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737 MAX 10起落架创新设计
增加主起落架在起飞时的有效长度,与不改动轮舱设计,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的工程师团队通过一个巧妙的设计做到了。
得益于一种创新的主起落架设计,首架737 MAX 10的零部件制造工作正在进行中。
从工程角度来看,这种新机型是已经于2018年投入使用的MAX 9的直接加长型。在设计和制造方面,MAX 10与之前的型号分别保持了95%和90%的共通性。MAX 1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新型摇臂式主起落架设计。

737 MAX项目总工程师加里·浜谷表示:“我们的工程团队已经历时多月来设计、测试并验证这种新型摇臂式起落架机构。非常高兴可以看到并触摸首批零部件,它们最终将帮助MAX 10在伦顿工厂实现下线。我们挑战团队来进行这一创新起落架设计,他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种起落架有何独特之处呢?它的两大特征对机身更长的MAX 10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一个让起落架在起飞时伸长的摇臂,以及一个让起落架可以收入现有轮舱的收缩机构。

作为波音供应商的UTC宇航系统公司已经于8月20日按期开始主起落架的制造工作。
相对于MAX 8和MAX 9,MAX 10的机身分别加长了4.31米和1.68米,其他主要设计变化包括:可适应不同座级限制标准的中部紧急出口、更轻的平板后部耐压舱壁。

其实从不断增加起落架高度,也可以看出波音的无奈,737原始设计实在是太老了,737max就是737系列的绝唱了,未来全新的窄体客机势在必行,但是窄体客机相对来说微薄的利润能否支持庞大的研发费用?波音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

转自波音,18年的文章,有点旧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