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学堂考研:2024复旦大学中国史(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考研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及复试

2023-03-29 16:49 作者:新祥旭博学堂复旦考研  | 我要投稿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邱老师对2024年复旦大学中国史(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分数线、复试等几大方面。

一、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而组建,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谭其骧先生为首任所长,现任所长为张晓虹教授。全所现共有教职员工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10人,研究领域涵盖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分支的主要方向。中心现有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历史地理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历史地理学、人口史、边疆史地。历年共有6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5篇获提名。13篇博士论文、4篇硕士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历史地理学

二、专业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拟招生人数:16

推免: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42历史地理基础

备注:

1.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0人。

2.学制3年。

三、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第三版):邹逸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3版,有新印本;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有新印本;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版,有新印本;

中国古代史(第五版):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版,有新印本;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杨达源,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2版,有新印本;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增订版):葛剑雄,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有新印本;

四、复试分数线

2023年:380分

2023最高分:401分,最低分:380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343分)

五、复试细则

为做好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确定复试名单

本中心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公布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

本学院采取差额复试,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总成绩相同的末位考生都进入复试。

二、成立复试专家组

学院成立复试专家组,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员参加复试,专家组不少于5人。

三、审查报考资格

按照《复旦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要求》,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参加复试:

①有效居民身份证、本人准考证。

②《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

③应届生的学生证。

④往届生的学历证书原件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学位证书原件(报考专业对学位有要求的考生)。

⑤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的考生须于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认证书》)。

⑥同等学力考生应按照我校招生章程“报考条件”中的规定,提交授课学校教务部门提供的8门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考试成绩单。

⑦在读研究生提交目前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考生还须在拟录取前提供注销原学籍证明。

⑧“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项考生,应在复试时出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没有这两项材料的考生,不能列入该专项。

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项考生,应在复试时提交《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没有《登记表》的考生,不能列入该专项。

考生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上述相应材料原件于复试时现场交院系审查。经审查,若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取消其复试资格,初试成绩无效。

四、复试安排、考核内容、提交材料等要求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进入复试/未进入复试结果将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请考生及时登录系统查看。暂定3月28日左右在本学院网站公布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3.复试时间:3月31日08时开始。

复试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主楼2208室。

4.考生于复试时提交本人①本科阶段成绩单(加盖公章)和②包括学习科研经历的个人陈述。

5.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所报考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外国语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

6.每名考生的复试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其中考生结合PPT汇报5分钟,之后接受专家组提问,全程录音录像。

五、考生成绩评定

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成绩占9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占10%。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结果通知时间及方式

复试结果将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请考生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复试结果。

拟录取名单以学校公示为准。

七、复试纪律要求

考生要认真阅读学校和本学院发布的考生须知等材料,严格遵守《复试考场规则》,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对复试试题内容等保密,在本学科复试工作全部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传播。对复试过程中违反考场纪律和考试规定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研究生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和学院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八、考生咨询方式和监督申诉渠道

考生咨询方式:光华楼西主楼2104办公室,联系电话:021-65642714,邮箱:sytian@fudan.edu.cn

监督申诉渠道:邮箱:duanwei@fudan.edu.cn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未列事项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由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负责解释。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23年3月24日

六、考试大纲

742基础考试大纲

内容说明:

考试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

第二部分:历史学基础(中国历史)

第三部分: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

其中,第一部分为所有考生必考,第二、第三部分,考生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背景选考两者之一。

内容范围: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必考】

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

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分支情况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学人

2.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历代疆域变迁与政区沿革

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历代边疆民族关系、治边思想及其实践

中外交通路线与经济、贸易、文化关系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

中国主要农业区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移民史、历史人口地理

中国城市地理和聚落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地理(含地域社会)

中国历史军事地理、交通和商业地理

中外地理学思想史

中国古代地理学典籍及学人

3.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河流地貌变迁(含湖沼)

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演变史

中国海岸线的演变

中国历史植物地理、动物地理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影响

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等环境变迁研究的主要认识

4. 历史地图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中外历史地图发展史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部分:历史学基础(中国历史)【选考】

1.史前时代

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及分期

2. 先秦史

夏商周时期的基本政治、文化制度和认识

春秋战国政治形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

3.秦汉史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政治形势、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

秦汉文化

4.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5.隋唐五代史

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

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治、经济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

隋唐文化

五代十国的政治形势

6. 宋、辽、西夏、金、元

宋、辽、西夏、金的政治格局与重要政治制度

元朝的统一

宋元对外交流

宋、辽、西夏、金、元的经济与文化

7. 明清史(至清亡)

明清军事、政治、社会和经济主要制度

明清民族关系、疆域变迁与“大一统”的巩固

明清社会经济的成就

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晚清列强侵华形势和边疆危机

近代化进程及其影响

明清思想文化、学术与学人

第三部分: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选考】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与任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研究内容

中国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2. 地球与地质基础

地球的运转

地理坐标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的演变

地壳的物质组成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年代表

地表基本形态和特征

3.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响应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分区及影响中国的主要气候系统

4. 海洋与陆地水

地球水循环

海水的运动

海平面变化

地表水

地下水

冰川

水文学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

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5. 地貌学

地貌的成因与类型

各类地貌的分布及代表性景观

6. 土壤地理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土壤类型特征

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7.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地球生物圈及其演变

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

8.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区域概念与自然区划

人地关系

中国主要地域分异特征及自然地理区划

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其中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必考】,总分180分。

第二部分:历史学基础(中国历史)【选考】,总分120分。

第三部分: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选考】,总分12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题型结构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必考】(总分180分)

一、名词解释(40分)

二、史料解读(60分)

三、简答题(40分)

四、论述题(40分)

第二部分:历史学基础(中国历史)【选考】(总分120分)

五、名词解释(20分)

六、史料解读(60分)

七、论述题(40分)

第三部分: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选考】(总分120分)

五、名词解释(70分)

六、论述题(50分)


博学堂考研:2024复旦大学中国史(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考研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及复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