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区域选择对比赛及排位的影响

2022-09-26 06:56 作者:可怜体无比  | 我要投稿

前言:区域选择上线比赛服,这无疑是一个会极大影响未来比赛格局的机制调整。那么通过IVS管中窥豹,区域选择未来会在秋季赛乃至深渊6会有怎样的表现?请让我巅七50星的浅薄理解,抛砖引玉,和大家试着讨论一下区域选择可能带来的影响。

叠甲:一家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求同存异,欢迎各种理性的讨论。

本期内容目录。

  • 问题一:区域选择的诞生原因以及对比赛的影响。

  • 问题二:区域选择对游戏环境的影响。

  • 问题三:第五接下来会如何发展?策划为什么要加强慈善家?

问题一:区域选择因何而诞生?

        在我看来,区域选择就是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和减少运气成分而诞生的机制,完全是为了比赛而生。

        经过多年发展与运营,第五像所有长期运营的PVP游戏一样,已经进入了比赛与游戏相辅相成的阶段。游戏为比赛输送观众,比赛为游戏吸引并留住玩家。

        众所周知,最近第五的游戏平衡调整正在频繁引起玩家的不满。究其根本,我觉得还是策划从以前只需要考虑游戏内,变成现在必须兼顾游戏与比赛两个方面的强度所不得不面对的阵痛期。

        一个游戏的中坚力量不是最高端的职业选手,也不是最低端的入坑萌新,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后,具备了一定的游戏理解,上线频率稳定的普通玩家。所以本来策划在调整强度时,最需要考虑的就是这部分玩家的游戏体验。

        为什么一直以来高端局屠夫都坐牢?因为如果屠夫在高端局不坐牢,在中低段位就会形成无脑乱杀的趋势。而哪怕现在策划一直以来都对屠夫强度给的极其保守,四阶以前的屠夫胜率都是极其恐怖的。究其根本,是两边阵营玩家的成长趋势不一样。这个展开就又是一篇长文,暂且按下不表,但我们要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因为阵营特性不同,一个称职的策划永远不会让屠夫的上限超过人类。毕竟逃出庄园的游戏,要是求生者不给机会还不能逃出去,那这个游戏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

        但是,打比赛的无一不是玩家中的佼佼者,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游戏理解。一个配合默契的四人团队,打出上限,比赛里屠夫不是必定坐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我一直都认为,飞轮版本下,如果彼此实力相当且都没有大失误的,正常运营的比赛应该就是看哪边求生者三出更多,看哪边屠夫保平更多。这种“莎士比亚”式的选手以求稳与不失误为目标的比赛虽然缺乏爆点,但却最能反应版本。策划要做的,就是在将版本尽可能拉向这种平衡的同时,多设计一些容错率低但也更有机会抓求生者失误的角色,从而增加比赛的不确定性。

        而虽然不明显,但我觉得策划确实在惯行这个目标。最近新的监管角色,记录员,隐士,都是上限其实不高,但如果求生者运营思路不清晰,给到机会,能够滚起雪球的角色。而未来的监管者角色,纯追击流一定会越来越少,因为纯追击流是最难控制游戏内不同段位间强度的角色,而控场角色的门槛更高,也更吃思路。如果有新的追击流,那么大概率追击技能是需要高熟练才能打出优势的,而且也会兼具一定的控场能力。(关于角色设计的后续讨论请见问题四)

        在角色设计之外,策划最近也在基本玩法上做出了突破,那就是区域选择。

        本身比赛对比排位,就有一个机制改变,求生在进入游戏前是知道监管者选了什么角色的。这对监管者是一个大削弱。在飞轮上线后,因为飞轮对不同监管的克制程度不同,所以策划又做了一定的调整。毕竟飞轮设计出来本身就是为了增加比赛策略的多变性,带飞轮还是双弹是一个重要的博弈点。如果提前知道屠夫角色,会极大降低这方面的博弈空间,所以策划终于不得不开始亡羊补牢,虽然依然知道监管者角色,但至少天赋选择的时候求生者必须要根据对方的角色池来猜了。(蜡像师哭死)

        而相较于知不知道屠夫角色,区域选择则在游戏机制上有了更根本的突破。区域选择最大的变化是出生点的不同吗?是也不是。

        区域选择之后,求生者可以更加稳定的执行自己的战术体系,很多原本很有意思,但受刷点影响严重的体系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最为典型的例子,舞女,这是一个以前比赛上场率不高,但未来一定会频繁上场的角色,尤其是在军工厂。而舞女只是一个代表,区域选择之后,有的角色会被淘汰,有的角色会重新发光,更有大量强度在线的角色,玩法会迎来更多的开拓。

        而于此同时,监管者的应对也会更富有谋略性。监管选手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自由选择开局要去哪个点位追人。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大部分刷点一出,基本都有一个最优盘点,毕竟与其赌运气不如相信概率。

        而与此同时,为了加大区域选择给监管者所带来的博弈性,策划还顺带上线了一个配套天赋,封机。封机对于监管者来说,就又开拓了两条思路,一条是佛系封机,专心打前期,直接选最好追的点位抓人。另一条则是善用封机,开局稳定封一个人的机子,逼迫人类进行更多的跑图,甚至把安全点的机子封住,表面刷点千里之外实则就准备等安全点的那个人拉出来去追那个人。但这种打法风险性更高,一旦开局的拉点战术失败可能一整把就没了。

        我不知道职业选手会不会在训练中彼此找出最优解,但我认为,如果随着大家对地图理解的加深,区域选择最后会趋向于某种双方的最优解的话,策划一定不介意调整一下地图,调整一下电机分布,甚至再次调整出新的机制。 

        但如果策划摆烂,只是为了削除运气因素才上了区域选择的话,那以后可能真的会变成一张图只有两三种刷点了。

        而在出生点的变化之外,区域选择还有一个影响巨大的机制改变。那就是,监管者与求生者在进游戏之前,就会知道彼此角色的位置。这对监管其实是一个大加强,因为以前监管在哪求生者也知道,对求生者没差。但现在监管者则可以知道自己能突破的求生者在哪里,可以综合考虑地形牵制难度和求生者强度两个影响一溜时间的关键要素去做最优解,不仅减少了运气因素,更在亮明点位之后,给双方增加了一次套路与反套路的博弈机会。

        求生与监管双方,都要在亮明刷点后,预判对方的开局运营思路,并作出自己的调整。这样一想,又是千层博弈就出来了。

        但实际上目前第五大部分俱乐部的bp策略还是以求稳为主的,比较特殊的战术策略并不常见。我大胆保守估计,秋季赛前两周可能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刷点,但那种大胆打反心理的刷点可能要等常规赛过半才会出现。(到时候打脸也无所谓,反正就过过嘴瘾)

        总而言之,一切比赛的调整都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一切策划的决策都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最后再聊一下第五比赛中的运气的问题。以下全是我个人愚见猜测,大家看个乐就好。

        对于电子竞技来说,最重要的承认是什么?是能够代表国家去争夺荣誉。所以,亚运会,对一个电竞项目的寿命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入选亚运,这个游戏就等于得到一张免死金牌,可以多活很久。

        但,我们都知道第五曾经差点入亚,又在最后时刻被踢出来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背后本质是tx与wy的资本逐力,但最后踢出来总会有一个官面上的理由。那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这个可以让tx在最后时刻把D5踢出来的,官面上的理由,可能是什么呢?

        如果wy下次还想让第五入亚,想把这个游戏办到26年乃至以后,那wy会怎么做呢?

        无论上述问题答案如何,区域选择成为了游戏机制的一部分是不争的事实,效果是好是坏,让我们在未来拭目以待。

 问题二:区域选择对游戏环境有什么影响?

        说实话,我觉得影响是渐变的。

        在当下, 区域选择对大部分人的游戏体验应该没什么影响,毕竟能上巅七的人终归只占游戏中的少数。

        但,谁说区域选择会永远只停留在巅七?区域选择秋季赛刚上比赛,观众肯定会通过比赛慢慢深入了解区域选择。那么到时候,区域选择就有了逐渐降低段位要求的玩家基础。

        我觉得一个游戏的版本环境不应该跟比赛相差太远,天天让玩家看一些自己游戏中遇不到的机制肯定也会影响观感。随着比赛的发展,不喜欢研究游戏套路的玩家终归会从比赛里学到很多关于区域选择的套路,到时候如果策划再把区域选择一步步下调段位要求,到时候骂声有没有可能会小很多呢?

        也有可能策划会一直把区域选择放在巅七。但这个具体如何,还是要看策划对区域选择的定位。到底是纯粹只是为了消除运气要素,还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bp的复杂度,这个要看策划未来的作为了。比如如果湖景村在比赛里永远都是一字长蛇阵,那策划调不调整呢?如果不调整,那就证明区域选择只是为了消除运气因素而存在的。

        但目前以我的个人感受来说,巅七习惯了区域选择之后,赛季初还打需要记出生点的随机刷点反而是很不适应的。毕竟区域选择的打法和随机刷点的打法也是相差蛮大的。而到了巅七我又要重新适应一次区域选择,因为我是摆烂流排位,不会顶着顶尖人皇的压力往上打,每次上分不顺就等两天然后去乱杀混子吃分。这种情况下到了巅七我已经习惯了无脑打排位,区域选择等于开场前又突然要我带脑子思考一下,这种适应虽然短,但其实也有点破坏体验。

问题三:第五接下来会如何发展?策划为什么要加强慈善家?

        加强慈善家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跟区域选择放在一起讨论呢?因为在我看来慈善家的加强从游戏里考虑实在是难以理解,所以我只能结合比赛一起讨论了。

        一个被比赛引流而来玩第五的新玩家,与一个因为玩第五而去看职业比赛想学技术的新玩家,他们都可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比赛里的角色和他们日常会用的角色相差太大。在不氪金的情况下,新玩家要攒线索买角色其实还挺麻烦的。

        在这种时候,开局自带的那几个角色的强度就十分重要了。不要求无脑强,但至少要能上比赛吧,要有更多人的玩,要让新玩家在入坑之后只靠这几个角色也能有一定的游戏体验。

        实际上,园丁医生律师都有了改动,现在园丁是特定战术下能上比赛的角色,医生是针对特定屠夫的角色,律师则是赤裸裸的新人过渡角色。那么慈善家呢?以往的慈善家,虽然也已经很烦了,但在低端局,十个有十个都是无效牵制,打不出上限。毕竟对新手来说,倒车的操作难度太高了。

        但改成能背后封监管者的技能之后,萌新用慈善家也有可能能打出操作了。而低端局的监管者也很难遇到很会玩的慈善家,所以双方的胜率可能就此会有一定的平衡。

        但,慈善家在高端局表现如何呢?慈善家这个背后封技能的机制虽然很离谱,但他并不克制所有监管者,本身的强度还算不上t0,也不至于上ban位,唯一的问题是恶心。

        在高端局如果屠夫会处理慈善家,如果你的队友没有牵制起来,单靠一个慈善家想要逆天改命还是很难的。所以我想这也是策划加强慈善家的原因,让萌新也能操作,但不至于影响到整个版本的强度。

        但,慈善家恶心也是真的恶心。关键是机制不符合逻辑,凭什么慈父的光都没照到人的眼睛就能封技能啊,合着你慈善家也是克苏鲁古神是吧。

        只能说,从小女孩和小说家开始,第五就开始注重如何减少新玩家的流失了。而第五现在的种种操作,都是为了延续一个游戏到了中后期以后的运营寿命。为此,不惜牺牲一些被排位机制重度PUA后的老韭菜的游戏体验。

        可能在策划眼里,能因为这点节奏退游的,要么没充多少钱感情不深,要么是以后也不会被榨出更多了。而那些能坚持下来的,都是老韭菜了,老韭菜只要负责花钱买皮肤就行了,买皮肤送游戏啊,还不值得吗?

        说到底,一个PVP游戏本质就是在利用人的胜负欲望积累人气然后赚钱。第五没有选择pay for win 而是pay for cool,已经算是相对比较良心了。同样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至少让理智的人可以少被割点韭菜。

        但这并不能改变游戏的本质,资本不会看到玩家的真情实感和辛苦付出,只会看到真实的流水数据。如果他们觉得一项决策能赚钱,那么就算要往玩家心窝子里捅几刀,他们也是毫不在意的。而策划可能会感到抱歉,但总不至于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吧。

说了一些题外话,但关于区域选择,最后总结如下:

观点一:区域选择是为了比赛的观赏性与消弱运气因素而诞生的机制

观点二:区域选择可能会随着比赛的发展而逐步在游戏中降低开启该机制的段位门槛。

观点三:区域选择的诞生可能也与第五没进亚运会有关。

观点四:区域选择对游戏有没有后续影响,要看最后职业队伍能否在研究中找到每一张图的最优解。

浅谈区域选择对比赛及排位的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