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迅驰4.5来了 45纳米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对比测试

2023-08-27 08:15 作者:司马睿r  | 我要投稿


迅驰4.5来了 45纳米

Penryn博锐

移动处理器对比测试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08-01-04 06:00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安琪 | 责编:李诺     评论本文导航

  • 第1页:测试前言

  • 第2页:45纳米处理器的新特性

  • 第3页:首批上市的Penryn处理器规格

  • 第4页:处理器对比 测试方法介绍

  • 第5页:基准效能测试:略有提升

  • 第6页:图形渲染测试:有一定提升

  • 第7页:视频编码测试:效能提升显著

  • 第8页:游戏效能测试:略有提升

  • 第9页:温度及续航时间测试:有一定进步

  • 第10页:测试成绩汇总:Penryn究竟带来了什么?

返回分页阅读文章产品:Inspiron 1420(S520323CN) 戴尔 笔记本电脑 

测试前言

· 前言

   近几年来,英特尔迅驰移动平台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将原来的一年多时间缩短至现在的半年多。不过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平台的换代速度并没有加快多少,仅仅是英特尔调整了其平台推广方式:在两代迅驰平台之间,加入“过渡平台”这一理念,即将下一代迅驰平台的处理器提前应用到现有的平台当中,而平台中的其它组件暂时保持不变。

  众所周知,迅驰平台主要包括三大组件: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模块。和非迅驰平台相比,它们在运算效能、无线网络接入和电池续航时间等方面都有着更好的表现。而作为笔记本中最重要的组件,单是处理器的升级已经足以给平台整体效能带来明显的改善。

  例如,英特尔公司于2006年8月将本应于次年5月发布、基于迅驰4平台(Santa Rosa)的酷睿2处理器提前应用到当时的迅驰3平台(Napa)中,并将其命名为Napa Refresh,俗称“迅驰3.5”。此举一方面加快了迅驰平台的普及速度,另一方面也让许多消费者提前体验到酷睿2处理器的强劲效能。



基于45纳米技术的Penryn双核处理器

· 正文

  在迅驰4平台发布八个月之后的今天,名为Santa Rosa Refresh的“迅驰4.5”平台正式发布。正如人们之前预料的那样,它在保持芯片组和无线模块等组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将基于第五代迅驰平台(Montevina)、代号为Penryn的45纳米处理器提前应用到现有平台当中。

  首批上市的Penryn双核处理器主频从2.1GHz~2.8GHz不等,我们ZOL笔记本频道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一颗2.4GHz的Core 2 Duo T8300,在Penryn家族中属于中端主流型号;此外,我们还找到了两颗现有的65纳米处理器T7300(2.0GHz)和T7700(2.4GHz)与之进行对比。通过测试,我们希望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 和主频相同的T7700相比,T8300在哪些应用中会体现出优势?

  · 和千颗采购价格相同的T7300相比,T8300能有多大的效能提升?

  · 先进的工艺技术是否能实现更小的发热量、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45纳米处理器的新特性


  在对Penryn展开全面的测试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它具体都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 45纳米制造工艺

  现时IC制程工艺通常以纳米做为度量单位,其实际上是指集成电路中晶体管之间的连接线宽。连接线宽越短,单位面积的晶片上所能够容纳晶体管数量也就越多,其效能及功能亦将随之增强。和现有的65纳米双核处理器内建2.9亿个晶体管相比,采用45纳米制程的Penryn双核处理器拥有多达4.1亿个晶体管,而核心面积却更小,从而有效降低了因“晶体管集成度增加和频率提升”所带来的发热量和功率消耗。

· 新材料:High-k栅介质

  出于二氧化硅的易获取性以及能够通过压缩其厚度以持续改善晶体管效能,因此在过往四十余年的时间中,业内均普遍采用二氧化硅做为制造晶体管栅介质的材料。而在65纳米制程工艺下,英特尔公司已经将晶体管二氧化硅栅介质的厚度压缩至1.2纳米,仅与五层原子的厚度相当,基本上达到了这种传统材料的极限。此时不但使得晶体管在效能增益以及制程提升等方面遭遇瓶颈,过薄的晶体管二氧化硅栅介质亦使得其阻隔上层栅极电流泄漏的能力逐渐降低,导致漏电率大幅攀升。

  为了使上述情况得到解决,英特尔公司于45纳米Penryn家族处理器中首度引入High-k技术。此种以Hafnium铪元素为基础物质的新型材料不但拥有良好的绝缘性,且比传统二氧化硅栅介质更为厚实,能够进一步控制晶体管的漏电率。



45纳米新型介质(右)与传统材料(左)的比较

  High-k栅介质与Metal Gate栅极的引入能够使得晶体管漏电率较之传统材料降低10倍以上,与65nm制程工艺相比能够在相同耗能下提升20%的时钟频率、亦或是在相同时钟频率下拥有更低的耗能。45纳米晶片每秒钟能够进行约三千亿次的开关动作,在以铜与low-k材料搭配组成的内部连接线的作用下,晶片开关速度能够提升20%且耗电量降低30%。此外,所有将于今年生产的45纳米以及65纳米处理器都将采用100%无铅工艺制造。

· SSE4多媒体指令集

  而Intel公司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第五代多媒体指令集——Streaming SIMD Extension 4(SSE4)被视为是继2001年的SSE2之后最为重要的多媒体指令集改进。除扩展Intel 64位指令外,还新增对于影像编辑、视讯编码、三维渲染以及游戏应用等方面的指令,使得处理器的效能受益性更为广泛。


SSE4将进一步提升处理器的多媒体应用效能

  第五代SSE4多媒体指令集将分为SSE4.1以及SSE4.2两个版本,其中SSE4.1版本将首度于45纳米Penryn家族处理器中出现,共增加了47条新的指令。当然,指令集是否能发挥效用还需要应用软件的支持,据了解,目前已有总共21项的目标应用向英特尔公司承诺将提供对SSE4多媒体指令集的支持,另外还有100家以上的独立软件开发商为英特尔公司设计程序,SSE4多媒体指令集以及多核心应用的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 现有技术得以改进

  此外,Penryn还加入了Enhanced Dynamic Acceleration Technology(增强型动态加速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单任务环境下对工作核心进行自动超频,以获得更高的处理效能,并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有所改进。

  功耗控制方面,Penryn处理器增加了C6模式,相对于Merom所支持的Enhanced Deeper Sleep(C4e)模式,Penryn的C6模式可以进一步降低一级缓存的供给电压(甚至关闭一级缓存),这意味着当笔记本处于睡眠/休眠状态时会更为节能。


45纳米移动处理器加入C6电源管理模式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笔记本的话,可以不用关机、只须将顶盖扣合令其进入睡眠或休眠状态即可,凭借45纳米处理器出色的功耗控制技术,普通电池容量即可轻松维持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的睡眠待机时间。而节省下来的开关机时间,对那些工作繁忙的商务人士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此外,45纳米Penryn处理器的新特性还包括“快速Radix-16除法器”(加速浮点以及整数的除法运算速度)、“超级Shuffle引擎”(使多媒体指令运算更具效率)和“分裂负荷缓存增强”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Penryn采用的是改进型酷睿微架构,原有的“超宽动态执行单元”在保持四路并行解码的基础上,将流水线长度由目前的14级拓展到16级,这让它可以轻易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相对于奔腾4时期长达31级流水线长度而言,本次流水线长度仅仅增加了2级,就将主频范围从1.6~2.4GHz提升至2.0~2.8GHz,效能提升显著,综合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首批上市的Penryn处理器规格


· 首批上市的Penryn处理器规格

  据了解,Montevina平台的Penryn处理器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四核心的Penryn-QC(Quad Core)、双核心的Penryn-DC(Dual Core)/6M和Penryn-DC/3M,以及单核心的Penryn-SC(Single Core)。其中Penryn-DC系列将会出现在Santa Rosa Refresh平台之上。另外,Celeron这一品牌仍有可能保留并面向入门级消费类市场。

   其中,Penryn-QC采用双芯片(2×2)设计,二级缓存容量高达12MB,它的功耗也达到惊人的45瓦,主要针对17英寸以上,不追求移动性的发烧级游戏笔记本;Penryn-DC则为6MB二级缓存版的双核处理器,主攻高端和主流市场;而Penryn-DC/3M虽然也是双核结构,但它的二级缓存只有3MB,针对主流轻薄机型;至于单核心的Penryn-SC,二级缓存只有2MB,面向低端轻薄和超便携领域。


部分Penryn双核处理器的型号及主要参数

2008年一月发布处理器型号核心频率二级缓存前端总线对应平台Intel Core 2 Duo T81002.10GHz3MB800MHzSanta Rosa
Refresh
Intel Core 2 Duo T83002.40GHz3MB800MHzIntel Core 2 Duo T93002.50GHz6MB800MHzIntel Core 2 Duo T95002.60GHz6MB800MHzIntel Core 2 Extreme X90002.80GHz6MB800MHz2008年中期发布未知,笔者推测 T82002.13GHz3MB1066MHzMontevina

TDP 25W

未知,笔者推测 T84002.40GHz3MB1066MHz未知,笔者推测 T85002.53GHz3MB1066MHz未知,笔者推测 T94002.53GHz6MB1066MHzMontevina

TDP 35W

未知,笔者推测 T96002.80GHz6MB1066MHz未知,笔者推测 T98003.06GHz6MB1066MHz

   本次推出的Penryn处理器的TDP功耗和现有的Merom处理器相同(都为35W),但在实际应用中,Penryn将会凭借更为先进的45nm制程和电源管理技术赢得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而在08年中期发布的Montevina平台中,英特尔还会推出TDP功耗仅为25W的Penryn处理器。


搭载了T8300处理器的迅驰4.5笔记本

  英特尔公司本次共发布了五款800MHz前端总线的Penryn双核处理器,主频从2.1GHz至2.8GHz不等,其中搭配3MB二级缓存的型号属于T8000系列,搭配6MB二级缓存的属于T9000系列,其中顶级型号则会被命名为Extreme X9000,面向追求极致性能的高端游戏玩家。


取下风扇和散热铜管,即看到处理器等核心部件

  正如迅驰4平台的Merom处理器将前端总线从667MHz提升至800MHz一样,将于08年中期发布的、基于Montevina平台的Penryn处理器会将前端总线进一步提升至1066MHz,同时沿用Socket P接口。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些处理器的具体型号,不过笔者根据英特尔以往的命名习惯对它们的型号进行了推测,供大家参考。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Core 2 Duo T8300

  从Penryn处理器的规格当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英特尔将首次加入0.5倍频的递进方式,比如Core 2 Duo T8100(2100MHz主频÷200MHz外频=10.5倍频)。当然,倍频是否为整数对处理器的性能并没有任何影响,这仅仅是因为随着处理器外频的提升(最新的Penryn已达266MHz),倍频为1的递增已经显得跨度太大了些,将会导致产品线分布过于松散,因此引入0.5倍频技术也是当务之急。这也是笔者推测2.53MHz主频、3MB二级缓存那颗处理器型号为T8500(而不是T8600)的主要依据。


处理器对比 测试方法介绍


· 处理器对比 测试方法介绍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Montevina平台的Penryn-DC/3M的TDP功耗将会只有25W,比目前Merom处理器的35W降低了近30%。考虑到Penryn处理器拥有更为先进节能的电源管理技术,相信Montevina平台中采用Penryn-DC/3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会获得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回顾最近两代迅驰平台处理器的推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以T2350、T5200、T5450为代表的这类“降频版”处理器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它们的好处显而易见——降低外频的同时增加倍频,使得同频率下的实际性能并没有明显降低,而价格却便宜了不少。



Penryn处理器同样基于Socket P接口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的是,今年无论是Santa Rosa Refresh平台、还是Montevina平台,都会及时推出相应地降频版处理器,来满足那些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加快新平台的普及步伐。有消息称,Penryn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后占据英特尔移动CPU出货量的47%,其中Santa Rosa Refresh平台28%、Montevina平台19%,另外53%当中有34%是Santa Rosa平台的Merom、19%是Napa Refresh平台的Merom。


45纳米处理器的核心面积减小了约40%

  在将送测样机进行简单拆解后,我们发现这颗基于45纳米技术的Core 2 Duo T8300处理器沿用了现有的Socket P接口,但遗憾的是,由于主板电路同时也需要稍加改进,将导致现有的965平台用户无法自行将处理器升级为Penryn,否则将出现各种兼容性问题。


电容少,说明晶体管集成度大幅提升,占用空间更小

  通过以上图片我们不难看出,得益于45纳米制程,新的Penryn处理器拥有了更小的核心面积和更高的晶体管集成度。这意味着制造成本的降低、功耗和发热量的减少——也就是说,基于新平台的笔记本使用起来更为凉爽、电池续航时间也将会更长。


T8300参数及SuperPI测试成绩:20.561秒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目前的CPU-Z 1.42已经可以很好地识别这颗Core 2 Duo T8300,从各项参数来看,它和现有65纳米处理器的主要区别在于“代号、工艺、核心电压、指令集和二级缓存”几个方面。


T7700参数及SuperPI测试成绩:21.341秒

  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名为Penryn的改进型酷睿微架构将会提升处理器在某些应用中的效能、45纳米制造工艺能够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续航时间、SSE4.1指令集将会显著提升处理器的视频编码能力、而3MB的二级缓存和现有中端处理器的2MB相比也有着50%的提升幅度。

测试平台

处理器Core 2 Duo T8300(Penryn 2.4GHz 3MB 800MHz)Core 2 Duo T7700(Merom 2.4GHz 4MB 800MHz)Core 2 Duo T7300(Merom 2.0GHz 4MB 800MHz)芯片组Intel Crestline PM965 + ICH8-ME内存Hyundai 2 × 1GB DDR2-667(5-5-5-15)硬盘Hitachi 160GB 5400RPM SATA 8MB显示芯片NVIDIA GeForce 8400M GS(128MB)液晶屏14.1'' WXGA(1280×800)电池53.28Wh(11.1V 4800mAh)6 Cell测试项目基准效能PCmark05PCmark05-CPU3Dmark063Dmark06-CPU渲染及编码Cinebench R10MainConcept H.264XMPEG + DviXTMPGEnc 4.03D游戏效能PES 2008Need For Speed 11温度及续航Everest 4.20BatteryMark 4.0.1

  下面,我们就在统一的平台下,对这三款处理器展开全面的测试,从而获得本文开头那三个问题的答案。


基准效能测试:略有提升


· 基准效能测试:略有提升

  首先,我们采用大家最为熟悉的两款Futuremark软件——PCmark05和3Dmark05来测试这三款处理器的基准运算效能。

  PCMark05是Futuremark公司推出的性能测试软件,可以用来测试系统整体性能以及CPU、内存、磁盘和2D图形等子系统性能。它包含三个多任务测试项目(第一个项目是文件压缩和文件加密,第二个项目是文件解压缩和图像处理,第三个项目是扫描病毒和语法检查)以及Web页面处理、音频解码、视频解码等单线程测试项目。最终结果也是由各分项成绩加权而来的相对得分,数值越高说明系统的整体性能越出色。



3Dmark06测试场景

  自1998年发布第一款3Dmark图形测试软件至今,3Dmark已经逐渐成长为一款最为普及的3D图形卡性能基准测试软件。3Dmark的一系列版本以简单清晰的操作界面和公正准确的3D图形测试流程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3Dmark06主要使用最新一代游戏技术衡量DirectX 9级别的3D硬件。


基准效能测试:得分越高越好

  从本环节的测试成绩来看,T8300相对于同频率的T7700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优势,这主要是PCmark05和3Dmark的CPU子项目测试更看重处理器主频的缘故。不过和价格相近的T7300相比,T8300无疑更具性价比。

  不过在我们的日常应用中,仅有少数软件进行的是单纯的浮点运算,更多的还是会依赖处理器的图形渲染及视频编码等效能,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常见的应用进行测试。


图形渲染测试:有一定提升


· 图形渲染测试:有一定提升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

  近日Maxon公司推出了Cinebench的最新R10版,相对于之前的9.x版,公司宣称R10版更能榨干系统的最后一点潜能,准确体现系统性能指标。Cinebench R10支持Windows XP和Vista的X86/X64系统,以及PowerPC和Intel架构Mac平台,最高支持16个处理器核心。 



Cinebench R10软件界面

  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


图形渲染测试:得分越高越好

  测试成绩表明,相对于同频率的T7700,T8300在图形渲染方面的效能提升在9%左右,同时比价格相同的T7300强约30%。这意味着对图形工作站用户和部分游戏玩家而言,45纳米处理器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效能提升。


视频编码测试:效能提升显著


· 视频编码测试:效能提升显著

  XMPEG是FlaskMPEG的修改版,是一个非常好用的视频制作工具,相比于VirtualDub,它除了支持MPEG2的解压缩之外,稳定性也高一些,在编码中的处理功能还是很强大的。因为和VirtualDub重复的功能不多,所以两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TMPGEnc是一套高画质视频编码转换工具软件,支持VCD、SVCD、DVD以及所有主流媒体格式,而且还提供对高清晰度视频格式的支持。其最新版本 4.0 Xpress 在保证原有的高质量视频转换品质的前提下,对新近推出的Intel和AMD处理器进行了代码优化,支持最新的多媒体扩展指令,令其在提高视频转换质量的情况下大大加快了视频转换的速度。



TMPGEnc 4.0等软件已经能够支持SSE4指令集

  同时,TMPGEnc软件在提供各类视频格式的标准编码设置外还提供了各种自定义设置,加强了编码的灵活性。


视频编码测试:用时越短越好

  在本环节测试中,拥有SSE4多媒体指令集的45纳米处理器表现出巨大的领先优势,在两款测试软件中分别有着显著的效能提升。如果您经常需要对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和处理,那么45纳米处理器可能会为您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令您的工作大幅提升。

游戏效能测试:略有提升


· 游戏效能测试:略有提升

  尽管现在对3D游戏效能影响最显著的是显卡,但处理器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集成了种种新技术的Penryn处理器是否能够带来游戏效能的提升。

  由于笔记本显卡的仍然无法与台式机相提并论,因此我们选择了两款时下比较热门的主流3D游戏对其进行测试。其中,PES2008作为PES(实况)系列的最新作品,在画质更为精细的同时、对硬件的要求也大幅提升,主流双核处理器和8400M GS的配置也只能在1280×800中等画质下才能流畅运行,但它的魅力还是会吸引很大一部分玩家投入资金来升级自己的游戏平台。



两款3D游戏测试

  和PES2008相比,最新款的Need For Speed(极品飞车)游戏对硬件的要求则更为苛刻,但其炫丽逼真的游戏场景和极速飞驰的感受,同样令人难以抗拒。对笔记本用户而言,配置高端显卡的产品往往价格不菲、而且发热量和耗电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那么新一代45纳米移动处理器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游戏效能呢?


游戏效能测试:帧数越高越好

  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主频的情况下,45纳米处理器带来的游戏效能提升十分有限,换句话说,此时平台的性能瓶颈在于显卡。不过和价格相同的T7300相比,T8300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大约有10%左右的效能提升。


温度及续航时间测试:有一定进步


· 温度及续航时间测试:有一定进步

  相信大家都很关心:采用45纳米制造工艺和Penryn处理器是否会具备更少的发热量,从而使笔记本在运行时更为安静凉爽?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际测试来验证。

  我们的测试方法是利用Everest软件中的温度监控功能,分别记录它在闲置30分钟后、以及全速运行WinRAR 30分钟后的温度数据。测试结果数值越低说明处理器的发热量越小。



温度监控测试:数值越低越好

  测试结果表明,基于45纳米制程的T8300确实有着更小的发热量,温度比主频相同的T7700降低了10%左右;和主频仅为2.0GHz的T7300相比也仍然有一定优势。看来当笔记本采用45纳米处理器之后,用户在操作时确实会稍感凉爽一些。


续航时间测试:用时越长越好

  此外,我们还分别对三款处理器进行了电池续航时间测试。尽管它们的TDP功耗同为35W,但从测试结果来看,T8300的续航时间还是稍稍长一些。这主要是由于45纳米处理器晶体管的开关耗电量减少30%所致。由于测试机型采用了独立显卡,因此续航时间相对较短,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倘若将显卡换成Intel GMA X3100集成显示核心,其续航时间通常会在三小时以上。

  另外,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由于C6电源管理模式的引入,使得45纳米处理器在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能够保持更低的耗电量,从而获得更长的待机时间,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不用笔记本,甚至无须关机,仅仅将顶盖闭合即可。我们在测试中发现,在几个小时的休眠时间内,其电池电量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测试成绩汇总:Penryn究竟带来了什么?


· 测试成绩汇总:Penryn究竟带来了什么?

  通过以上测试我们不难发现,以Core 2 Duo T8300为代表的45纳米Penryn处理器凭借全新的SSE4多媒体指令集,在视频编码相关的应用中的效能提升最为显著,和同主频的T7700相比,其提升幅度也有30%~70%不等。这对那些高清电影爱好者、视频后期编辑处理工作者来说,无疑能够大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得益于先进的45纳米制造工艺和更低的电压,使得Penryn处理器拥有更低的发热量和平均功耗,从而令笔记本在使用中更为凉爽、电池续航时间更长。尽管从本次测试数据来看,这一优势并不算很明显,但我们相信在OEM厂商的不断努力下,45纳米技术的优势将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T8300相对于T7700效能提升幅度一览

  此外,其它一些新技术(如“快速Radix-16除法器、超级Shuffle引擎、分裂负荷缓存增强”)的加入也令Penryn处理器在各类日常应用中表现出更高的执行效率,在基准效能、图形渲染和3D游戏效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Penryn家族的中端产品,T8300的千颗采购价格仅仅和现有的T7300相当,这意味着迅驰4.5平台笔记本都将有着出色的性价比。但是,部分消费者或许不会现在就将45纳米处理器收入囊中,这是因为在几个月之后,名为Montevina的第五代迅驰平台就将正式发布。


2008年中期,迅驰5平台正式发布

  据了解,迅驰5将采用全新的主板芯片组Cantiga,其中的GM版本将集成更为优秀的图形芯片,游戏效能和高清解码能力都有明显进步;此外,Cantiga还将对DDR3内存提供支持。而全新的无线模块和迅盘2.0等组件也令我们对Montevina充满期待(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迅驰4、迅驰4.5、迅驰5,英特尔移动平台的更新换代速度令人眼花缭乱,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如果您仅仅需要基本的网页浏览、影音娱乐和休闲类游戏应用,那么迅驰4或同时期的入门级平台显然更具有性价比;反之,如果您需要强劲的系统性能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各类繁重的工作(尤其是视频编码方面的应用),那么最新的45纳米处理器无疑会大大提高您的工作效率。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Intel发布45nm 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7:59  泡泡网作者:杨涛 

    泡泡网笔记本电脑频道1月8日  今天在北京,英特尔公司发布了首批用在基于英特尔迅驰处理器技术笔记本上的45nm处理器——Penryn(博锐处理器)。

    英特尔迅驰处理器技术和英特尔迅驰博锐处理器技术是英特尔下一代移动平台,能够支持更具创新性和功能更强大的笔记本电脑,甚至可以满足最挑剔的消费者的需求。


采用45nm Penryn处理器的迅驰笔记本Logo

    与上一代英特尔迅驰处理器技术平台相比,英特尔最新的处理器技术能够支持更具强劲的性能和更长的电池续航能力。基于英特尔迅驰处理器及英特尔迅驰博锐处理器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在与下面这些下一代平台组件共同工作的情形下,能够大幅提高性能,显示出卓越的移动计算能力。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副总经理Chris Thomas

    在发布会上,英特尔公司中国区副总经理Chris Thomas向媒体介绍了最新的45nm Penryn处理器。

    Chris Thomas先生表示“我们今天发布的新产品将为广大消费者和商业用户带来运行更流畅、表现更优异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并为超级游戏玩家和高清视频发烧友提供功能强大、外观时尚的个人电脑。当然这些产品也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其它各种需求。移动计算应用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我们的45纳米移动处理器将成为2008年移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新的迅驰Logo

    从今年起1月起,Intel也将采用全新的迅驰Logo。

    45nm Penryn处理器的五大特点(1)

    虽然这次Intel只是发布了迅驰平台中最新的移动处理器,而整个迅驰平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由于Penryn处理器采用了目前芯片制造的最新45nm工艺设计,因此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从Penryn处理器的介绍来看,与原有的65nm处理器Merom相比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Penryn处理器的主要特点

一、采用了最新的45nm处理器制作工艺:

    英特尔45纳米处理器材用量人高-K金属栅极技术,使得晶体管漏电量更低,提高转换速度;晶体管数目大约是65nm技术的两倍,从而将性能和功效提升至新水平。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高-K金属栅极技术示意图

    处理器采用45纳米生产工艺制造,有助于提升个人电脑的运算速度,降低耗电量,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其更小的体积也使得电脑可以设计得更加时尚、轻巧。

二、增加了每时钟和周期的指令数,提高产品性能:

英特尔酷睿2微架构的核心架构特性包括:英特尔宽区动态执行:

 更宽: 一个完整的4道宽超标量流水线可在每时钟周期以恒定速率获取、解码、执行和返回4条完整的指令,而前一代的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只能处理3条完整的指令。

 更深: 缓存尺寸大小优化了有效的指令数,允许处理器深入监测程序流以发现能够并行执行的指令。

 更快:效率优化过的流水线,通过提高频率同时提高每时钟周期内发布的指令数,改善了非常短且高效的14级流水线的架构的关键路径。

 更智能: 宏融合将通常使用的指令序列,融合为单条指令以供执行,减少了内部资源需求并且增加了每时钟周期的指令数,这样可以返回5条指令,而以前完成同样的工作只能返回4条指令。

    45nm Penryn处理器的五大特点(2)

三、最高达6MB的L2二级缓存:

    移动处理器二级缓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Penryn处理器把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增加到了6MB,更有效地提高了性能。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Intel 45nm技术代表了目前最高科技

四、深度节能技术提高笔记本的续航时间:

    45nm的Penryn处理器具有深度节能技术,可以在不使用时关闭处理器核和二级缓存,功效更高。

    英特尔智能功耗性能是一组特性,旨在通过管理所有处理器执行内核运行时的功耗而降低功耗和设计要求。这样,出色的功耗优化使英特尔酷睿微体系结构帮助笔记本电脑实现更多高功效表现。

五、新的HD Boost—SSE4多媒体指令集:

    英特尔高清增强(IntelHD Boost)技术是一项可以显著提高执行SIMD流指令扩展(SSE/SSE2/SSE3/SSE4)指令性能的特性。它们能够加快诸多应用的速度,如视频、话音与图像、图片处理、加密、财务、工程设计和科学应用等。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SSE4的现场演示

    在发布会现场,Inetl的工程师向媒体演示了SSE4在多媒体编码时候的性能提升。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两款演示的笔记本平台

    在两款配置一样的笔记本平台上,分别采用了Penryn处理器和上一代的Merom处理器。在现场的实际进行同一段视频编码的测试中,具有SSE4技术的Penryn处理器平台的速度要比老的Merom处理器平台快50%以上。

    Penryn让迅驰平台性能提升

    按照整个迅驰平台的发展来看,虽然说45nm的Penryn处理器具有不俗的意义,但它依然还是基于Santa Rosa的迅驰四平台。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迅驰四平台升级到45nm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本次发布的四款Penryn处理器型号

    这次发布的Penryn处理器共有四款,从型号和参数上很容易可以区别出它们的性能高低。其中T8000系列为采用3MB二级缓存的产品,主频也相对较低;而T9000系列则是新一代Penryn中的高端产品。与之前的T7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相比,在主频方面都有所提升。

    Penryn笔记本赏析

    在发布会现场,与Intel合作的11家笔记本厂商也展示了各自最新的、采用45nm Penryn处理器的笔记本。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TCL T23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联想F41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联想F51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神舟优雅HP900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HP Pavilion系列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同方X310A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方正 S360R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戴尔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华硕R1E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华硕M50

Intel发布45nm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


七喜TW4288


海尔



长城

    从发布会现场展示的产品来看,大多数都是国产品牌的笔记本。一方面可以看到Intel对国内笔记本品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国产笔记本紧跟国际步伐的进步。最后,让我们期待不久Penryn的全面上市。 王者之间的对决——45nm Penryn VS 65nm Conroe之综合性能分析

2008-03-24 16:48:26  出处:快科技 作者:Cong 编辑:Cong     评论(4)

默认

想要显著处理器的提升性能,无外乎四种方法:改进微处理器架构、增加处理器核心数量、提升频率以及增加二级缓存。而就目前的使用环境来说,有的时候增加处理器核心数量并不能很好的带来性能提升,而架构更新一般属于整代产品更新之际才能出现。因此在需要沿用数年相同架构的处理器来说,主频和二级缓存则成为了提升性能,拉开产品差距的主要手段。 

(以下引用www.zol.com.cn,超能网等有关数据进行对比测试说明) 
新老对比


你能看的出来哪个是老肉哪个是新肉么?

45nm架构微调、性能提高 

Intel Penryn 45nm处理器虽然在架构上与之前的酷睿处理器架构差别不大,但是一些改良还是让新一代的Intel 45nm处理器有了更好的表现。比如增添的47条影音多媒体指令(SSE4指令集,架构的优化,更高的主频,更大的二级缓存,更低的功耗,等等 

下面简单的讲下45nm penryn同老core性能上的优势 
“增强高速缓存拆分负载功能(Split Load Cache Enhancement)” 
在Intel的酷睿2双核心处理器设计中,每个独立的核心都有自己的一级缓存,酷睿微架构透过核心内部的“Shared Bus Router”来共享的二级缓存,例如当一个核心处理完数据并将其存放在二级缓存中时,另外一颗核心便可通过“Shared Bus Router”来读取另一个核心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的数据,这样的数据读取和交换速度要远远大于通过前端总线进行数据传递,而L2 & DCU Data Pre-fetchers及Deeper Write output缓冲存储器的采用更是加大了缓存的命中率,“Shared Bus Router”和“Bandwidth Adaptation”技术还分别优化了数据传输排程和共享前端总线时候的效率。这也是酷睿微架构具有优异性能的一大原因。虽然具有上述这些技术让酷睿微架构具有强劲的性能,但是面对通过前端总线进行数据交换的四核心处理器来说,酷睿微架构的性能发挥却收到了一定的制约。 

Penryn 45nm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相比65nm的二级缓存增加了50%,双核心产品二级缓存容量最大可达至6MB、四核心更是达到了12MB,Intel也是考虑到了四核心的一些限制问题,因此提升到了24路组相联(24-way set Associative) ,令二级缓存命中率进一步提升,从而让性能获得更好表现。 

此外,Penryn 45nm处理器加入了名为“增强高速缓存拆分负载功能(Split Load Cache Enhancement)”的全新技术。当需要数据读取时,如果数据位于两个不同的高速缓存当中时,将会对在高速缓存中的数据进行拆分,让一个高速缓存进行数据读取,其速度要高于数据在两个高速缓存中进行读取和处理要快上许多。该技术我们可以看成是酷睿微架构中高速智能缓存技术的增强版本。 

Fast Radix-16 Divider快速Radix-16除法器 
原有的酷睿微架构可以支持每个周期同时处理4个指令,并且重新使用了较高效率的14层“Pipeline Stages”(流水线处理站)。 

Penryn 45nm处理器在原有的架构上对除法器进行了改良,Intel称其为“Fast Radix-16 Divider快速Radix-16除法器”。改良之后的除法器在运行科学计算、三维坐标转换和其他数学密集型运算的时候,会带来比原来高两倍的运算速度,并可以加速浮点和整数运算的速度。其重要原理就在于,通过Radix-16除法器的采用,使得当面对基数提升到16的运算时,该功能会每次运算出4位商值,将运算延迟缩短了一倍。 

Super Shuffle Engine超级流水线引擎 
Intel在酷睿微架构中加入128Bit-SIMD 整数运算(Interger Arithmetic)及128bit SIMD双倍精准度浮点运算(Floating-Point Operations)单元。旧有的处理器执行128Bit的SSE、SSE2及SSE3指令时,需要把指令分拆为2个64Bit指令,在2个频率周期完成,但酷睿微架构则只需要一个频率周期便能完成,执行效率提升了一倍。经过多年的推广,SSE指令集已经被目前的绘图、影音、压缩、加密、数学运算等应用所广泛采用,而单周期128Bit的处理器能力则成倍地提高了运算效率。 

Penryn 45nm处理器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改良,其加入全新Super Shuffle Engine(超级流水线引擎),可以让SSE指令更具效率的运行。以往在处理128Bit宽度的字节(Byte)、字(Word)及双字(DWord) SSE数据时,是无法在一个周期内完成,而超级流水线引擎的加入可让这些不同性质的128Bit SSE指令,在1个周期内便可完成,减低延迟及吞吐量。 

SSE 4.1指令集

在Penryn 45nm处理器中,Intel加入了全新的SSE4.1指令集,SSE4指令集目前分为4.1和4.2两个版本。其增强指令主要针对向量绘图运算、3D游戏、视音频编码加速及协同处理加速方面。 

Intel指出,加入的SSE4指令集让Penryn 45nm处理器增加了2个不同的32Bit向量整数乘法运算单元,并加入8位无符号 (Unsigned)最小值及最大值运算,以及16Bit 及32Bit 有符号 (Signed) 运算。在面对支持SSE4指令集的软件时,可以有效的改善编译器效率及提高向量化整数及单精度代码的运算能力。同时,SSE4改良插入、提取、寻找、离散、跨步负载及存储等动作,令向量运算进一步专门化。 

SSE4还加入了六条浮点运算指令,支持单精度、双精度浮点运算及浮点产生操作,可立即转换其路径模式,大大减少延误,这些支持将会在3D游戏及对浮点运算能力非常敏感的领域起到积极的效果。 

此外,SSE4指令集还加入了串流式负载指令,能够提升帧缓冲区的读取数据频宽,理论上可获取完整的快取缓存行,即每次读取64Bit而非8Bit,并可以将其保存在临时缓冲区内,让支持SSE4指令集的读取频宽效能提升最高至8倍。 

以上皆为理论知识,下面让我们通过测试来感受一下全新的INTEL 45NM PENRYN所带来的惊喜吧。 

平台介绍: 
AMD平台 
CPU: AMD Athlon 64 X2 6400+ (Socket AM2, 3.0GHz, 2x1024KB L2, Windsor),65纳米 
主板: ASUS M2R32-MVP (Socket AM2, AMD 580X) 
内存: 2GB DDR2-800 with 4-4-4-12-1T timings (GEIL 大黑龙) 
显卡XFX GeForce 8800GTX (PCI-E x16) 
硬盘: Western Digital WD1500AHFD (SATA150)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x86 

Intel Core 2 Duo E8500 (LGA775, 3.16GHz, 1333MHz FSB, 6MB L2, Wolfdale),45纳米 
Intel Core 2 Duo E8400 (LGA775, 3.0GHz, 1333MHz FSB, 6MB L2, Wolfdale),45纳米 
Intel Core 2 Duo E8200 (LGA775, 2.66GHz, 1333MHz FSB, 6MB L2, Wolfdale),45纳米 
Intel Core 2 Duo E6850 (LGA775, 3.0GHz, 1333MHz FSB, 4MB L2, Conroe),65纳米 
Intel Core 2 Duo E6750 (LGA775, 2.66GHz, 1333MHz FSB, 4MB L2, Conroe),65纳米 
主板: ASUS P5k-E (LGA775, Intel p35, DDR2 SDRAM) 
内存: 2GB DDR2-1066 with 5-5-5-15 timings (Geil 大黑龙) 
显卡:XFX GeForce 8800GTX 
硬盘: Western Digital WD1500AHFD (SATA150)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x86 

Part 1 SYSMARK2007测试 
(SYSMARK2007介绍:SYSmark系列出自Bapco组织,之所以称其为组织是因为Bapco是一家专门面向企业的非盈利性组织,既然属于非盈利性组织那么她的公正性就不会像FutureMark那样受到各种利益和隶属关系的纠缠,也更容易做到真实和公平。由于合作关系广泛其SYSmark评测软件也具有广大普遍性。其合作厂商包括了各种硬件、软件厂商以及著名媒体包括:AMD、Apple、ARCintuition、Atheros Communications、CNET、Compal Electronics、Dell、Hewlett-Packard、Intel、Lenovo、Microsoft、NVIDIA、Toshiba、VNU Business Publications Limited(UK)、ZDNet以及Ziff Davis Media等16家。 

而相对于现在流行的PCMark系列,SYSmark的特点就是以真实、贴切的应用软件以及模拟真实用户在计算机上的操作来得出计算机的性能数据。这样做的优势就是可以更好的结合实际而不必让用户对于像PCmark得分一样的测试结果感到困惑。 

SYSmark将经常使用到的软件的应用分成了4大类,包括电子学习、视频制作、办公效率、3D建模。让用户可以方便的知道计算机在自己常用领域的表现如何。这样就可以做到贴切的反映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而PCmark系列所采用的测试插件全部由自己开发,不具有普遍性和与其他软件的可比性,所以其测试结果对于反映真实系统性能是不够严谨的。)

Part 3 实际游戏效能测试 

测试游戏1 
DirectX 10游戏大作 
Crysis(末日之战) 
游戏介绍: 
一直为玩家津津乐道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孤岛惊魂》(FarCry)的续作《末日之战》(Crysis)早已公布,这是德国游戏开发商Crytek继《孤岛惊魂》之后,精心打造的第二款热点大作,该作将于今年秋季上市。在微软的PDC大会上,Crytek就展示了一段使用DirectX10aPI的CrytekEngine2引擎的视频,视频包括了动态的日夜循环、阳光透射、实时软阴影、软粒子以及完全互交可毁坏的环境,容积云和高级着色器技术等特性。

测试游戏2 
unreal tournament3(虚幻竞技场3) 
游戏介绍: 
虽然说等待了很长时间,但是最终我们还是盼来了Epic第一款基于PC的 Unreal Engine 3,虽然目前离最终版的Unreal Tournament 3 推出还有一些时日,不过在上周推出的beta版游戏就占用了我们不少时间进行相关的基准测试。通过这款出色的游戏, Epic公司的 Unreal Engine 3可以说是真正让我们体验到了新一代游戏的感觉,同时通过此次的试玩也让我们真正感觉到新游戏对于CPU及显卡的要求已经明显要高于 Valve公司的 Source引擎,虽然对硬件的要求还没有达到像Oblivion那样变态,但是UE3也确实现可以算得上是当前对电脑硬件要求最高的游戏之一。 

E8000系列(45纳米)相对E6000系列(65纳米)的优势在这里已经显而易见,在SSE4被软件开发商普遍采用后,这一结果还会向有利Wolfdale的方向倾斜。 

CPU功耗对比:

总结:

新架构,制造工艺的提升,更大的二级缓存,使得E8000系列的CPU异常的强大连自家前辈也不在话下,从数据上来看虽然性能上只有4%-11%的一个提升,但是相对的功耗更低了,基本上又低了差不多40%,这样一来零噪音的被动散热基本可以实现了。另外,虽然是新品上价,但“高贵不贵”。以E6550与E8200为例,E8200系列有着比E6550更高的主频与更大的二级缓存,但是两者的售价却基本相同。而且E8000系列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上却更胜一踌。当新处理器和老处理器达到了相同的价位的时候,也就预示着老的产品将光荣的退役了。Core 2 Duo E8500将取代今天的Core 2 Duo E6850;Core 2 Duo E8400将取代今天的Core 2 Duo E6750;Core 2 Duo E6550 也将会被Core 2 Duo E8200所取代。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消费者就可以用目前老处理器的价格买到性能更高的新产品了。 


【转】迅驰4.5来了 45纳米Penryn博锐移动处理器对比测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