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吹响吧!上低音号~誓言的终章~》— 然后,下一首曲子即将奏响!

2020-02-27 09:32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作为2019年我个人最期待的续作动画电影,本作上线B站的刹那我就点开来看了。而作为系列粉丝的我,只能说这部剧场版带给我的感触非常的多,完全没有辜负我个人的期待。

但是话说回来,撇开粉丝滤镜的话,本作的可看价值是不高的;也就是说,不像前一部剧场版《利兹与青鸟》那样可以单独拎出来观赏,本作是一个更纯粹的粉丝向作品,剧情上来说也应该是第二季与未来的第三季之间的过渡。

我的这篇专栏,会从叙事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这部电影对于路人观众来说不友好,以及为什么我们老粉丝能够接受这些问题。除外,我也会略微的提到本作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希望大家会喜欢这篇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一下up主哦!


篇幅所限所造成的碎片化叙事


之所以会说本作非常粉丝向,是因为本作的很多内容,是需要观众对于系列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体会得到的。更甚者,本作本身的叙事,也非常的割裂且碎片化;情节与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有些时间跨度更是剧烈,这些都对不熟悉这个系列的观众显得特别不友好。

不仅是叙事碎片化,即便是重要的事件,本作在处理上也显得略微唐突与草率。尤其是当我们把它们拿去和TV版的内容作对比的话,就会觉得这些事件在没有多少先前铺垫的情况下,就被角色的几句嘴炮给解决了,显得有点过于顺利了。

当然啦,考量到电影只能够用TV动画大约5集的篇幅,去讲述一个时间跨度比肩第一季的长度的故事,加上作为新篇章的电影还引入了大量的新角色,要求它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确实有点过于苛刻了。只是对于一个新观众来说,这样的叙事无疑是劝退的。


系列观众之所以满意的理由


看了前面的一大段,或许有人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这些老粉丝不会感受到这些问题?又或者说:为什么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呢?

第一个理由是代入感的差距。

虽然电影的情节碎片化,但是如果我们单看一个片段的话,无论是背景美术的高度还原、动作演出与声优配音的真实感、甚至是音效上的细致程度,都把当下场景的可信度拔到极致;尤其是这样偏写实的故事,我们观众会更轻易的相信眼前发生的事物是真实发生过的,代入感会非常的强烈。

在此之上,作为熟知系列剧情的我们,这样高度的代入感会让我们感觉仿佛是在阅读黄前的日记一般,里面透过只言片语记录下那些我们熟识的朋友在我们离开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面对了什么困难,最后到底是怎么解决的等等等。因为是日记,所以跳跃一点、简略一点,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也因为是“好友”的日记,无论多么小的细节,我们都会被感染,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泪流不止。

是的,我们虽然是跳脱于故事之外的观众,但是因为这个系列的美好,让我们早在电影之前就已经完全的陷入故事之中:故事里的角色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第二季的完结,我们就犹如当时高三毕业的学姐们一样,暂时离开了大家;而这次的电影,我们就像是时隔半年回来探望大家的老朋友,电影的剧情就是作为主角的黄前所告诉我们的点点滴滴。

这就是我所谓的代入感的差距。

没有前面的铺垫与沉浸,没有对于角色们的熟识与了解,那么就不可能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这部电影,对待这部电影的心情就会截然不同,所感受到的体验自然也大相径庭了。

除此之外,作品整体情绪流拿捏得很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前面我们也反复提过,作品情节本身是不连贯的,那么整个剧情的推动真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虽然局部情节的跳跃性非常明显,但是作品整体情绪的流动却是非常清晰流畅的,甚至我们都可以用情绪来划分作品的起承转合了。

宏观来看的话,作品的情绪大体可以分为:“期待”、“烦躁与解决”、“展示”、与“再期待”。“期待”指的是对新学年与新生的期待,“烦躁与解决”指的是与新生磨合的时期所产生的浮躁感,“展示”指的是磨合结束之后到比赛末尾的情感聚焦,“再期待”指的是比赛结束之后继续展望未来的积极心态。当然我这里的用词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作品透过大范围的情绪划分,让观众一直维持在它的情绪流之中;在每个大阶段之内,即便具体情节跳跃了,角色的心情却是没有改变的,而这样情绪的连接,让故事的推进显得不那么生硬。

而要更具体的感受到这股情绪,对于角色尤其黄前的了解是非常必须的,这就是老粉丝所占据的优势。

当然,因为除了碎片化叙事之外本作几乎没有太严重的缺点,加上作品优秀的情绪流划分,所以如果有一个新观众来告诉我他也能够看得很开心,我也不会觉得意外。但是就作品的目的性而言,这部电影的叙事本来就不是为了新人而服务的,它需要观众对系列足够理解,才能够足够沉浸在其中,才能够更好的捕捉到作品所安排的情绪与细节。

也因为这样,我还是奉劝那些想要观看这部电影的新观众,不如花点时间把系列前面的几个季度给补完吧!


“然后,下一首曲子即将奏响”


说了一大堆关于叙事相关的问题,那么具体来说,本作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感受,我会用TV版每集末尾都会说的那句话来总结:“然后,下一首曲子即将奏响”。

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前两个季度的故事其实已经非常完整了,这次的故事显然就是新篇章的开启。也是因为这样,我才会形容本作像是一本日记,更多的只是记录一些后日谈的感觉。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这本日记的时候,它不仅仅是零星的日常点滴,它的其中又蕴含着某股情绪与反思,让我们观众感受到内心的某些东西被打响了,有什么东西正准备接着发生了。

为了理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一下TV版两个季度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而这点其实我之前也有写过一篇专栏去具体说明过:

前两季的核心重点,在于描绘黄前从旁观到参与的这个过程。

来到了电影的故事,已经变得参与其中的黄前,再次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参与?

会开始有这样的疑问,有非常复杂的契机;例如因为升上2年级指导新生,所以会在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诸多的不如意;又像是父亲与丽奈开始询问起她有没有考虑一点未来该做些什么的事情;又好比如学妹奏所质问的,那么努力到最后能够得到些什么?

是啊,参与了,下一步要怎样?甚至,这一步的结果又会如何?一切都没有定数,一切都是未知,那到底还为什么要参与啊?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即便我在前一个专栏提到了“会参与”的契机,但是直面这个根本的问题的时候,说实话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很好的答案的。但是就在这时,黄前给出了一个回答,一个我认为很帅气的答案:“管他的呢!”

不管未来会怎样,不管现在所努力的事物的结果如何,管他的呢!我们就尽全力参与、拼尽一切去向目标前进,不就好了吗?

“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肯定能有收获,绝对不是徒劳的。”

是这样没错啊,毕竟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未来也好,结果也罢,那不是离自己更遥远吗?现在行动了,无论结果是好是坏,人生的下一步也会接踵而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过的自己,必定得到了一些珍贵且无法取代的事物,不是吗?

“然后,下一首曲子即将奏响!”

不管未来怎样,珍惜当下,为了目标努力,让自己尽力参与;当下一首曲子来临之时,我们早已做好准备,跟着旋律,随之起舞,我想这样就好了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粉丝向的动画电影,毕竟对于路人观众而言,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角色与细节,代入感不会那么的高,观影的乐趣会大幅度锐减。但是作为一个系列粉丝,我敢向所有喜欢这个系列的观众说,这是一部你绝对不能错过的电影,它所带来的感动绝对是你不能想象的!如果你还没看,那么请不要迟疑,找个时间把它给补了吧!


简单评分:8.9/10


ps:虽然分析了本作的主题,但是实际上本作的功能性更多的还是在于第二季到第三季之间的过渡,所以我觉得更大的看点与内核还是要等第三季的到来才比较好分析。

ps2:虽然我相信绝大多数要看本作的观众都已经看了《利兹与青鸟》,但是还是相对那些没这么做的观众推荐先把《利兹与青鸟》补了。毕竟本作的时间跨度很大,把《利兹与青鸟》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涵盖其中,且有着不少串联与彩蛋;如果没看过的话或许会错失些许乐趣。这里也顺势推广一下我写的专栏: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这篇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和三连来支持我!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都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吹响吧!上低音号~誓言的终章~》— 然后,下一首曲子即将奏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