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知道吗?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快看看能多领多少钱

2023-05-22 16:22 作者:苏州水煮鱼  | 我要投稿

今年的养老金能涨多少呢?是延续2022年的4%还是下降到3.5%呢?还有人表示今年定了涨幅,是3.8%,真的吗?

定了!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22日发布《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明确从2023年1月1日起,为2022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总体调整水平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其中,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

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

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我国的养老金政策:

中国的养老金政策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和实施的。目前,中国的养老金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针对在企业工作的职工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职工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由国家规定的,目前为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为城乡居民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居民和政府共同缴纳。居民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用,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一般为居民缴费比例为4%。

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外,中国还实行了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养老保险制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 养老金制度: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其中,社会养老保险是全民参保的、由政府组织、社会分摊费用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是由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组织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

2. 养老金收支平衡:为保证养老金制度的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采取多元化投资等方式来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

3. 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标准根据个人的缴费历史、缴费金额以及退休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养老金一般每年会调整一次,以适应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化。

4. 强制参保制度:对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参加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所有参保人员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在城市居民中,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而在农村居民中,缴纳养老保险是自愿的。

5. 养老金转移接续:对于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等不同人群,均设有养老金转移接续机制,养老金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保险制度和不同行业之间流转,保障了个人福利待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的养老金政策提供了全面的养老保障制度,尽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保障需求,并采取多种方式来保证体制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当然,养老金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缴费基数不够科学、城乡差异较大等,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养老金涨幅与什么相关:

1. 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可以影响到财政、社保、个人储蓄等方面。一般来说,随着物价上涨,养老金的涨幅也会相应上涨,以保证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会下降。

2. 税收政策变化:养老金涨幅还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如果政府采取了减税措施,将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可能会影响养老金涨幅。

3. 国家财政状况:养老金涨幅还受到国家财政状况的影响。如果国家财政状况不稳定,政府可能会采取削减开支的措施,这会直接影响养老金涨幅。

4. 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对于养老金涨幅也有重要影响。经济增长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和国民收入,这意味着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来保障养老金的供给。

5. 养老体系的可持续性:养老金涨幅还和养老体系的可持续性有关。如果现有的养老政策和体系不可持续,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削减养老金,减少支出。

养老金涨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养老金上调与啥有关: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养老金上调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越高,就有可能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

2.物价涨幅:物价涨幅也是影响养老金上调的因素之一。如果物价涨幅较大,老年人购买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政府可能会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

3.基础养老金水平:基础养老金水平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养老金标准。如果基础养老金水平低,老年人生活质量难以保障,政府可能会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

4.养老金缴费比例:养老金缴费比例是指职工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如果养老金缴费比例较高,政府有可能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上调不仅与以上因素有关,还与政府财政状况、人口老龄化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有关。


养老金上调会引起哪些争议:

1. 相对财政压力:养老金上调可能加剧政府的财政压力,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对于那些财政困难的国家来说,这可能会引发政府间、政党、公共部门和民间团体之间的分歧和抵制。

2. 政策效果不确定:养老金上调的政策效果不确定,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这种政策的影响需要在较长的时期内才能看到,因此对于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影响都需要科学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是不理想或者效果不如预期的话,可能会引发批评和反对声音。

3. 代际不公:养老金上调可能引起代际不公的问题。年轻人可能会认为这会增加他们未来的负担,因为他们自己的退休金可能会因为此减少。这可能会导致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不满和反感。

4. 发展不平衡: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人口结构的差异,养老金上调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一些人可能得到更多的养老金,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得到的不够多。

5. 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养老金上调还有可能引起对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担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年轻人需要支付更多的钱去支持养老金,但是他们的收入和储蓄可能不足以支持这一体系的长期可持续性。

养老金上调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社会政策,会涉及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社会公平问题,需要科学的评估和平衡的权衡。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应该尽量实现公正和平衡,以保证社会的长期发展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中国的养老服务政策也在逐步完善

1.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包括居家养老和养老院等多种类型的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2. 养老服务供应体系优化: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政府正在推行养老服务供应体系的优化,重点包括推进社区家庭养老服务、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以及鼓励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等。

3. 养老服务业发展:为了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扶持和激励政策,包括财税扶持、土地政策、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多方面的措施。

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国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高。政府将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继续推动养老服务以及养老金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全、优质的养老服务。

这个消息,对于.广大退休和即将退休的老年朋友是个大利事,意味着每个月钱包里有能多出一笔钱。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养老政策的不同,各地退休人员能最终拿到的钱,也是不一样的。各位老年朋友可以咨询当地人社部门,以保证自己按月足额拿到自己的养老金。

码字不易,请给位看官,动动手指,帮忙关注转发一波。



你知道吗?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快看看能多领多少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