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七十九)深圳放阵年度意外 多哈比赛新老齐鸣

2022-05-30 22:52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各位五月第二更到了,虽然晚了一点,但是作者按时完成了。

2006亚运会还没开打,国乒就给大家整了一个大新闻。

虽然国乒在亚运会经常搞大新闻,但是在比赛前就整活也着实让大家有点意外。

这个大新闻就是王励勤和张怡宁无缘多哈亚运会。


国乒的一哥一姐无缘卫冕

这一下子举国哗然,要知道在釜山亚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上,国乒那简直是步步惊心,雅典好赖结果还算可以,但是釜山都可以说是溃败了,过分年轻化的战略在中国乒乓球上下基本已经失去了市场,而王皓在雅典决赛悲剧般的表现也让大家一直认为在关键场合当打之年的中生代是要比小年轻靠谱的。

尽管在10月末就传出了不少内部消息,说张怡宁和王励勤有可能无缘多哈亚运会,但是国乒上下信誓旦旦的辟谣还是让大家觉得国乒诸帅不至于拿自己的职业前景和政治前途开玩笑,毕竟亚运会是个神奇的战场,国乒在这上面翻得车实在是太多了,放着2005世乒赛两位单打冠军和两位世界第一不用,那不叫信心充沛,那叫自我膨胀。

然而11月10日公布的亚运阵容名单还是让整个世界乒坛感到震惊。

王励勤和张怡宁这两位当打之年的2005世乒赛单打冠军最终无缘多哈亚运名单。

这个决定成为了《乒乓世界》和新浪体育一致认为的2006乒乓球年度意外,甚至超过了科威特公开赛姜华珺一串三,韩国女队无缘世乒赛女团四强。

不过这个决定是否合理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说。

如果从2006多哈亚运会的角度而言,这个决定确实很离谱,很自大。

但是从2008北京奥运会的角度而言,这个决定确实有道理,有根据。

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首先明白北京周期国乒的战略任务是啥?

可能很多人就说你这不废话吗,肯定是为了奥运会啊!

不错,确实是为了奥运会,但是也可以说只为了奥运会。

换言之,国乒北京周期的所有比赛、所有尝试和所有布置只为了一个目标:

包揽北京奥运会的所有金牌。

而对于国乒来说,2008的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哥一姐的王励勤是必须参加的,他们是国乒夺冠的保障,在确定这两位参加的前提之下,保证这两位以一个尽可能健康的情况参加北京奥运会就是国乒最重要的任务。

而2006年两位的身体状态都一般化,而这两位也都有亚运会单打和团体冠军,所以国乒觉得他们两位没必要参加。

而对于国乒而言,他们认为雅典奥运会的很多问题其实在釜山亚运会就体现出来了,这样一来与其上王励勤和张怡宁保底,还不如拿多哈亚运会当测试赛,所有问题能提前引爆就引爆,总比到了北京再出事儿没有应对方案强吧!

事实证明,国乒教练组的预测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在北京确实险些出现了极端情况,虽然最后没发生,但是最后证明国乒的担心也是确实有效的。

不过在当时,大多数人还是对国乒的阵容表示难以理解,男乒阵容还好,女乒那边大家一水的怀疑陈晴到底是个什么背景,能蹭一张多哈机票。


在多哈的陈晴

不过陈晴前往多哈倒不是完全打酱油,毕竟上次亚运会国乒被朝鲜的直拍正反反长搞得有点害怕,这次带上陈晴去,做一个保险。

总而言之,国乒选择一哥一姐不前往多哈确实有一定为北京奥运会准备的可能在内的因素,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前瞻性和合理性。

当然,国乒在名单公布前过于否认消息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家的反弹,11月7日还在辟谣,11月9日就自己打脸,尤其是施之皓甚至一度表示这是谣言要起诉,消息公布之后就装聋,也着实让大家感到无语。

对比刘国梁表示我不知道最后名单,等公布的回答,我表示俩人最后地位天差地别真不是没有理由的。

书归正传,11月28日国乒赶往多哈。

结果到了多哈就出现了尴尬,虽然王励勤和张怡宁不参加亚运会是在亚奥理事会规定的时间报上去的,但是人家也真没想到国乒能放着王励勤和张怡宁这两位流量最多和实力最强的不用,结果就是多哈乒乓球项目的宣传册上还明晃晃的印着王励勤和张怡宁两位一哥一姐,外国记者来采访国乒的时候也问张怡宁和王励勤两个人干嘛去了?

好在基本上这么问的都是一些不太懂球的,国乒也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备战过程中。

这次亚运会的赛程安排很神奇,从开幕式之前就打团体,所以国乒众将自然无缘开幕式,不过就算能去,国乒众将想想釜山,大家还是先比赛吧。

团体小组赛没啥大意外,也出不了啥意外,男队是炸鱼,女队是点菜,小组赛六盘十八场打下来,国乒的局分是54:3……

唯一值得提一提的就是朝鲜男队和新加坡男队的2小时鏖战,这场比赛也刷新了亚运会乒乓球比赛记录。

所以不是作者不想写,而是小组赛真没得写,不少人连维基百科都没有,我写个锤子。

四分之一决赛各路教练汇集抽签,由于这次在卡塔尔办,抽签过程中,为了不碰上国乒,拜啥的都有,上帝、真主和佛祖都被拜了一圈,不过我看了看团体赛这个抽签别的不好说,起码在抽签前拜神仙真没啥用。

男队那边东道主卡塔尔不幸抽中了国乒男队,女队那边信基督的香港虽然抽到了新加坡,但是也是四分之一决赛就宣告出局。


团体赛发挥相当一般的帖雅娜

赛后,香港女队的主教练李惠芬表示:没办法,香港太民主了,国内是封闭性训练,自己是开放性训练,国乒一周练六天,经常性一天三练,港乒撑死练五天半,一天两练最多。有队员问能不能不练,李惠芬表示那就交500块钱。那队员问500块太多,俩人500行不?李惠芬也气笑了,说你俩都250。

在多哈的李惠芬

我只能说虽然东亚文化圈(中朝韩日)三从一大的训练法虽然确实不太人性化,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很顶用。

书归正传,女团团体赛这边基本上就是新加坡一路闯关和中国队一路点菜。

当然,说一路点菜可能有点夸张,郭跃和福原爱一度打到22:20,朴美英也和郭跃打到了决胜局,不过总体而言,对于国乒女队最大的敌人还是吃以及住上面的不习惯。


虽然多哈亚运会确实为东亚选手考虑了,但是味道确实不咋正宗

吃就不说啥了,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这次住也不消停,国乒和国羽这次挤房间,也是为难各位世界冠军了。

而新加坡那边在拿下了中国香港之后,她们和朝鲜队狭路相逢。

对于这场比赛,我的评价是差一点点就和不久之前的尤伯杯决赛一样了。

本来3:0拿下的局,结果谁都没想到张雪玲和李佳薇两个人全都翻车在了朝鲜选手身上,重演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悲剧。

张雪玲打不过朝鲜选手这件事儿刘国栋其实有心理预期,要不然也不会把奥运会的女单八强往三单排,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在四分之一决赛第一功臣李佳薇竟然在左撇子金美英身上翻了车,还输了一个0:3。

根据本人不完全统计,这绝对是李佳薇在洲际大赛赛场上输左手输的最惨的一次。

这里插句题外话,奥运赛场上朝鲜运动员绝对克新加坡选手,我也不知道为啥新加坡打双反还有的打打,打颗粒经常被冷门。

这两个现象从新加坡黄金时代的开创者井浚泓到海外兵团巨星时代的遗留者于梦雨,都是如此。

我只能说很神奇。

李佳薇这么一输,压力顿时来到了孙蓓蓓的肩膀之上。


将新加坡送进决赛的孙蓓蓓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不看好新加坡女队,看着转播的刘国梁从训练馆里出来,直言新加坡兵败如山倒,被人大翻盘,而比赛馆里,一家知名卫视的记者正拿着摄像机离开,这位似乎久经战阵的老哥直言,“新加坡2比3的球。”

第五局比分来到9:9,这时候在场的华人们也不管什么国籍了,纷纷出声为新加坡加油,场边的“加油”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盖过了刚刚结束的中韩之战,不少阿拉伯和欧洲的工作人员也被感染了,学着用中文“加油!加油!”

有工作人员还问还问“What’s 加油 meaning?”旁边人的回答也很简单,“加油 is COME ON!”

最终孙蓓蓓3比2逆转对手金仲,新加坡队3比2胜朝鲜,踩着悬崖边进入决赛。

和对方握完手,孙蓓蓓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孙蓓蓓曾在山东鲁能打球,两年前去了新加坡的,2006年的发挥一直比较一般。

赛后接受采访时,孙蓓蓓表示,“这次比赛前我一直在输球。输完就哭,哭完也不吃饭,我记得教练跟我讲,‘你给我记住,你现在正处在低潮的时候,以后反弹肯定会挺高的。’他觉得我在亚运会能打好,有时我觉得他对我越有信心,我压力越大,所以那段时间也总是哭。这次能赢,可能是人到了极限的一种爆发吧。

这位教练就是刘国栋。

这场比赛也宣告着新加坡正式代替中国香港和韩国成为中国女乒的第一对手,整整延续十年之久。

女团决赛就没啥好说的了,虽然刘国栋的水平绝对比施之皓牛13,虽然李佳薇的竹马张怡宁也没来,不过两队之间此时实力差距依然太大,虽然决赛新加坡女乒超常发挥,李佳薇和孙蓓蓓都已经尽力而为,不过还是打不过王楠和二郭,中国女乒3:0战胜新加坡,夺回了亚运会的女团冠军。


2006亚运会女团冠军——中国女乒

而在另外一边,新加坡上下也是欣喜异常,要知道对于新加坡而言,拿一块亚运会的银牌难于登天,奥运会的就更不敢想了,如今在北京奥运周期的亚运会上拿到了银牌,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北京奥运会上,新加坡可以拿到一块奥运会的银牌呢?

于是新加坡乒总向刘国栋提出了这个问题。

而刘国栋的回答也很简单,他表示,新加坡目前确实有这个实力,但是以目前的人手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归化别的选手。

他提出了两个名字,第一位是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的王越古,这位将在莫斯科为新加坡拿到最关键的一分;第二位此时还名不见经传,但是她将成为伦敦和里约两个周期女乒的头号强敌,并将让刘诗雯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男团赛场上半区国乒和省队都是3:0砍瓜切菜进入男团半决赛,而下半区打得火光四溅,港队对阵日本韩阳差一点就双杀李静高礼泽把日本男乒时隔八年重新送回亚运会男团四强的舞台,奈何曾经直横双修的李静实在是太了解直拍该怎么对付,最终在开局不利,还一度被对手碾压的情况下拿下了韩阳,而宋海伟这场则是妥妥猪队友,两个0:3,日本男乒止步八强。

而新加坡和韩国那边,新加坡是越打越泄气,第一局高宁怎么说还和吴尚垠打满了五局,后面两场一场输得比一场快,韩国队虽然费了点功夫,但还是3:0战胜新加坡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国乒依然砍瓜切菜,除了马琳碰上庄智渊有点0:11的不好回忆输了一局以外,王皓和陈玘分别3:0横扫对手,国乒男队进军决赛。

赛后国乒男队也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奖励——方便面。

我只能说出门在外方便面和老干妈是你永远的朋友。

另外一边,韩国打香港比分虽然是3:0但是打得相当惊险,中国香港这边果断变阵,排出了张钰、李静和梁柱恩的阵容,目的就是尽可能使得直拍避开吴尚垠。

从比赛走向来看,香港队的计划至少可以打70分,因为确实完成了目的以及和韩国队打得确实有来有回。

比赛第一场两边就打得有来有回,韩国队这边明显有些估计不足,吴尚垠打得也是比较艰难,而在关键时刻,刘南奎甚至急到叫了暂停给昊尚垠比划着正手拉球的动作,这一下子看的国乒上下也是十分意外,马琳就直接问:“觉着老刘教得应该比老金强啊,怎么还改动作?”同为教练的刘国梁自然理解,不过也不好说得太透,接道,“可能让他注意正手连续。”

不过看起来刘南奎的指导相当不错,随后两个关键球的对拉,张钰都被吴尚垠胜出,刘国梁也笑言,“看来改动作还改对了。

决胜局9:7时,张钰杀丢了一个大高球,痛失好局,这时候中国队也在休息室吃完了方便面和完肯德基,中国队又赶回现场看球,正巧碰上开场不久被罚出场外的金择洙。

老金也是一脸冤枉,表示我只是鼓掌叫加油,喊COME ON!而已。

考虑到韩国人在竞技体育上的鸡血程度,我相信老金的道德水平,但是我真不相信老金仅仅鼓掌加油。

中国香港第二个上场的李静则是演绎了一位三十岁男人面对劲敌的激情,第一局拼到了10平,第二局11:13告负后猛地将球击出,被判黄牌。第三局中局拉丢一球时更是直接顺势跪地,9:10时候的最后一球,李静对拉到拍沿上,随后直接叉开四肢仰倒在地,盯着球直飞向天花板。

 

很多时候,我们冥冥中所能预感到的,就是我们不愿接受的未来和不想错过的过去。

 

第三场梁柱恩1比2落后时,眼见中国香港大势已去,刘国梁也不浪费时间,直接招呼大家撤,中国队启程返回运动员村,准备决赛。

男团决赛,二刘斗智再次上演。

两边基本都是明牌,国乒这边郝帅团体赛就是个啦啦队,马龙也就四分之一决赛虐了个菜见了见世面,能上场的就是马琳、王皓和陈玘;而韩乒那边则是吴尚垠、柳承敏和朱世赫。

国乒这边排兵布阵是王皓、马琳和陈玘,刘国梁认为吴尚垠擅打直拍,而柳承敏不太擅长对付反手流,所以韩乒肯定认为国乒会把马琳挪到三单,所以在三单位上韩乒派上朱世赫,柳承敏去对付接近直拍的陈玘,让吴尚垠PK王皓。

于是刘国梁以不变应万变,王皓一单,马琳二单,陈玘三单。

果不其然,韩乒的变化完全被刘国梁猜到,王皓面对柳承敏,除了第一局打得十分胶着之外,后面两局秋风扫落叶,两个11:4轻松拿下第一场。

其实柳承敏第一局有机会拿下,结果用力过猛,暴推下网,后面柳承敏越打越着急,两个4:11拱手将胜利交出。

柳承敏一输,吴尚垠瞬间没了死磕到底的心思,不过即便如此,马琳打得也是十分艰难,吴尚垠那么个大高个站在近台马琳也不好调,而对拉吧,吴尚垠力量再小,那也是横拍,也就是马琳节奏把控远胜于吴尚垠,这才3:2艰难拿下。

第三局就没啥悬念了,陈玘咋说也是北京周期四大正手,打个削球还是没啥问题的,虽然因为场边记者提前跑去占位,送了一局,但是总体还是没啥风险,3:1拿下朱世赫,为中国男乒拿到了亚运会的男团四连冠。


2006多哈亚运会男团冠军——中国男乒

刘国梁也是轻松一些,毕竟上届亚运会女乒输的太吓人,再来个开门黑,没人能承受。

带着团体胜利的轻松与经验,国乒众将开始征战单项赛。

各个单项八强之前都没啥大事儿,各路名将纷纷开启虐菜模式,报道上还写郭跃李晓霞一番苦战拿下对手,我一查比赛时间才40分钟……

只能说学霸和学渣标准确实不一样。

在经历了风平浪静的12月4日之后,12月5日,各方大神纷纷开始翻车。

最先开翻的就是混双赛场,不过大家也不咋意外,自打1994年亚运会蒋澎龙连着四个神奇的擦边开始,国乒在混双赛场上就一直不太顺利,这次国乒依旧翻车,马龙郭焱在四分之一决赛2:3不敌李廷佑李恩姬。

不过个人觉得输球更多的是组合问题,这场球马龙郭焱除了第一局,每局都拼到最后两分决胜,奈何马龙和郭焱的打法本来就不太搭,郭焱偏站桩输出,马龙又是个正手机动,再加上两个人都是右手,很容易出现跑位问题。

同样翻车的还有港队的李静和帖雅娜,这一对国乒重点盯防的组合竟然输给了此前在混双赛场上没啥表现的李佳薇杨子,还是被人家让二追三拿下的,本来团体发挥就发挥不佳的帖雅娜在输球和胃疼的影响下几乎崩溃,表示不想打球了,太痛苦了。

半决赛,国乒的老狐狸拿下了韩国朱世赫和金璟娥的双削,而新加坡不擅长打颗粒是真的没救,李廷佑和李恩姬顺利打进决赛。

这里插句题外话,海夫当年做过一期乒坛十大美女的视频,李恩姬名列第十,但是找的片段是真不漂亮,我还以为是不同年代审美的问题,看了2006混双才发现,人家妹子颜值还挺不错的。

这妹子不扎辫子的时候还挺好看的

选材不当害死人啊!

混双决赛,可能是第一次碰上打中直正胶的韩国选手,王楠和马琳有点不太习惯,韩国这对组合除了接发球又不太吃转,再加上这场比赛楠姐的失误有点多,两边打的是火花四溅,第四局甚至打到了19:17才拿下。

不过毕竟硬实力过关,马琳王楠还是控制住了场上节奏,最后一球,王楠发球,李恩姬搓球过高,马琳一个侧身强拉加滑步直接来到裁判身前,随后起身握手。

混双最后一球

实话实说,很帅。

本来赛后国乒和乒乓世界的记者还是找找韩乒的老熟人,没想到打完混双韩国队就撤了,搞得大伙以为他们是赶飞机,后来才知道,人家跑去机场免税店提前购物去了。

这场球也让王楠超越邓亚萍成为国乒获得亚运会冠军最多的人。

混双12月5日开始翻车,12月6日国乒面对香港连输四场。

首先失手的是王楠陈晴,在女双半决赛中2:4不敌二号种子帖雅娜张瑞。

这对组合输球其实并不太让大家意外,毕竟国乒公开赛打帖雅娜张瑞胜率也就是个一般化,而王楠陈晴这对组合组合时间也不长,所以输球其实在国乒预料之中。不过施之皓的表现很没品,赛后李惠芬见到施之皓,还想上去打个招呼,结果施之皓掏出手机扭头就走。

实话实说,香港女队赢球确实有不少运气球,但是你这么视而不见,显得国乒很没气量。

好在日后的天下第一双郭跃李晓霞给力,虽然李晓霞一度压力大到走路不看路进男厕所,郭跃迷信上头死活不分话梅(韩阳训练完来国乒串门,看上郭跃的话梅了,郭跃表示就剩这两颗了,女团比赛前她预感能夺冠,吃了一颗,这两颗就是为了女双和女单准备的)但是一路拿下李佳薇孙蓓蓓、陆云凤黄怡桦以及国乒北京周期女双最强大的对手帖雅娜张瑞,拿下了她们的第一个洲际大赛女双冠军。

日后闻名天下的天下第一双的第一个大赛女双冠军

这也是日后天下第一双腾飞的开始,只可惜两位和奥运会的女双冠军算是彻底无缘了。

而在男双赛场上,李静高礼泽连克王皓马龙和陈玘马琳,即2005亚锦赛之后再度拿下国乒,加冕亚运会男双冠军。

虽然对于这场球的胜利香港方面并不高调,香港队男乒的主教练陈江华就表示这次能够再次战胜国乒,一来确实运气比较好,李静几次猜球都猜中了;二来香港男乒运气比较好,擦网有点多;三来香港队接触比赛更多,李静和高礼泽在竞技实力和比赛心理方面都有了综合性的进步。

当然,场面话听听就好,刘国梁明确表示国乒确实准备不如李静高礼泽充分,陈玘也将目标转向了单打竞争,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2008北京奥运会没有双打,只有团体,双打实力融入团体之中我们依然有优势。

不得不说,刘国梁这个嘴皮子确实厉害,即避免了难说的客观原因(连着输了两次大赛了,奥运和公开赛打得也挺艰难,确实五五开),也说明了好说的主观原因(准备不充分以及大家都想竞争家门口的男单),更表明了未来方向(奥运会就团体一分,输了也无伤大雅)。

会说话真的很重要。

当然男双翻车大家可以摸摸鱼,但是单打没人敢摸鱼,虽说今时今日海外兵团的战斗力远不如上个世纪,但是这次奥运会可是在北京,万一再来个“乔红未曾红,亚萍何足平”的场景,这体育问题又变成政治问题,到时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单打果然出了意外。

女单半决赛,王楠3:4不敌帖雅娜。

这场球可以说让所有人感到惊讶,毕竟王楠此前从来都没有输过帖雅娜,而且多哈王楠的表现也一直不错,之前打了九场单打(团体加单打,其实打了不止九场,不过有资料可考的就九场),胜负比为30:4,谁也没想到王楠这一场就把胜率拉低到了33:8。

这场球虽然很暴冷,但是没啥很好讲的,因为王楠职业生涯就输了帖雅娜这么一次,帖雅娜哀兵出战,打得比平常还有耐心,而王楠则是有点对不上点,尤其是最后一局,王楠打得相当不耐心,5:3之后被帖雅娜打了一个1:8的小高潮,施之皓叫了暂停都拦不住胡打,自己的失误率高得吓人,最后一局自己搞丢了9分,打得虽然大开大合,但是一点精细都没有,活生生给对手送赢了。

王楠打丢的关键球

不过这也是王楠职业生涯最后一次输给帖雅娜,后面一年八个月的时间里,王楠再也没输过帖雅娜。

王楠半决赛输球并不是女单第一个冷门,早在王楠出局之前,六号种子林菱和八号种子满丽先后出局,不过大家倒都不意外,前者2005亚锦赛后状态一直不好,后者输给朝鲜选手,这个没办法,人来疯谁玩的过。

上半区帖雅娜进入决赛,下半区郭跃也玩了一个大的,胶皮竟然起了泡,好在郭跃和王楠打法不太一样,李佳薇这届亚运会状态也就是个一般化郭跃4:1拿下打进决赛。

郭跃战胜李佳薇

女单决赛,郭跃对阵帖雅娜。

这场球两边都很重视,帖雅娜自然不必多说,毕竟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机会,而郭跃也不敢输,毕竟前段时间被雪藏那么久,这要是再输球,就真有可能被弯道超车了,北京可能就真的说拜拜了。

这次比赛一开始郭跃就发动了及其凶猛的攻势,每球必争,帖雅娜也没想到郭跃打得那么凶猛,第一局明显心理状态准备不足,郭跃秋风扫落叶,11:3拿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帖雅娜明显有了准备,加强了前三板的控制,而郭跃第一局冲得太猛,还没稳下来,让帖雅娜抢先拿到了局点,虽然郭跃连救了三个局点,但是后面太过追求角度,帖雅娜拿下第二局,总比分来到1:1。

不过在经历过第二局之后,郭跃也完成了战术和状态调整,从高歌猛进变成耐心剥层,一点点和帖雅娜磨,而帖雅娜那边也很符合RP守恒定律,上一局运气不错,这一局运气贼差,自己优势对拉都能拉空,郭跃从头领先到位11:4拿下比赛。

第四局郭跃气势没问题,但是犯了老瓦的毛病,机会球打丢之后心态爆炸……而帖雅娜则是抓住机会,一路追到9:10。这时候施之皓赶紧叫了暂停,虽然暂停回来郭跃在反手对拉中出现失误,不过她很快稳定了情绪,再次拿到局点。结果RP守恒定律再度出现,帖雅娜以2个擦边球拿下了第四局。

第五局比赛开始后,双方状态都已经打了出来帖雅娜的表情则十分轻松,郭跃则是不停流汗,她不时地拿毛巾擦擦脸上的汗。不过郭跃前三板优势使得帖雅娜连吃郭发球,很快拉开了比分。然而这个时候,第二局的剧情再度上演,郭跃在领先的情况下,3次浪费了机会球,帖雅娜则是抓住机会一路追到了7平。

好在这一次郭跃没有再犯第四局的错误,在对拉相持中,郭跃占得先机,通过放慢节奏增大线路上的优势有惊无险地拿下了这一局。

第六局,无欲无求的帖雅娜明显比郭跃打得更放松,而郭跃急于求胜导致丢掉了不少分数,使得帖雅娜11:8拿下了第六局。

第七局,郭跃气势全开,帖雅娜给人的感觉就像不想打了一样,交了暂停也不见效果,郭跃一路猛攻,秋风扫落叶,以11:2的悬殊比分战胜了帖雅娜,成为了国乒第七位亚运会女单冠军得主。

获胜后的郭跃十分开心,先跑向了教练施之皓,随后又向观众鞠躬致谢,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她表示自己欠着韩阳一颗话梅,自己一定补上。

赢得比赛的郭跃

至于帖雅娜,虽说女团的表现一般,但是女单女双触底反弹的表现也让港乒上下感到满意,香港女乒的代表也正式完成了从林菱向帖雅娜的过渡。

女乒这边姑娘们打了个火花四溅,男乒那边大叔们打了个地动山摇。

男单四分之一决赛前就没有冷门,前八位种子全数进入四分之一决赛。

四分之一决赛全是4:2,蒋澎龙上来给国乒玩了一个大的,一度2:0领先马琳,多亏小蒋同学常年逛夜店,体力精力不足,马琳连追四局总比分4:2战胜了蒋澎龙。

插句题外话,这次亚运会的男双比赛后庄智渊和蒋澎龙矛盾爆发,两人的男双解体,蒋澎龙和张雁书重新组队,两人经常逛夜店,夜店日直的名号也就逐渐传开了。

李静则是爆了一个小冷门,4:2爆冷淘汰了北京周期韩国表现最好的吴尚垠;柳承敏以点破面干掉了庄智渊;完成升级的王皓4:2击败了张钰。

庄智渊输球之后一气之下将自己的球拍摔倒了球桌上,不过他要是知道六年之后他能进奥运会的男单四强估计就不会激动的摔球拍了。

两场半决赛,打得很玄学。

王皓和柳承敏那场半决赛,要么是王皓单方面虐菜,要么是两人激情对拉到最后一分,只不过这一次柳承敏抢开局的战术未能奏效,王皓无论是前三板还是相持的实力都大幅增加,从两面轻机枪变成了两面重炮,而且反手变直线能力已经形成,柳承敏再也无力重演2004的胜利1:4止步亚运会男单半决赛。

不过赛后无论是刘南奎还是柳承敏对于这一次亚运会的表现都比较满意,柳承敏就直言,如果自己能一直保证这种竞技状态和比赛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中国选手。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一语成谶。

而马琳那边比分虽然是4:1,但是打的是相当纠结,曾经转过横拍的李静太了解马琳的打发了,而马琳的状态也确实不好,吴敬平在后来采访中就表示,如果马琳多哈打不进男单决赛,北京奥运会就换人。

虽说有点夸张,但是从多哈亚运会马琳的男单表现以及吴敬平半决赛连央视解说席都紧张得不敢上而言,这个话绝非空穴来风。

男单决赛,王皓PK马琳。

如果光看以往战绩,那王皓绝对不沾光,不过如果近看当下,马琳在刚刚结束的混双决赛中体力消耗很大,王皓6号打完男双和男单两场半决赛就静候男单决赛了,体力相对而言更加充沛一些。

和2004不一样,这次开局如虎的变成了往好的对手,马琳一上来就先声夺人,6:0大比分领先,然而此时的王皓直拍横打已经练成一路将比分追到了9:9。而马琳此时加强了正手的攻击力,而王皓先是正手抹了一板回球下网,又在自己的反手位出现失误,9:11先丢一局。

尽管第一局王皓并未拿下,但是王皓在实力和技术上的进步大家肉眼可见,第二局王皓在和马琳中远台反手对拉的时候,多次主动变线到马琳正手位。

王皓直接变线马琳正手

这招绝对血克直拍,要知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横拍反手弹直线就是无数直拍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马琳有直拍横打这个技术储备,但是作为正统直拍双反,马琳站位问题是真的无解,王皓10:7先拿到了局点。

后面的剧情和第一局一摸一样,落后方将比分追平,然后正手反手各一个失误,让原先的领先者赢球,只不过角色互换,赢球的变成了王皓。

第三局马琳开局便处于被动局面,王皓一路穷追猛打马琳很快 以4:10落后,虽然局点球马琳全力调动王皓左右来制约他,但是王皓两面重炮加强质量,一点机会也不给,11:4拿下第二局。

第四局马琳调整了战术,尽可能限制线路,力争前三板解决问题,而王皓出手也很坚定,赢球后也开始在场上握拳呐喊。双方都没能率先打开局面,8:8一直战至12:12。

此时王皓13:12率先领先并握有局点,这个时候他立刻叫了暂停。

事实证明,这个暂停,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虽然这个球王皓仅仅发了个球,但是马琳接发球挑了一板王皓反手,可惜下网。

马琳挑球下网

王皓14:12再下一局,获得了3:1的领先优势。

此时马琳以1:3的局比分落后,形势很不利。

尽管在第五局,马琳各种花球齐上一度拿到了9:6的领先优势。但是王皓还是顶住马琳的连续进攻,将比分很快追至9:9。

随后马琳发球抢拉,可惜球下网,王皓拿到了亚运会乒乓球的赛点。

最后一球,王皓接发球挑短至马琳进台正手位,马琳回球质量不高导致王皓一记正手大力扣杀,王皓11:9赢得比赛,加冕亚运会的男单冠军。

多哈亚运会男单最后一球

这场球使得王皓成为国乒第二位亚洲单打大满贯的同时正式宣告着王皓直拍横打神功大成,王皓也正式站稳了国乒超一线主力的地位,而马琳也走出了雅典出局的阴影,国乒男队的北京阵容已经初步形成。

王皓加冕亚运会男单冠军

当然,对于国乒教练组而言,虽然多哈亚运会并没有包揽冠军,但是国乒顺利完成了新人的锻炼,初步确定了北京奥运会的阵容,下一步就是带着这套阵容在萨格勒布和广州做最后的演习了。

2007,萨格勒布,国乒来了。

各位,多哈亚运会完成了,写的时候觉得不多,写着写着写了一万字,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我大学倒数第二篇那年乒乓那些事儿了,明天去吃海底捞。在这里求一个三联,我尽可能在考研冲刺之前完成这个系列,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七十九)深圳放阵年度意外 多哈比赛新老齐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