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缪斯燃情岁月,海浪叙事诗意

2021-01-04 22:23 作者:萱草诗教  | 我要投稿





萱作诗剧《海浪》排演日志

萱草 2020.12.14


昨天我们第一次排演.

很多的没想到——

没想到诗剧令人改变,小黎出乎意料成了小导演,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他渴望的道具。

没想到诗剧是一种硬核桃,不知如何下口,扑入其中任何一节,如没有整首长诗的节奏仍旧是白搭。

没想到诗剧面前大家都一再羞怯,读书可以,身体的投入似有禁忌,哈哈,戏剧教育刚刚在中国盛行嘛!

没想到诗剧变成“破剧”,如没有诗的修养和爱好,会将段落和句子肢解,小手术刀嗖嗖冒寒光,自己还浑然不觉,这就诗教在中国的必要了。







我喜欢有关《海浪》的任何一种体验和尝试,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只希望人们在斯世忙碌的奔波与追求之余,能静下心来反观一下自己、他人和内心,休息片刻,再度出发,所以非常欢迎更多的朋友来体验《海浪》。

《海浪》其实讲述的是芸芸众生的生活、生命和大自然的规律,人类形同万物众生的生死衰灭再周而复始,一切的一切平静、祥和,无任何悬念。人类有时自己过度夸大了自己的存在和获取,其实在万物的视野下,人类何其渺小,自恋?!

所幸这部剧里有理想的象征:珀西瓦尔一角,我们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都曾有过自己的梦想,有些人半路放弃了,随意终了一生,有些人则不辞劳苦,毕生追求。生活是艰难的,但梦想不可丢,没有梦想,生活的意义何存?往往最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不知。







关于表现手法,这一次我们不喜欢仅仅是朗读,倡导更多生命和物质的投入,即身体行动——其实就是更深入地挖掘表演者和观众的内心世界,只有从本心出发,才有可能自然体现于身体器官和四肢,最后才是大脑。过去我们总是先大脑后情感,先语言后身体,这是一种背离戏剧的方式,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体验下。







我以为没有演不好的戏,戏如人生,除了抽象和程式的技巧需要学习,导演作为总指挥的合理调度平衡,其他更多靠演员的发挥——贴着生活本身的一种自我献身和自我解剖,其实也代表着人类的一种自我献身和自我解剖,而象征的符号和画面营造,色彩搭配和气息把控,这应该是诗人、戏剧艺术家的强项,作为诗歌爱好者和戏剧影视爱好者,只消将自己日常观摩和研习的各种经验运用,在导演的帮助下,将个体融入戏,且具旁观的另一侧面自我,即可成戏。







关于诗剧的排演,我本人之所以无所畏惧且乐在其中,主要因为诗真的是一种催化剂和灵丹妙药,它令所有艺术更加人性,更加丰富,更加细腻,更加复杂。诗剧与普通舞台剧的相同之处是它的舞台在场性、戏剧性和表演性,不同之处是内核性、节奏性、更强烈的精神性——即诗性。







内核性令诗剧的诗核突显,最自由也最集中,最强烈也最有柔韧性,最有难度也最具感召性。但凡一个喜爱诗歌的人都会明白,表演时应“绷”紧内心诗的“琴弦”来演,拉它扭它却不能“断”,同时时刻关照着主题核心思想,《海浪》即是表明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和灵魂拷问,生命涨潮落潮如斯,我们因何奋斗?奋斗有何意义?







还有就是整部剧的基调——悲情?喜剧?或中性?《海浪》我以为是现代剧,应该是有些许的荒诞,些许的无情,些许的冷淡,些许的激情,甚至疯狂,对生命的拷问即是不灭的对生活的热爱,你们说呢?







说到剧本内部的对话性,因为多数人已习惯,所谓话剧嘛,就是对话。正如伍尔夫所言,多说小说及艺术作品总是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外部活动,与他人的关系上,而较少关注人类心灵的微妙变化和心理思潮,向内的研究缺乏使我们面对一部心灵独白较多的戏剧则无所适从,觉得自己常看常用的本领应用不上。







这是一种过虑了,这种如我在2019年乌镇戏剧节上观摩的契诃夫戏剧《三姊妹》(俄罗斯导演布图索夫版)一样,很多的经历和内心戏都是用舞台方式呈现了,当然有一些道具和手段,但更多是对剧本思想灵魂深入的理解和解剖之后,以夸张而灵动的表演呈现的,令我们大大领略了真人表演的丰富性和多变性。







《海浪》无非是一种内心情绪的宣泄和呐喊,六个人经历一生,失去心中的偶像(偶像即梦想)。六个人其实是一个人,或者就是人海茫茫中的任意六个人。他们普普通通地活过,却也复杂精彩地活过,失去了珀西瓦尔后他们继续艰辛而平凡地活过,然而也丰富而热爱地活过。但结局是没有的,结局只有潮涨潮落,日升日息,一切都被一种更巨大更强悍的力量所裹挟,即大自然的魔力和规律,所以从这一视野看人类,仿佛是透过人类的更高层面——神的眼光看世界,生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已。






每个演员和观众了解了这一内情然后便能从容演绎了,将自己和时间都视作水滴,时间的水滴在按部就班地滴落,自己的水滴一点一滴积攒着光阴的见闻和旅途的奇遇,但它们终将结束,消失,融入更远的下一个轮回。融入万物即是不灭,一种更博大的永恒和存在,所以我们既渺小又崇高,既灭亡又不朽,替人类替万物为自己为生命。








萱作-上海萱诗文化

诗歌创作,戏剧创制,电影书写,艺术教育




萱作诗电影欢迎您!

以电影书写诗歌,视听的文学盛筵!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电影艺术!

 

 

萱作电影书写平台。萱作诗电影是萱作电影书写的实验作品,研究并践行诗歌与电影的融合艺术,秉承作者电影的创新风格,在艺术电影中独树一帜,目前主要开展中国远征军主题和上海诗人影像档案主题等方面的深度实践。与萱作诗歌、萱作诗剧、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艺术教育欢迎您!

诗教弘扬传统,戏剧教育锻塑全人!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审美艺术!

 

 

萱作诗歌戏剧教育平台。萱作艺术教育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开展艺术通识教育和艺术专业培训,是一种张扬“艺术化生存“的全新教育,涵盖美学、艺术学、诗学、戏剧学、艺术教育和美育等多项领域,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提高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

萱作艺术教育以诗歌教育为基础,戏剧教育为应用,目前主要拟包括萱作儿童诗歌教育理论、驻萱诗人专题诗歌讲座系列、萱作主题诗歌沙龙系列、萱作诗歌艺术节、萱作诗剧创制及演出、萱作诗电影书写及发布等六个方面内容,重点培养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的新人。

萱作艺术教育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歌欢迎您!

让诗歌点亮生活,让人们诗意栖居!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语言艺术!

 

 

诗歌,一步之遥——做一个“少年”


像一个孩子那样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内心深处藏一个始终年轻纯真的自我。

当岁月要夺去它们时,勇敢地说“不”,呵护自己一颗“少年心”。

少年心令我们永远向上,不屈服于命运,不肯轻易认输。

少年心让我们与世界同行,将生命延长若干倍。

有了少年心,你就可以走进诗歌了,那是你游弋的天堂。


萱作诗歌创作及分享平台。分享驻萱诗人诗歌及萱友们的诗歌,包括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朗读和诗歌品鉴等。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萱梦诗剧场、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诗剧欢迎您!

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戏剧艺术!

 

 

萱作诗剧(戏剧)平台。以戏剧演绎诗歌,诗歌令戏剧升华!研究并践行诗歌与戏剧的融合艺术。融诗剧(戏剧)创作、制作、演出及诗歌剧本演诵等为一体。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歌、萱作诗电影、萱作艺术教育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萱作文旅欢迎您!

诗意之旅,诗梦人生,按诗里的方式活着!

 

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

传播诗歌文化和人文历史!

 

 

萱作文旅策划分享平台。带着诗歌去旅行,与最美好的人文相拥;在旅行中写最鲜活的诗,磨砺感受力和洞察力;过你想要的生活,用诗歌书写人生。弘扬"真、善、美"诗歌精神,与萱作诗电影和萱梦诗剧场(萱作诗歌、萱作诗剧和萱作文旅)等共同建构起萱作诗歌文化艺术的肌理和外媒。


 




同步打造萱作文化众筹平台,与众多优秀的文艺同仁共同开创中华文艺复兴新局面!让上海有诗,上海有好诗!上海亦有真正诗意的生活!萱作-上海萱诗文化的梦想:让人们诗意栖居!成为上海的诗意文化名片。

 

萱作中国独立诗电影文艺俱乐部源自萱作文化、金融、地产高端分享社群,社群文化“自强不息,义勇忠诚”、“坦诚、友善、互助与合作”,发挥萱作诗歌文化凝聚力作用,搭建金融、地产与文化的桥梁,创新价值,探索实践跨界共享经济,已运营六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缪斯燃情岁月,海浪叙事诗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