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存栏低于预期 食品加工采购应留意涨价风险
行情回顾:存栏略减 蛋价涨跌还看鸡蛋供需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衍期货近期全国鸡蛋均价先弱后稳,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由于目前梅雨季提高了鸡蛋储存难度,各环节需求相对谨慎,上游养殖户自然受到一定价格压力,产销区价差持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二是产销区内部价格明显分化,主销区北京鸡蛋价格明显低于上海和广东,且上海广东蛋价相对稳定,而主产区东北和华北地区则明显偏低,这其实也是北方高温带来的需求谨慎情绪。总体看近期鸡蛋价格走势与梅雨和高温紧密相关。
鸡蛋期货在周一迎来集体反弹且波动幅度加大,周二均有回落调整。此次上涨除了6月份全国在产蛋鸡没有增加外,还极大受到饲料端豆粕上涨的影响。因此周二出现调整属于正常现象,鸡蛋价格波动还是以鸡蛋本身供需为核心。
鸡蛋产能:后续存栏增幅还将低于预期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衍期货
从长期看在产蛋鸡存栏数量大概率逐步增加,增幅相对缓慢,尤其在近期补栏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淘汰因素可能使存栏增幅更慢。卓创数据显示6月份主产区在产蛋鸡存栏为11.78亿只,比5月份的11.79亿只略有减少,最新存栏数据符合此前预期,从侧面证明了中秋前后存栏增幅缓慢。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衍期货 从淘汰出栏数据情况看,2023年二季度待淘老鸡存栏量实际要比2022年有所减少。数据样本统计显示,2023年二季度养殖户淘汰出栏量要多于2022年。虽然整体待淘老鸡不多但实际淘汰出栏不算少,限制了在产蛋鸡存栏的增加幅度。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衍期货 从补栏情况看,2023年2月到5月有较多补栏,6月份明显减少。从目前情况看,后续补栏没有2到5月份多,单月绝对量还是不会少。
供应方面总体看,6月份新增开产有赠加,实际在产蛋鸡存栏略有减少。7月和8月份新开产将继续增加,蛋率也在降低。9月和10月新增开产蛋鸡将有减少,实际淘汰量在7月和8月增加不会太多,会在9月中秋前后集中淘汰,预计9月份实际在产存栏大概率也会出现增幅小于预期的情况,因此中秋国庆双节后蛋价大概率不会太低。
消费需求:双节集中需求将增加食品企业采购风险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衍期货目前市场上很多观点认为需求不行,然而从数据看恰恰相反。春节后主要销区代表市场月度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其实并不差,同时全国红蛋月度消费量也处于正常水平。今年以来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逐渐转弱,工业品表现确实较差,但农产品的需求本身具有较强需求弹性,具有天然的“刚性”,笔者认为即使不买房也基本不耽误每天吃鸡蛋,这是现实。加上俄乌局势的持续和厄尔尼诺对全球农产品影响,粮食作为国家地区的战略性质将更加突出,从全球视角看,现阶段更容易出现局部粮食危机,而根本原因就是粮价上涨。因此从实际需求数据看,2023年的鸡蛋实际需求量并不弱,不买房不买车但不耽误吃饭,不下馆子也不耽误在家煮俩鸡蛋。
食品需求和工业品需求截然不同,日常需求就具有明显“刚性”,而后续随着中秋需求启动,除了常规需求以外的户外需求量将有明显增加,而且经过三年大疫人们生活恢复正常,中秋叠加国庆将刺激走亲探友的传统节日需求。另外前两年由于防疫存在,食品厂订单式生产导致需求前期备货较为谨慎,但今年如果没有提前计划备货,真到需求旺季时可能大幅提高生产成本,甚至损失市场份额,因此对于食品厂来说今年的采购计划很重要。
市场展望:产能大概率不及预期 需求也并不差现货方面,和此前市场预期不同的是6月份在产蛋鸡存栏不增反降,这种情况在我们预期内。后续在产存栏量终将逐步增加,9月份的增量也会受到抑制,加上中秋国庆双节集中需求,蛋价高点可能在4.8到5.3之间。除非养殖户面临节后淡季持续延淘,而蛋料比和鸡苗价格将导致延淘更不合算,淘汰就会对节后蛋价有一定支撑,因此将限制双节后蛋价落价空间。
总之,在产存栏确实会逐步增加,中秋前后产能大概率没有市场普遍预期那么多,鸡蛋作为食品的刚需性质和节日需求也将明显好于疫情期间,食品加工企业可根据情况提前做好采购计划。
鸡蛋期货周一集体上涨,周二全线调整,当前市场明显受到美豆波动的情绪影响,但鸡蛋价格波动的核心还看产能变化,建议关注旺季做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