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常识下午茶】
1. (单选)下列情形可以适用仲裁的是:
A.林氏兄妹四人关于继承父亲林老先生遗产的争议
B.王某与妻子陈某离婚争议中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分歧
C.供货商赵某与聚贤商贸公司之间关于合同履行的争议
D.个体经营户张某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所作行政处罚之间的争议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法律-其他法律-其他(法律)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仲裁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根据《仲裁法》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由此可知,C项“供货商赵某与聚贤商贸公司之间关于合同履行的争议”可以适用仲裁。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全球资源配置
C.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
D.全球社会再生产
【答案】D
【三级知识点】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资源配置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市场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力量。
因此,选择D选项。
3.(单选)在公文的信函格式中,发文机关标志下4mm处会印一条红色双线,所印红色双线正确的是:
A.上粗下细
B.上细下粗
C.两条粗线
D.两条细线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公文-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格式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10.1第二款的规定,发文机关标志下4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mm,居中排布。
因此,选择A选项。
4.(单选)( )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去决定和传达一个组织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组织。
A.目标
B.战略
C.政策
D.程序
【答案】B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计划的八种表现形式依次为:(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或规划)。(8)预算。其中,战略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来决定和传达期望成为什么样的组织。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目标。组织的使命支配着组织各个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并且组织各个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是围绕着组织存在的使命所制定的,并为完成组织使命而努力。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政策。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陈述书或理解书。但不是所有的政策都是陈述书,政策也常常会从主管人员的行动中含蓄地反映出来。它允许对某些事情有酌情处理的自由。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程序。程序是制订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了完成某类活动的切实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必要的活动进行了排列。它没有给行动者自由处理的权力。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5.(单选)上级管理者通过奖金、罚款等经济办法来规范下属行为属于: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自我控制
D.群体控制
【答案】B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间接控制是指根据计划和标准考核工作的实际结果,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追究责任者的个人责任以使其改进未来工作的一种控制方法,多见于上级管理者对下级人员工作过程的控制。通常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来调节被控制对象的过程。如上级管理者通过奖金、罚款等经济办法来规范下属行为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进行控制的形式。直接控制是相对于间接控制而言的,它是着眼于培养更好的主管人员,使他们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原理,能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直接控制的原则也就是: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质量越高,就越不需要进行间接控制。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行为,并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它可以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如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群体控制是基于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不成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行的控制。尽管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但组织中的成员都十分清楚这些规范的内容,都知道如果自己遵守这些规范,得到奖励。这种奖励可能是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也可能会强化自己在非正式组织中的地位。如果违反这些行为规范就会遭到惩罚,这种惩罚可能是遭受排挤、讽刺、甚至被驱逐出该组织。群体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职工的行为,处理得好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处理不好会给组织带来很大危害。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6.(单选)真心认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为了比昨天更好而工作。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哪一需求的表现:
A.尊重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需要
【答案】C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