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医生为您科普视功能
在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时常能听到家长拿着检查单询问医生:“为什么要做双眼视功能检查?”“孩子的视功能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眼睛作为一个重要且精密的存在,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它能够帮助大脑接收到超80%的外界信息,而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它是一台非常复杂且精密的“相机”,各个组织部位之间相互协作,给大脑传输最清晰的信息。
视功能就是眼睛各个组织部位发挥自己的功能相互协作的能力,它不会像视力那样能被我们直观感受到,却能够影响到视力。

什么是视功能?
一般视功能检查是检查孩子的双眼视功能。双眼视功能是外界单一物体的光信号分别投射到两眼,经过大脑视觉中枢后融合成一个立体像的过程。
双眼视功能有三级,第一级是双眼单视功能,是指双眼能同时看到物体。第二级是双眼融合功能,是指能把两个物体融合成一个像。第三级是立体视功能。
1、同时视
人的双眼具有同时注视一个物体并感知它的色彩、形态大小、远近等的能力。同时视是双眼的一级视功能,如果同时视出现问题,眼睛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都不会形成。
2、融合视
融合视是双眼将两眼看到的物体融合成一个。属于第二级视功能。融合视出现问题会影响立体视的形成。
3、立体视
立体视觉是双眼不仅能观察到物体,还能够判断物体的形态大小、远近,看到的物体是三维立体的,不再是平面的。立体视功能属于第三级视功能。

婴儿出生后,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大约两周后看到的物体才会与实物相对应。一岁半左右,部分孩子能达到接近成年人的平面视力,这个时候,一级视功能即同时视功能健全。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很多孩子双眼视功能发育健全是在6岁左右甚至更晚。
因为先天性屈光参差、斜视、弱视等原因导致双眼视力相差过大,会直接影响融合视功能的建立健全,严重会导致融合视功能无法形成。
双眼必须能够盯住一个物体,才能形成两个能够融合的平面像,对远近不同的的目标,眼球都要有能力准确追踪。从近处目标到远处目标,眼球的位置都不相同,只有能够实现追踪近处目标和远处目标时需要的眼球运动范围,才能够保证准确地追踪。
不同方向、不同距离都能够准确追踪,才能为双眼两个像的融合创造出良好的条件,这个范围被称作融合范围。正常的融合范围是30°,保证这个融合范围,才能确保对远近目标及其各个方向上的目标都能够准确追踪。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
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之间层层递进,会随着身体发育逐步发展完善,同时视功能健全,融合视功能才能建立,融合视功能健全,立体视功能才能逐步建立。
视功能主要是调节和聚散的能力,调节代表了眼睛在看远看近时候的聚焦能力,聚散代表了眼睛内外转动的能力。正常情况下,二者互相协调配合,才能让眼睛能够轻松完成接受外界信号到将信号传输给大脑的过程。
如果视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视物模糊、复视、注意力不集中、看物体无法持久、近视度数加深等问题。很多中低度近视人群,平时不戴眼镜对日常工作、生活没有影响,随着用眼强度增加或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需要借助眼镜才能够看清楚。

“视功能会随着身体、眼球发育而逐步形成,视功能发育一旦受到影响,是无法逆转的。因此,孩子出生后,不仅要时时监测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还要监测孩子的视功能发育情况。”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王晓亚医生提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