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续)34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10-29 东京梦华录:京师重九各以粉面蒸糕相遗,上插綵旗,糁饤菓食,加石榴子,栗黄,银杏,莲实,松子之类。 月令广义:燕都九日蒸花糕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 蒸锅铺之联,又有内藏“白糖猪油”“豆沙木犀”“花椒油盐”数种,是为“荤花糕”;先时,乃又有囗肉馅者,日「馅糕」,惟三十年前已无售者。 岁时杂记:二社重阳尚食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栗,或加肉;土人争食,云味殊甘。 蒸糕之上,有不加菓料,而以面条盘作圆寿字,或为鹤鹿同春之吉祥语者,亦曰花糕,惟内部亦有枣栗之属,特其外表不同耳。 岁时纪要:九日民间糕上置小鹿数枚,号为食鹿高;其意则以“鹿”借“禄”之音,祝其“食禄高”也。后此作寿字及鹤鹿者,殆为“食鹿糕“之附会欤? 下等家户,其人口众多者,皆仿蒸糕自制之,惟菓料不全,较之蒸锅舗者,似稍逊耳。 吕公记:九日大明时,以片糕搭小儿之顶,更祝曰“愿儿百事皆高“!此俗北平无之,未知所纪者,为何地之俗也。 诗话:刘梦得作九日诗,以五经无糕字,辄不为赋;宋子京诗:飙馆经霜拂曙袍,糗餐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提糕字,空负诗中一世豪。语谐字妙,耐人寻味,词虽未工,而读之解颐,故录于此。 有清时代,都人士于重阳节,兴味极浓,尤以满旗世豪为最甚。北平名联,如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及西北城外各地,簪缨囗囗,盛极一时;然其消遣,亦不过饮酒登山而已。 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捣盒,出郭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盛也。又统一志:民间菊酒花禚,祭先祖登高之会。 鼎革以后,北平人于重阳举行登高者,仍不乏人,惟登高之地点,及其兴会,则与往昔大相径庭矣。 今人于九月九日,皆往故宫博物院之景山,或北海公园之白塔,联袂伛偻,拾级而登,男男女女,接踵摩肩;自朝至夕,络绎如蚁。然此等游人,率皆逐艳之徒,绝鲜吟诗之士,而浪漫之花,于万目集聚之间,故作娇羞之态,大有腾步凌霄,羽化登仙之慨。呜呼!美景佳节,俱为若辈抹煞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