø 酸奶 400毫升
Ø 新鲜薄荷 20克
Ø 食盐 2茶匙
Ø 橄榄油 2茶匙
2. 做法:
Ø 将新鲜薄荷洗净、切碎;
Ø 酸奶加入切碎的薄荷和食盐充分拌匀;
Ø 淋上橄榄油,用皮塔饼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