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论如何请保持好一颗平常心

2023-06-09 10:39 作者:修行贵在修心  | 我要投稿

多年前,有幸听闻一位学者的讲座。他曾经提及过一个真实案例让我印象很深刻。 背景是90年代初,因为,前苏联解体,国际局势骤变。那时候全世界都不看好中国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余孽”。 当时,外资分分撤走。国家逼不得已,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有这么一个男人,他也在这股裁员大潮中失业了。吃惯了铁饭碗,一朝没了工作,谁都很郁闷。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这个男人更是郁闷的厉害,他心情低落的回到家中,面对妻子关切的询问,他不耐烦的恶语相向。夫妻二人顺势吵了起来。 男人动手打了妻子,妻子一气之下丢下孩子回了娘家。男子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儿子口渴想喝水,怯怯的和爸爸要水喝。 这个男人没好气的呵斥自己儿子是个累赘,让儿子自己烧水喝。自己则在一旁继续抽烟生闷气。 水烧开了,六岁的儿子一个不稳,把一壶开水洒在自己身上。孩子痛苦的惨叫声,终于惊醒了男人。男人丢下烟头,发现孩子被烫伤的厉害,急忙抱着儿子跑去医院。 急切,不甘,怨恨充斥着男人的心,蒙蔽了他的心智,也蒙蔽了他的感官。他没有看红绿灯,直接横穿马路,这时候一辆卡车冲了过来…… 学者的故事也嘎然而止。真可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是,细想下来,这个祸不单行,何尝不是自己人为制造的呢? 如果,这个男人失业回家后,能控制好自己的坏脾气,好好和妻子说明此事。听一下妻子的打算。夫妻二人一起努力把眼前的困境渡过去。那么之后的悲剧都不会发生了。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模范家庭,男主人因为工伤残疾在家,女主人是个天性乐观勤快的家庭主妇。 丈夫没有了经济收入,她就四处给人做钟点工,最困难的时候,到早市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子回家吃。 耻笑她的,可怜她的大有人在。可是,这个家庭主妇一点儿也不在乎。她觉得过日子是自己的事情,和外人没什么关系。 由于,她们一家上有老下有小,丈夫还残废了,还有一屁股的债的确很困难。当地,居委会也看不下去了,便带着慰问品去她家慰问。 一进门,却吃惊的发现,她们家虽然旧却不破。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旧家具都后期修过的,被褥沙发罩都是整齐的补丁。唯一不多的电器也是邻居送的二手货。 家里窗明几净,比一般人家还要干净。她们家的两个老人在客厅里做编制。丈夫撑着拐杖,在厨房做饭。原来,女主人出门做钟点儿工了。 这一家子过的这么惨,见到居委会领导不但不哭不闹,还很热情的上前打招呼让座。细谈下来。 老夫妻只希望政府能给自己儿子找个工作。因为,儿子虽然瘸腿了,可是,手艺还是有的。毕竟,挣钱接送孩子买菜都要儿媳一个人忙活,太累了。 因为,这一家子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给居委会领导的印象太深了。所以,这一家子就上了报纸。后来,这一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男主人在外开了个维修店,专门维修小家电家具。这都是男主人在家自己琢磨自学的。 女主人因为没有什么手艺,就是一个乐观勤快爱干净,后被安排在市卫生局。也算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天道勤勉。不用说,这一家子虽然遭遇过不幸,但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日子过的也相当不错。 我父亲单位有这么一个小伙,农村户口,自幼丧父。母亲为了他这个儿子,一辈子未嫁。一个年轻寡妇在农村带着孩子过日子是很不容易的。 儿子长大后,自然很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母亲就变了。她变得特别的敏感多疑。生怕别人抢走了她的宝贝儿子。 最后,硬生生的搅黄了自己儿子的婚姻,让自己的外孙从小没了母亲。自己的儿子也变得抑郁起来。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生在世,不可能都一帆风顺。做人更要看清自己的能力范围,脚踏实地的做事。知道进退,这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也是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境遇很惨的老农妇,她中年丧夫,留下一儿一女。一个寡妇在村里拉扯大一对儿女很辛苦。 好不容易,儿女各自成家立业了,老妇人还没有高兴几年。在一次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中,老妇人的儿子不幸走了。儿媳虽然抢救过来了,但是,面对治病欠下的一屁股债,还有和两个年幼的儿女犯了难。 这时候,村里有个有钱的老光棍看上了老妇人的儿媳。儿媳自知自己没有婆婆独立扶养儿女的魄力。虽有些心动,但丈夫尸骨未寒,自己急着再嫁又说不过去。便去试探自己的婆婆。 谁知老妇人十分通情达理,她自己知道做寡妇的不易,没有阻拦儿媳再嫁的意愿。老妇人只希望儿媳过好了后,能念在骨肉之情,不要忘了自己的一对儿女。儿媳感动不已。 于是,儿媳便向那个老光棍提了条件,两个孩子一并带走,因为,她的婆家无力扶养,再者她身上的债不能留给婆婆。她一个老妇人无力偿还。 老光棍很爽快的一一答应。于是,老妇人像嫁女儿一样,送走了自己的儿媳还有两个外孙。 因为,在一个村里,这个嫁出去的儿媳真就像个出嫁的女儿一样,时常去看自己的前婆婆。 在老妇人弥留之际,老妇人嫁出去的儿媳来医院看望老妇人,还有两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外孙。 开始,我还误会了她们。后来得知实情,不禁也心生敬佩。这个老妇人虽然是个目不识丁的村妇。但是,她看事处事的能力却远高于很多人。 她没有把自己的不幸和怨恨延续给自己的后人。她的女儿虽然是个普通工薪层,不过与丈夫关系很好。看得出要不是老农妇寿限到了,她们应该是很幸福的一家人。 天无绝人之路。想要日子越过越好,还是越过越差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无论如何请保持好一颗平常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