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和马斯克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粉丝?
流量为王的时代,“粉丝”多少是很重要的一个事,马斯克之所以不大瞧得上营销广告,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有众多的狂热粉丝和无以伦比的影响力。
在科技领域,从乔布斯到马斯克,他们都被视为“科技领袖”,他们鲜明的个性和他们的事业成就叠加在一起,让他们获得了全世界无数人的敬佩和支持。
乔布斯的手机,马斯克的汽车,它们其实并不仅仅是被买来消费的工业品,它们背后还有科技创新和人文交织的深刻内涵。
或者说,它们代表了一种非常酷的人生态度、精神和生活方式。
那么,乔布斯和马斯克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粉丝、广受尊敬呢?创新只是一方面。
这要从爱因斯坦说起。
在《我的世界观》里,爱因斯坦指出,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是难以理解的内容,毕竟这个世界盛行利己主义,大家都只想着如何让自己得到更多,比别人活得更好。
但所谓没有人是孤岛,我们任何人的快乐、幸福、成功和命运,都是要有赖于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记住,只是从“拿钱购买、平等交易”的出发点来为人处世,这是严重错误的。
比如你拿钱买了一套房子,花钱找人做了装修,购买了一系列的家电和生活用品,然后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
但你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个小区只有你一套房子,或者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吗?
没有诸子百家,你就不会有基本的哲学观念;没有无数前人的奋斗,你就不会有现在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没有老子,你就缺乏认识世界本质的思想方法论;没有爱迪生,你就享受不到电灯(有了电灯后,你就无须再去想有没有这个东西的问题,也不必通过千百次实验去做这个东西了)……
人为什么是人,人跟别的动物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四个字:薪尽火传。
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文字和语言来积累和传承知识、技术、智慧,人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
所以,从乔布斯的手机等产品到马斯克的汽车等产品,他们的创新背后有无数前人的积累,他们的产品是集人类科技和文明的大成之作。
乔布斯没有否定这点,他对自己有赖于别人这点心存感激:
我并没有发明我用的语言或数学。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都没做过。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乔布斯表示,他的动力就在于想要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来回馈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添上一笔,留下自己一些能够传承下去的价值贡献。
马斯克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他认为从SpaceX、特斯拉到Neuralink等公司的存在的背后,都是一种“对人类的爱”的精神。在马斯克看来,人类千万年传承下来的意识是最了不起的东西,他想要扩大这个意识的范围和规模。为此,人就必须成为能够长期繁衍下去的星际物种。
不只是乔布斯和马斯克,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为苍生造福”的情怀,而且他们不光有情怀,他们还能够结合商业,并通过商业上的成功来改变世界。
比如贝索斯就曾说,“围绕整个社会来看,如果你想在事业上、生活中获得成功,你所创造的必须比你所消费的更多。”如果不知道、不相信这点,当然也可能拥有很多,享受很多别人的贡献,但我们要知道一句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人生缘起性空,很多人的谬误就在于陷入了狭隘而自私的“空境”。我告诉你,从古至今,就从来没有只顾着自己好而“开悟”的智者,没有慈悲之心,没有大爱的情怀,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和努力也是成就有限。
因此,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无私就是最大的自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创造价值,为别人的福祉而奋斗。如此一来,人就融入到了人类“意识传承”这个伟大的工程之中,这就是最大的人生意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在短暂的一生之中,只有为众生而奋斗,人的生命才会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