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职业教育正在拥抱“数字化”
面对新经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作为新时代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
在钢铁冶金行业,新技术加剧了产业的智能化变革,不仅生产过程智能化、技能操作高端化,传统的重复性体力和脑力工作岗位也发生了变迁,这对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培养的钢铁行业人才不再是生产力的“搬运工”, 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职业教育数字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根据钢铁专业教学需求,推出了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了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不仅有效缓解了职业院校开展钢铁冶金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温、高危及难观摩、难再现的痛点难点,更是大大强化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有效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效果。
数字化将职业环境与工作过程融入教学
基于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钢铁冶金生产全流程都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呈现。如金恒博远冶金虚拟仿真实训产品即覆盖了炼铁、炼钢、轧钢的生产全流程,且对接钢铁生产实景实岗,有效实现职业教育学校与钢铁企业“横向融通”的全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

以金恒博远为河北某院校建设的钢铁冶金生产智慧工厂实训基地为例,该基地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了“烧结生产、球团生产、高炉炼铁生产、转炉炼钢生产、电弧炉炼钢、炉外精炼生产、连续铸钢生产、轧钢生产”等钢铁冶金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形成了认知教学、冶金虚拟交互学习、模拟炼钢综合实训、冶金过程仿真实验和协同创新实验等五大教学实训体系。师生在该基地,即可基于真实生产数据进行离线生产实训、考核、技能等级鉴定、技能大赛、协同创新等教学活动。在该项目中,基于数字技术打造的仿真实训基地通过工艺流程仿真和实操训练,实现了将钢铁冶金生产职业环境和工作过程融入了实训教学,有效强化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培养。
基于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将企业入职培训模块前置在校园实施。在金恒博远为一些培训单位、职业院校定制开发的钢铁冶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中,通过把企业入职培训的通识学习和部分专业学习前置在学校实施,实现了更好地将专业技能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关于金恒博远
金恒博远2008年成立于北京,公司十几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复杂流程工业工艺控制核心系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双软认证企业,和3项国家现行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定企业。
公司聚焦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结合边缘计算、5G通讯、大数据分析、VR/AR/MR等先进手段,面向智能制造生产运营和技能人才培养打造细分行业的产品及应用体系。业务覆盖冶金、自动化、机械、电力、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