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讲 肺之脾胃虚论-升阳益胃汤
原文
脾胃之虚,急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沥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黄芪二两、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已上各一两,防风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白芍药、羌活、独活已上各五钱,橘皮连瓤四钱,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泽泻不淋勿用,柴胡、白术以上各三钱,黄连三钱。
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
右㕮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水三盏,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少去获苓、泽泻。
白话
脾胃虚弱,表现为疲乏懒动,四肢无力。时令正当秋季气候干燥,但长夏湿热之气还未完全减退,病人仍有身体沉重,关节疼痛,口中无味,不思饮食,或饮食宿积不能消化,口苦舌干,大便不正常,小便次数频繁,这是脾胃虚弱湿热未清而滞留的表现。脾胃虚弱,母病及子,不能顾护肺气,时当秋令,肺气当旺不旺而受邪,肺病则见病人怕冷战栗,表情痛苦忧郁、憔悴、面色不好等症,这是表虚,阳气郁而不舒的缘故。应用升脾阳益胃气法,取方名为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该方有补中升阳之功效,用黄芪、人参、炙甘草补益肺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清阳以燥湿,用白术、茯苓、半夏、橘皮益胃化湿,使湿去而阳气升发;黄连有辛开苦降之功能,以清热燥湿祛长夏保留湿热之邪;泽泻引导湿热从小便而解;芍药苦酸和营收敛,敛肺气并能制约柴胡、防风、羌活、独活的辛燥作用。
为什么在秋季肺气当旺之时,反用人参、白术、芍药等药物以补肺气呢?因为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津液气血以补肺所以肺气当旺而不旺的时候补益肺气,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药物切碎后,每次三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两枚去核,水一盏,同煎至二盏,去渣,温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在小便以后病情加重的,就不适合用淡渗利尿的药物,当减少获苓、泽泻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