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音乐,词句不过是空壳,因词句仅是身体,音乐才是精神
贝多芬647、如果没有音乐,词句不过是空壳,因词句仅是身体,音乐才是精神

2021-03-24 09:28,网友“鱼儿聊艺术”发表名为《【西方音乐史11】德国音乐之父——许茨(cí)》的文章。(1人赞同了该文章)
…艺、术、艺术:见《牛顿103》…
(…《牛顿》:小说名…)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欧几里得》:小说名…)
德国是欧洲音乐起步最晚的国家之一,到巴洛克时期,落后的状况才得到改变。
…巴洛克时期:见《贝多芬199》…
不过德国音乐最早,可以追溯(sù)到哥特时期的希德嘉•冯•宾艮(gèn)(Hildegard von Bingen),
…追、溯、追溯:见《欧几里得42》…
她为宗教礼仪共作有77首歌曲,汇集成《天国启示的和谐交响》。
…和、谐、和谐:见《牛顿33》…
希德嘉注重以音乐本身打动人心,认为如果没有音乐,词句不过是空壳,因词句仅是身体,音乐才是精神。
…精、神、精神:见《牛顿154》…
出生于佛兰德的伊萨克(Isaac,约1450-1517),对德国音乐发展贡献最大,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说名…)
这位深受意大利风格影响的佛兰芒大师,
将荷兰风格带到德国,
并把这些风格与德国音乐相融,
创作了独具特色的弥撒曲 和最早的德国歌曲,
为德国音乐屹(yì)立于欧洲之巅奠定了基础。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1585年,许茨(Schutz,1585-1672)诞生,德国音乐的兴盛随之而来,他被称为德国音乐之父。
许茨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意大利声乐风格 融入德国复调传统中,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自己的音乐风格。
…复调:复调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说,与多声一样,“复”就是多的意思,“调”是指曲调、旋律,“复调”就是不止一条旋律…见《贝多芬285》…
他的音乐融合威尼斯乐派的宏伟 与德国式的细腻,情感深邃(suì),色彩辉煌。
…式:见《欧几里得13》…
…色、彩、色彩:见《贝多芬255》…
讲述耶稣诞生故事的清唱剧《圣诞节故事》 是他最流行的作品,
全剧始终萦绕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
不论宣叙调 还是合唱,都显示出盎(àng)然生机。
《临终七言》是一部满怀悲伤的清唱剧,耶稣的七言 以自由 而表现力极强的单旋律音乐 表现,通奏低音 和弦乐伴奏。
…自、由、自由:见《伽利略5》…
…单:见《欧几里得116》…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伴、奏、伴奏:见《贝多芬272~289》…
壮丽深沉的《马太受难乐》,乐风古朴,结合了无伴奏合唱 与宣叙调独唱、重唱的形式。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著名的三卷《神圣交响曲》,共68首协奏经文歌,含许茨最具纯粹德意志民族风格的作品,独唱声部、合唱 与器乐编制 都得到扩充。
…声、部、声部:见《贝多芬234》…
这些作品宽广 而富于戏剧性,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有的已接近后来的教堂康塔塔,
其中第18首《扫罗》戏剧性极强,运用了回声效果。

许茨去世13年后,J.S.巴赫诞生,这之间知名德国作曲家 是以《卡农与吉格》闻名的帕赫贝尔(Pachelbel,1653-1706)。
另外,丹麦的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1637-1707)的管风琴音乐,对德国音乐发展 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发布于2021-03-26 13:14
“特别有意思的是,珀塞尔去世后,英国本土竟无一人有能力将他所开创的英国民族风格传承下去,
且这种状况持续了二百年之久,
直到 19 世纪末 才有所转变,但仍然未能超越前人。
请看下集《贝多芬648、珀塞尔被喻为英国音乐“金字塔”的塔尖》”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