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93)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文游天下(393)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文/石岩磊
1956年,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一户农民在自家院子中挖菜窖时,铁锹在地下发出“锵”的声响,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发现竟然是个布满绿锈的铜疙瘩,农户欣喜若狂地将其掘了出来。经过简单清洗,那东西现出原形,它高20公分,有四斤重,形似一条昂首蹲坐着的金龙。农民知道自己找到了宝贝,便虔诚地把它奉供在窗台上。
不成想,那物件经常发出“呜呜”的龙吟声,吓得农民以为是触怒了天神,便以18元的价格卖给了文管所。专家鉴定后认为,其是金朝皇帝所乘车辆上的装饰品,为难得的皇家御用之物,价值连城。后来它成了阿城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当地政府还在中央广场仿制了一个铜雕像,其高10多米,重达10吨,成为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而在阿城能出土如此珍贵的文物实属必然,因为这里曾是金国的第一座都城所在地。
1115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不满辽朝的暴虐统治,起兵建立了金国,定都阿城,史称金上京。此后,完颜阿骨打率领的金兵如秋风扫落叶般击败辽军,他死后其弟完颜吴乞买即位,继续西征南伐,于1125年灭辽,又在1127年俘获北宋的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以及10万朝中大臣和后宫佳丽,这便是有名的“靖康之耻”。宋朝的二帝被掳到上京,他们身披孝服在完颜阿骨打的墓前跪拜,受尽凌辱,令中原人痛心疾首。
1153年,金国第四位皇帝完颜亮迁都北京,阿城完成了其38年的帝都使命,最后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然而其地下的宝贝不断被后人发掘出来,并一一珍藏在了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中。其中最博人眼球的是246面精美的铜镜,它们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圆形、方形、菱形等不同造型,而共同的特点是背面都有精工细作的花纹。1974年从阿城出土的“大双鲤鱼铜镜”更是精美绝伦,其直径达到43厘米,为我国现有最大的古铜镜,且它的正面仍然光可照人。
这些绝世珍宝反映出当时金国发达的手工艺制作水准,也折射出金朝皇族穷奢极欲的奢靡生活,同时暗藏着其走向灭亡的征兆。1234年,曾轻取辽国、横扫北宋的金国最终被蒙古铁骑所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该是对辽、北宋和金三朝的最好概括,初期的励精图治被后来的贪图安逸所覆盖,最后必然让新兴的国度替代。以铜为镜不仅可以正衣冠,而且还能够知兴替呀!
1990年,铜坐龙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由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调拨到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失去镇馆之宝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并没有因此一落千丈,前来参观的游人仍然络绎不绝,吸引人们的并非一两件宝物,而是这里深厚的金文化底蕴。听着导游口中关于铜坐龙的传奇故事,看着眼前一面面精致的古铜镜,人们的耳畔仿佛响起金戈铁马的阵阵厮杀声,既有胜利方兴高采烈的凯歌,也有落败方黯然魂销的悲鸣,但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寂静,只有橱窗中的文物默默地展示着其优雅的身姿,原来它们才是最终的胜者,蕴含其中的文化才是永不泯灭的明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出迷人的光芒。
2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