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学习心得

2023-06-13 09:10 作者:MrRain98  | 我要投稿

道德经讲解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章的翻译。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万物都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本章表达的思想与前几章保持一致。在第二十二章当中,老子写道,“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在本章当中,老子继续强调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以总结来说,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反而不能去强求,而是应该顺应着道,自然而然就能够达成目的。至于其背后的原因,在二十二章当中,老子已经充分的讲明了,“曲则全,枉则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章的最后也总结道,“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万事万物都是从道当中生出来的。那么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违背大道所做的事情,就像是肿瘤一样。那么在从道所生出的万事万物眼中,我们的行为自然就是令人憎恶的,于是就像我们体内免疫系统想要消除病害一样,阻止我们的违背大道的行为。在这样被处处针对的情况下,我们自然难以达成自己原本的目的。因此得道的人才不去刻意的彰显自己,宣扬自己,而是如老子在第七章当中所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苏辙对于本章是这样的总结的:“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见自是、自矜自伐者,亦若是矣。譬如饮食,适饱则已,有余则病。譬如四体,适完则已,有赘则累。” 他说,人没有不能站立行走的,但是站还没站稳就要抬起脚后跟,走路还没走好就要迈大步前进,都会使人丧失他们本来的站或走的稳定状态。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过分看重自我的人都跟这差不多。比如说饮食,吃饱就可以了,吃多了就会生病;比如我们的身体,完好就可以了,多了个赘瘤就会影响人的正常行动。


最后,我们复习一下整个《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学习心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