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物理题目很简单,孩子考试的时候却不得分?
“孩子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觉得高中物理题目很简单很容易就理解了,但是自己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考试的时候就是不得分。这是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这是高一家长跟我反馈的问题。
一、为什么孩子听课能听懂
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读题时还会把题干语言所表述的引申含义都准确的读出来,解题时候也会把核心思路完整的表述出来。
课堂上解题老师给出了核心思路,孩子听课当然觉得简单也更容易理解。但是课后孩子自己解题的时候要凭空想出来解题的逻辑思路,这就让孩子产生了听懂课但是不会做题的错觉。
因为本质上孩子只是“懂了”不是“会了”。
二、以高考真题剖析高中物理解题底层逻辑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高考物理真题,也是高中物理常见的26种模型里比较简单的一个。
第一步:画受力分析,判断三力平衡
第二步:判断用平行四边形转三角形求解
第三步:画平行四边形,找角
第四步:列方程
第五步:求解
但是这道题有很多孩子会犯四种常见的错误,如图所示:
①受力分析错误。笔记背的不精准,没有记住“摩擦力与支持力相垂直”。
②方法选择错误。对物理模型不精准,三力平衡选择平行四边形转三角形处理;四力平衡选择正交分解法。
③平行四边形构建错误。解题方法不精准,没记住“从已知力的端点处引出另外两力的平行线”
④规范错误。解题步骤不精准。没有按照标准解题步骤走。
到这里家长就能明白为什么孩子考试做题的时候不得分,主要聚焦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知识点记忆不准确
②解题方法不准确
三、如何解决孩子听懂课不会做题问题
1、精准记忆
精准记忆基础知识。
概念、定义记忆不熟练都会在做题的时候被放大,“精准记忆”是解题的前提,做题时孩子能否提取题干中关键信息,以及公式的选择都依赖于孩子是否记住了相关概念、公式及其标准的语言叙述。
精准记忆物理解题模型。
对于解题模型的判断方法非常重要,这是解题的第一步。就像示例里三力平衡和四力平衡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型,如果对模型的判断方法不熟练,那第一步就走错了。
2、掌握高中物理26个解题模型
物理学习正确流程是:记笔记--背笔记--理解--掌握物理题型---刷题提高熟练度。
刷题是排在最后一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熟练度,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盲目的去练题物理提升会非常的慢,不会的题依旧还是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