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私立学校是教育天堂?恐怕想多了│《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对于真正的教育理想,百分百以人为本的教育,无目的论下的教育,学会关心的教育,私有化是一个可行性出路吗?
大家好,我是娇娥。今天来借助《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的观点,谈谈教育理想和教育私有化的关系问题。

曾经我也认为私有化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康庄大道。前卫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校本课程,多么自由的学风啊!直到进入私立学校做老师,现实打破了幻想,我才黯然神伤。

Ps. 本文没有任何攻击倾向,不针对任何一所具体的学校,仅讨论观点,请放心食用♥
言归正传,声明立场:私有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出路。
我将列举四点原因,其中,前三点结合《学会关心》中的内容。关于这本书的详细导读,可以参见娇娥以前发过的推文和视频 →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详细导读
01 经济因素
第一条反对原因出自经济上的考虑,学校私有化将会加剧社会上已经存在的贫富不均和经济不平等。
教育私有论者常说,私立学校可以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各种需要和兴趣,然而他们却对高昂的学费熟视无睹。
我们不能容忍,他们抛开信息不对称和实力不对等而大谈选择权平等。

这就好比我和马云都有选车的权利,他可以选择任何一辆超跑,而我只能在蓝黄绿橙的共享单车里做抉择,那还是因为我兜兜里有几个币,如果一分钱都没有呢?我的选择权又在哪里?
大量的学校转向私有化,会让经过几代人努力才让所有家庭都有机会享受的教育,重新变回少数富裕家庭才能享有的特权。
02 私有化对竞争的强调
第二条反对原因指向私有化对竞争的强调。私立学校受市场影响大,这就导致它的稳定性,甚至连续性无法保证。
在这里,我狭隘地用稳定性来指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理念,用连续性来指代私立学校的经营情况。
受制于市场影响,有些私立学校不得不转变理念,对有商业价值的办学方式趋之若鹜,这显然背离了真正的教育理想的初衷。更严重的是,私立学校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遭遇滑铁卢,用一个露骨点的词来说:学校倒闭。

学校一旦关闭,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们何去何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又何以维持?诺丁斯教育哲学很强调连续性,这本书甚至用了一整章来论述教育的连续性,而学校关闭又视教育连续性为何物呢?
03 宗教因素
书中第三条反驳观点来自于宗教视角。这个观点今天不做讨论,主要是我本人没有接触过宗教学校,可能在中国比较少吧。
简单复述一下书中的观点,那些建立在宗教信仰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私立学校,并不总是支持民主社会的共同福祉。
关于这一点,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理解和补充,我也很想参考大家的观点,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知。
04 教育质量
最后一条是我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指向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的研究生老师说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曾经参观了很多私立幼儿园,园领导自信满满地介绍“我们这个园要打造成植物园” “打造成动物园” “打造成音乐园” “打造成色彩园”……可他们偏偏忘了,他们在做的是【 幼 儿 园 】。
部分私立学校常常宣称自己的校本课程有多么丰富,甚至为了体现校本原则,而舍弃教育部统一的教材。别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绝不是几个同年级教师,聚在一起拍脑袋的过程。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调研,对地方文化的整合,对特色资源的利用,这背后是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付出。为了别出心裁,为了打造特色,在螺丝眼儿里做道汤,这不是教育理想该有的样子。
以上就是娇娥对私有化是否是教育理想可行出路的一些讨论。这类问题的受众面是比较小的,但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如果你想让更多人看到本文,欢迎点赞、收藏加转发,更重要的是,关注娇娥姐姐,点亮你心中的教育理想。
对应的视频内容也已经发布在B站了哦,欢迎观看,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