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样教天津孤独症孩子更容易学会动词?

2022-04-30 16:57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动词指的是描述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汇;

动词包括有:行为动词(如:看、跑、玩、吃)

心理动词(如:感到、想念、害怕)

能愿动词(如:会、肯、敢、能)

判断动词(如:是、不是;要、不要;行、不行)

趋向动词(如:上来、进去、出来、走开)

动词是构成句子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沟通的一个重要信息组成部分。孩子需要先理解每个动词的含义,即看到某个动作或活动,可以说出相应的动词,然后才能在沟通中正确地使用这些动词;

这里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塑造的方法。塑造指的是区别性强化一系列逐渐向最终的目标行为演变的反应类组,直到目标行为出现。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的学会动词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使用塑造的方法让孩子掌握最简单的行为动词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模仿----先将要教授的动词内容进行模仿教学;

举例:喝水、刷牙、握手;

1)老师给予指令“这样做”或者是“做一样的”、“跟我学”,然后将学习的动作示范出来(喝水、刷牙、握手);

第二步:完成指令

是在模仿动作达到一定正确率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指令“喝水”、“刷牙”、“握手”,学员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三步:描述真人动作

1)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迅速给出指令“在干什么?”(此时这个动作可以是小朋友做出的、也可以是老师做出的),逐渐撤销辅助,小朋友独立描述;

第四步:描述卡片上的人物动作

1)对卡片上的任务动作进行“在干什么?”的提问,小朋友能够独立描述出来即可;

2)在此基础上可以做更多相应内容的泛化;

第五步:积累动词数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1)在教授孩子动词时,不要一味追求数量,积累动词需要孩子理解和正确使用,如果孩子只是机械性记忆,那孩子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快,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

动词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也是日常沟通交流的高频词汇,希望我们把专业的方法用起来,让学习事半功倍。



怎样教天津孤独症孩子更容易学会动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