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鹰社】三号突击炮 VS T-34(T-34篇)

设计和发展
个人翻译能力有限 请多多包涵
T-34
T-34于1941年6月首次亮相作战,当时它在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给予德军沉重打击。
早期的战斗包括1941年夏天芬兰第10步兵师在前线有限使用,1941年8月14日,芬兰第10步兵师在赖西拉(现梅尔尼科沃)首次遭遇T-34。
这是他们的报告中的记录
第2步兵团第2连的士兵对新的27吨坦克感到惊讶,没有一辆被我们的反坦克炮击毁。他们毫不费力地穿过了我们的防线,并用炮火摧毁了几辆汽车和马匹,进一步无视反坦克炮和地雷。(8月14日)之后,其中一辆坦克被摧毁,另一辆故障,并完好无损地被俘。随后人们发现,这些新型坦克是T-34具有厚实可靠的倾斜装甲。当仔细检查坦克时,发现了105处反坦克炮的凹痕。只有两三枚炮弹击中车轮,穿透了后面装甲,结果坦克起火并被摧毁。

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也并无缺点。1941年,T-34被全面重新设计,称为T-34M,受到了德国三号坦克的强烈影响,这是苏联在1939-40年与德国短暂结盟期间购买的一个例子。T-34M用扭力杆悬架取代了克里斯蒂悬架,T-34M还引入了一个不是很成熟的车长指挥塔,反映了德国的这一重要战术创新,由于1941年6月22日德国人发动巴巴罗斯行动后,苏联坦克工业出现危机。由于德军在苏联的快速推进,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的两个主要苏联坦克工厂以及许多辅助制造厂不得不撤离到乌拉尔。
由于T-34的成功,其他工厂逐渐转变为T-34生产,从1941年9月位于戈尔基(现下诺夫哥罗德)的克拉斯诺·索尔莫沃工厂的112号工厂开始;但工厂危机迫使红军将T-34的设计变更最小化,以专注于量产而非质量改进。允许进行有利于生产的变更,但取消了诸如T-34M项目等大规模改进。T-34的车体做了一些最新的改动,包括简化的驾驶舱和变速箱。

关于炮塔(这边先列举6边型炮塔)
41年末允许的少数主要设计变更之一是开发了一种新型炮塔,因其外形而被昵为为'Gaika'(六角螺母)。新炮塔的出厂代号为34.30 sb.12,指的是其主要装配图:34表示坦克类型;30表示子部件,在本例中为转台;sb是sborka(assembly)的缩写,数字后缀是对基本组件的特定修改。基本组件的变体还带有一个数字后缀,例如34.30.sb.12-1。








1943年夏天,第5近卫坦克军在前往普罗霍罗夫卡的路上行进。T-34每3-5小时就必须停下一次,并清除过滤器中积聚的灰尘。1945年后美国发表的一份报告对Tsiklon的能力提出了批评:

1942年,位于下的T-34主要工厂开始了对T-34进行大幅改进的工作。命名为T-34(Skorostnoy:高速),这是为了解决T-34设计中的两个主要缺点。首先,四速变速器过时,自1930-33年最初的克里斯蒂坦克和BT-2轻型坦克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改进。变速器是T-34机械故障的频繁来源,因此开发了改进的五速变速器。
其次,红军承认T-34狭小的炮塔布局存在问题,这使得了坦克指挥官的态势感知较差。与德国的三人炮塔相比,双人炮塔在战术上并不有效,因此为T-34S研制了一种三人布局的扩大炮塔。T-34S坦克原型车的试验于1942年6月初完成,效果非常好,以至于在1942年8月,国家坦克工业局(NKTP:Narodniy kommasariat tankovoy promyshlkennosti)建议生产转向这种炮塔配置,因此,新变速器的引进被不断推迟,新的三人炮塔从未投入生产。由于1942年前线坦克的猛烈攻击,苏联的中型坦克生产几乎没有赶上战斗损失,莫斯科不愿为了破坏性的改进而放弃生产。



苏联工业成功地制造了越来越多的T-34,而改进的生产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制造单个T-34所需的工时(见附图)。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1941年T-34的成本为429,256R,1942年为249,272R,1943年为166,310R。(R指南非兰特,1R折合人民币约等于0.4066)

在库尔斯克战役发生时,红军坦克部队仍然装备着自1942年夏天以来几乎没有重大设计变化的T-34。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对生产数量而不是质量的关注以及对半熟练劳动力的日益使用导致了生产质量的恶化。
库尔斯克的战斗表明,T-34终于在新型豹式中型坦克和虎式重型坦克中迎战对手。这两种德国设计都比T-34大得多、重得多,在火力和装甲方面都有优势。
最令人担忧的是,在正面交战中,这两种坦克几乎都不受T-34的炮火攻击,而德国坦克上威力更大的火炮几乎可以在任何实际作战范围内摧毁T-34。1943年8月,红军坦克部队大声疾呼要一种更长的武器——一种新的坦克炮,以恢复平衡。先前对更大装甲保护的要求被搁置,T-43通用坦克计划被搁置。

随着T-34的产量最终超过了战斗损失,一些设计改进被接受用于生产。1943年底,在车里雅宾斯克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厂,在T-34斯普罗格拉姆下开发的五速变速器取代了旧型变速器。在缺少必要机床的尼日塔吉尔主要工厂,采用这种变速器的速度较慢。
T-34的火力由于采用了HVAP(高穿甲弹)弹药而得到了提高。这种弹药使用了一种非常坚硬且密度高的碳化钨弹芯,装在一个轻质铝壳中。红军称其为亚口径弹丸(odkalibemny),因为碳化钨弹心的直径比枪膛小。这些弹药要轻得多然而,由于1942-43年为45毫米反坦克炮生产HVAP弹药的优先任务,76毫米BR-350P直到1943年4月至5月才准备就绪,直到当年10月才广泛服役。


1943年,在坦克工厂进行了更大的质量控制,但关于在公路行进中遭受的机械故障程度的投诉不断升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决定红军只在每辆T-34在工厂通过30公里的试车后,再通过50公里的试车。由军事检查员进行的测试。为了进一步确保坦克的耐用性,每100辆坦克就需要一辆坦克进行300公里的测试(300公里是当时T-34坦克的耐久性)。
在1943年4月进行的第一批测试中,只有10.1%的坦克完成了测试;1943年6月的测试表明,只有7.7%的坦克通过了测试

各工厂的质量控制问题各不相同。1943年5月,三家T-34生产工厂被要求提供五辆新的T-34,以参加耐久性试验。虽然乌拉尔马什的T-34在故障前4.9天的运行时间内达到了1,001公里,但车里雅宾斯克工厂的坦克在2.8天的运营时间内仅管理了40%的公里;五个工厂的平均续航里程为710公里。一旦进行了技术升级和质量控制的改进,新型T-34的耐用性得到了提高。到1943年12月,83.6%的坦克完成了300公里的试车。提高质量控制的努力取得了成效;1942年的损失率为8.6%,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由于机械故障造成的战斗损失下降到了2%左右。例如,第5近卫坦克军在1943年7月7日至9日被迫行进330至380公里,这将导致1942年T-34的过度故障。
到1944年初,T-34的可靠性终于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在1944年2月的测试中,79%的坦克达到了300公里,33%的坦克在故障前达到了1000公里。第一卫队坦克军副指挥官帕维尔·G·戴纳少校(Pavel G.Dyner)表示,1943年制造的T-34在发动机时数和行驶距离方面只达到了保证寿命的75%,但在1944年达到了150%。
火力

库尔斯克战役的教训促使人们努力升级T-34的主要武器。Zis-4的反装甲性能比F-34要好得多,但57毫米火炮的高爆炸能力与76毫米火炮相比差得多;计划以大约五分之一坦克的规模发行57毫米火炮。另一种可能性是加长现有的76毫米火炮,但对L/50 F-3M火炮的测试发现,它只提高了20-30%的反装甲穿透力(枪管长度是用口径测量的,因此76毫米L/50火炮是50x76毫米或3800毫米),但它经常出现的性能改进不足以证明部署另一系列76毫米弹药是合理的

碰巧的是,85毫米D-5T火炮已经准备好在新型KV-85重型坦克上生产。一门D-5T炮正式安装在Gaika炮塔上,但炮塔内部体积小,不足以容纳。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为T-43坦克版本开发的通用炮塔。这座炮塔容纳了一名三人乘员,它的装甲比Gaika炮塔厚,只增加了1.3吨T-34的重量。车体顶部必须重新设计,炮塔环直径从1.46米增加到1.6米,以容纳新炮塔。然而,苏联坦克工业对加工宽炮塔环的能力非常有限,直到1944年初,美国通过租借协议(Lend Lease)提供了更多的机床。人们还认识到,D-5T只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因为它对于中型坦克来说太重太笨重!,所以其他火炮设计正在进行中。



配备D-5T火炮的T-34-85坦克的第一个版本是在 Krasnoe Sormovo工厂开发的,作为一种权宜之计,直到开发出一种改进的85毫米火炮。从1943年12月到1944年4月,共制造了255辆这种版本的T-34-95;1944年3月,它在乌克兰首次亮相作战。Nizhni Tagil 研制了T-34-85的最终版本,改进后的85毫米ZIS-S-53火炮与Nizhni Tagil改进后的34.30.b 19-2炮塔相匹配。
该配置于1944年2月开始生产85毫米BR-365P碳化钨HVAP弹药,每辆T-34-85的标准战斗载荷为5-6发。芬兰陆军在1944年夏天的战斗中首次遭遇T-34 85,并缴获了几辆完好无损的坦克。总的来说,他们发现T-34 85比早期的T-34有相当大的进步。

评价如下
配备85毫米火炮的新型俄罗斯T-34坦克与1942和1943型坦克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装甲基本上是相同的设计和相同的厚度。总体来说,与前体坦克相比,车体没有任何优势。炮塔更宽敞。装甲在前部得到了改进。它在中远程和远程都能很好地抵抗47-75毫米火炮。前倾斜的形状增加了穿甲弹弹跳的可能性。
装甲质量比1943型坦克高。柴油发动机是同一型号,但制造质量更好;它的功率增加了20-30马力,在中等负荷下使用寿命更长。油系统是同一类型的,但油耗减少了30-40%。排气烟少。空气过滤器发挥了它的作用。夏天,柴油发动机过热少,冬天,它更容易启动。电气设备有隔离铜线。
85毫米火炮是一种紧凑型坦克炮,与德国88毫米坦克炮在主要参数上相同,但由于德国推进剂的优良质量,在射程和弹道上略有损失。与75毫米坦克炮相比,新的苏联火炮具有优越的穿甲能力和高爆炸能力。火炮的设计非常好。它比德国的75毫米和88毫米火炮小。设计简单。它在平射射程上比76毫米火炮高1.5-2倍。新的无线电非常紧凑和可靠。近距离通信质量得到了验证。它位于炮塔中,不需要一名单独的乘员操作。新型T-34坦克与以前的型号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在武器装备方面,而且在一般作战特性方面。这种坦克的缺点包括控制系统、悬架和传动装置。目前,这种坦克是最好的中型坦克,与德国新型坦克不相上下。
在克拉斯诺·索尔莫沃(Krasnoe Sormovo)的11号工厂制造的T-3 4-8 5的第一个版本使用了85毫米D-5 T火炮。尽管它不如黑豹(Panther)的7.5厘米长火炮或老虎I(Tiger I)的8.8厘米火炮有效,但D-5 T能够在正确的作战环境下击败德国坦克。此外,因为新的炮塔和火炮是基于一个几乎不变的T-34底盘,T-34-85并没有像昂贵的新型虎豹坦克对德国工业造成的影响那样扰乱苏联坦克生产。D-5T于1944年春天在被效率更高的85毫米ZIS-S-53火炮取代。这是第119步枪坦克团的一列坦克于3月20日开往前线9 4 4.坦克以亚美尼亚民族英雄大卫·萨苏基命名,由亚美尼亚公民捐款支付。

我们有一说一1944年3月T-34-85的出现并没有抵消德国在坦克技术上的优势,但确实大大恢复了平衡。尽管T-34-85与黑豹的战力仍然不均衡,但苏联坦克的部署数量远远超过黑豹。到1944年5月底,德国人在东部只有304辆黑豹,每个月生产200辆T-34-85坦克,在1944年夏季苏联攻势开始时,大约有7200辆可用。尽管T-34-8很少遇到黑豹,但事实证明,苏联坦克炮对德国老式坦克和突击炮(如Pzkpfw IV和STUG III)非常有效,后者装备了东线的大部分德国装甲部队。
1945年后,苏联陆军开发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对各种坦克的作战性能进行了建模和比较。下表显示了苏联陆军对1944年服役的苏联和德国主要坦克类型的评估,使用配备5厘米L/60火炮的Pzkpfw III作为基准AF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