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教育研学会在百年名校光影75校区济宁八中召开

2023-05-20 23:58 作者:北京公益摄影协会  | 我要投稿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美誉进校园的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以美育人、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济宁市第八中学以青少年摄影教育为载体,把立德树人融入了青少年摄影教育,有效推动了摄影艺术进校园。通过探索青少年摄影教育和多种学科融合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积极申报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4月20日,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携手济宁市公益大使们,在百年名校济宁八中举行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第75校区捐助成立仪式暨开学典礼。

       2023年5月19日,全国光影助学第75校区(济宁八中)协同公益大使摄影教学研学会,在济宁八中华光校区党员活动室召开。会议由济宁八中德育校长徐兴敏主持,业务校长段莉明、党支部副书记骆丽萍、班主任王桂英,公益大使姚秋芳、陈庆奎、李波、王传伟、陈云峰、常伟、王兆军、赵峰、蔡旭露等出席了本次研学会。

       校领导及公益大使老师们对本次光影助学研学会的召开深感及时,这对75校区光影助学班教学工作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校区徐校长对开展这样的研学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校区段校长也对公益大使的工作给予了建设性建议。

      本校区公益大使在本次研学会上相继发言:王传伟提议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大使们将继续认真研学,遵循教学规律,制定教学计划,采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力争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实行大数据管理,为每个同学建立电子文件夹,孩子的资料,作业、作品放在个人文件夹里,便于老师们网上查阅和指导。

      公益大使李波提出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兴趣爱好作为教学切入点,做好三个结合:学生文化课学习与摄影技术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采风相结合;公益大使教学指导与学校班级管理相结合。

      公益大使姚秋芳对教学做了前瞻性的安排。提出固定每周的教学时间,注重安全的前提下就近釆风,比如去运河两岸、南池公园、太白楼、竹竿巷等,并每次撰写教学笔记,纳入校本课管理系统。
     会议期间,每一位大使都进行了认真发言,提出了许多合理化观点和可行性建议……










       公益大使陈庆奎进行总结发言,明确了大家的分工。公益大使共分三组、每组三位老师实施教学,学生也相应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理论课时给学生集中授课,实践课和作品讲评时,按组管理实施。安排好理论教学和采风实操,协调好学习和摄影的关系,既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又要开启孩子们一双发现美的眼晴,真正起到助学的目的。

     最后大家纷纷表示:一切教学活动应从学生成长出发,全力为学生服务着想,让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民族之光在运河湖畔,孔孟之乡,英雄故里落地生根。让光影助学工程75校区在百年名校办出特色,让光影助学民族之光项目在济宁八中百年名校开花结果。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是2016年,由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许洪绪先生携手中国百名摄影艺术家、爱心人士联合发起的,光影助学团队历时7年,总行程十余万公里,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19个省、70多个偏远山区县,先后捐助成立了75所光影助学工程校区,培养了共1826名偏远地区乡村的青少年。光影助学工程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再建15所光影助学工程校区。光影助学工程团队将会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下砥砺前行,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培养更多的乡村青少年,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乡村美育,促进人才培养,影像传递力量。力争在2025年实现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百所校区建设,万名学生培养”的战略计划。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教育研学会在百年名校光影75校区济宁八中召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