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科普-武家传奏

2023-05-20 08:47 作者:高X某  | 我要投稿

声明:如果不觉得喜欢的话,请不要开喷,有什么错误的话,请指出来,谢谢!    



日本大河剧中武家传奏的形象


武家传奏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朝廷的一个职务。通常由公卿担任,负责向朝廷转达武家的奏请。建武新政时设置,室町幕府将其制度化。其职务俸禄有250俵(古代日本的米谷产品的交易和流通的单位,1俵60kg),此外还有官位俸禄分红。在江户时代之前,武家传奏是没有具体定员的,到了江户时代,则固定为二名,直到1867年(庆应3年)该职被取消为止。



背景


早在镰仓时代,朝廷设置了关东申次一职,与镰仓幕府方面的六波罗探题一起负责朝廷、院与幕府之间的联络、意见调整。此职与后来的武家传奏比较类似,但不同的是关东申次要接受幕府方面的指名,由特定的贵族就任。而且承久之乱以后,原则上朝廷重要事项的决定都要经由关东申次得到幕府的许可。随着大觉寺统和持明院统之间皇位继承之争的激化,皇位继承问题和宫中人事的是非也由关东申次一人掌握,其权威要比武家传奏大。

在镰仓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东申次-西园寺公经


到了日本南北朝时代,北朝朝廷设置了的武家执奏一职,负责向朝廷传达幕府将军有关特定事项的政治性要求。而此时的传达模式是治天之君(天皇/上皇)→传奏→武家执奏→室町幕府将军,然而武家执奏相反地起到了向将军传达治天之君·天皇意向的作用,再加上幕府将军权力的提升。因此,武家执奏的作用越来越小,最后实质上被废除了,由传奏直接向将军传达天皇、上皇的意向成为惯例,后来专门将担任这一职责的传奏称为“武家传奏”。


沿革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武家传奏向幕府通报改元和任官,谋求公武之间的沟通。另外,足利义满以后经由武家传奏,起到了向朝廷传达幕府的政治要求的作用。不过,武家传奏的形式定型是在战国时代的永正年间以后。另外,室町幕府中有作为足利将军家外戚的有力公家日野家、近卫家两家,这些家族有时也会成为朝廷和幕府的中介。

日野家纹
近卫牡丹纹



江户时代



《江户图屏风》中的传奏屋敷

江户时代的初代武家传奏-广桥兼胜


到了江户时代,通常是学术精湛、能言善辩的大纳言级公卿被任命为传奏,就任时需要按京都所司代要求提交血判状(血手印)。武家传奏被朝廷任命为对幕府的敕使,但随着幕府对朝政的介入越来越强,之后也与摄关家、议奏合议,参与朝廷的运营。在这个时代,传奏的任命需要幕府的许可,但不同时候,任命方法也有所变迁。在江户前期是由幕府决定人选,朝廷只是追认,从中期开始转变为朝廷选拔人选,幕府基本给予许可的关系。幕末时,对于朝廷的人选,幕府没有否决权,只接受事后报告。这些不同,也体现了幕府权力的兴衰,前期情况是因为幕府的抑制朝廷政策,而中期的情况,由于幕府权力达到顶峰,所以无论是谁担任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到了幕末,由于幕府权威的下降以及朝廷权威提升,武家传奏的任命情况也体现了朝廷和幕府之间的权力关系逆转。


最后,随着王政复古大号令的发布,武家传奏一职被废除。



内容主要来源于日文维基 


小科普-武家传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