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再度展开测试,竟没有“使出全力”,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日前,“星舰”再次完成了芯一级发动机点火测试,距离实现真正首飞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在这次点火测试期间,许多人被现场情形所彻底震撼,惊叹这是人类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伟大时刻!在网络评论区内,充斥着疯狂赞赏马斯克的声音,比如“马斯克完成了苏联人未完成的任务”等等。但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马斯克在“星舰”计划中有多个“造假”。

比如所谓的芯一级发动机,即B7“猛禽”二代发动机,在测试中并未全部点燃。对此外界普遍分析认为这是SpaceX公司的“刻意为之”,旨在以此检验“星舰”应对突发技术故障的能力。另外这种操作也是出于保障箭体安全平衡的目标所致。抛开上述说法的真实性不谈,此次并未实现真正的“全发动机静态点火”缺是不争事实。

再比如,在短短的11秒点火测试期间,“猛禽”二代发动机的事实推力仅为3600吨,这与理论设计数据严重不符。因为根据规划设计,全部二代发动机的整体推力应超过7500吨,即使少了一台“故障”发动机,也不应该低于7000吨才行。

对于此次测试,马斯克在个人推特上写道:“31发足以安全入轨”。不过拥有5000吨级的“星舰”两级构造,其中大部分载荷留给了推进剂,而产生的推力是无法确保入轨目标实现的。如果仅仅考虑卡门线的话,“星舰”此次测试还算成功。

为何此次点火未进行全功率操作呢?对此有分析表示大概率是SpaceX慎重之举。早在去年完成芯一级7台发动机点火任务后,SpaceX公司计划继续点火外圈和内圈的数十台发动机,以此为基础测试全部发动机。出于进度需求,该公司竟然越过上述阶段而走了“捷径”,因此增加了风险。

还有人认为SpaceX公司担心炸飞发射台,为了解除安全隐患才如此操作的。据悉,“星舰”虽然声称有2个发射台,但仅博卡奇卡这个在用。在发射台内,SpaceX公司安装了包括捕捉臂、零级点火装置等设备,如果发生严重事故的话,损失将非常巨大,还会因此影响首飞任务执行,甚至会导致整个项目垮台。因此,马斯克在该问题上才如此保守。

但随着拿下“阿尔忒弥斯”项目,“星舰”便成为美国当局重点关注的计划,将其视作重返月球的关键所在。为此,马斯克不得不求稳操作,这才有了发动机动力“不足”等现象。那么问题来了:“星舰”会不会再度进行全状态点火操作呢?否则风险还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