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过元宵节?——神仙操作大集合~

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门灯火夜似昼。

农历正月十五
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佳节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看这漫天飞舞的许愿灯
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
准备欢度元宵了呢?

元宵节
你打算怎么过?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
讲真,虽然身在21世纪
但论会玩儿
人家古代人可 甩 咱 好 几! 条! 街!

你可能要反驳
“元宵节不放假,还谈啥玩耍?”
Too young Too naive
人家古代人过元宵节
可是有法定节假日的
Level 01
节日确立之初的汉代,小休一天
Level 02
到了唐代,怒休三天
长安城灯火璀璨,摩肩接踵
流行小曲唱起来,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Level 03
宋代,High休五天
当夜市遇上五天假期的元宵节
宝马雕车香满路,花灯遍布,昼夜不停
Level 04
明代,元宵节飙到十!天!假!
夜市三更刚关门,五更又开张
这场面:繁华,给力,得劲!
到了现代,
我们不!放!假!

那么问题来了
古人放了那么多天假
都干些啥?
元宵节=偷菜节
南北朝时期
偷菜,是大家最大的乐趣
“不待更深,饭后即出,
到处汹汹,势同掠夺。”
除了偷菜,古代人还偷灯。
偷灯的“灯”是用豆面捏成的~

“偷了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
于是乎,所有姓刘的人就都躺枪了
“刘”与“留”同音,寓意“留住孩子”
已婚妇人…为之…疯狂

身在21世纪的我们
虽然不放假
至少,我们不用再去偷灯了
可以点亮的全手工纸雕灯
无可挑剔的设计细节
全纸质拼接
一键点亮
照见古人过元宵节时的热闹景象

元宵节=狂欢节
隋唐时期
每逢元宵
灯火明亮,鼓乐喧天
人戴兽面,化装游行
杂技表演,好不热闹

古人云:
“窃见京邑,爰及外州,
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
鸣鼓聒天,燎炬照地,
人戴兽面,男为女服,
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御史们如是说
可此刻皇帝自己也玩得正嗨
不但没有理睬
还大手一挥,又加了好几盏华灯

也许我们无法听到和看到
隋唐盛世的乐舞清平
但这一款
以大唐仕女为设计灵感的纸胶带
小小身材却大有作为
标记心爱的书
记录美好心情
装饰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每一个小形象都经过精雕细琢
妆容精致衣袂飘飘
细看仿佛置身于闹市看歌舞升平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
元宵节=互撩节
古代,养在深闺中的年轻女子
只能在元宵节外出
披着赏灯外衣的联谊大会
盛产
爱情!爱情!还是爱情!
从古诗中我们便可窥见一斑
比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说的正是元宵佳节

还有那句最著名的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也发生在元宵夜
说起“互撩”早在三国时期洛水之畔曹植与洛神的相遇就已技能满分

曹植满眼爱意:
“愿诚素之先达,
解玉佩而要之。”
宓妃害羞回应:
“抗琼珶以和予兮,
指潜川而为期。”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将一套以洛神赋为创作元素的手账本
作为信物赠予佳人
誓言书于扉页
“洛水一梦
只为与你相遇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最后依旧是求关注,求转发~官方爱你们哦(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