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案例系列45——华为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低碳转型案例系列的第四十四部分:百度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四十五部分:华为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创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领先的 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 19.5 万员工,业务遍及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 30 多亿人口。
二、战略与目标
华为坚信数字技术是使能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帮助客户和全社会实现低碳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努力方向:一是投资创新节能技术,持续提升 ICT 产品能效,促进 ICT 产业自身低碳发展;二是投资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传统能源数字化;三是把数字技术带入每个行业,支持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促进低碳发展。
三、举措与路径
1、通过“绿色站点—绿色网络—绿色算力”解决方案,实现“比特管理瓦特”,助力 ICT 行业降碳
1)绿色站点
华为已支持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部署了绿色站点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运营商减少约4,00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印尼采用一体化户外机柜将站点室内转室外,去机房、去空调,减少配套基础设施能耗约 30%。在波兰南部,华为设计站点叠光解决方案,太阳能供电比例高达约 30%。
2)绿色网络
通过网络架构的代际演进提升网络能效,华为在业界首创碳排放指标体系,量化网络碳排放水平、精准识别低能效站点。通过优先级排序实现精准选站,通过仿真设计选择最优方案。在菲律宾,华为助力运营商设计了一张融合网络,承载多种业务,在 300 多个机房、2,000 多个站点部署了光交叉,预计可以降低约 55% 的能耗。
3)绿色算力
在广西,通过能源利用效率(PUE)小时级动态调节,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9-15%。在迪拜,构建数据中心叠光叠储系统,减少年碳排放量约 5%。在孟加拉,通过模块化建设方案,较传统土建模式减少施工用水和建筑垃圾,上下游碳排量降低约 50%。
2、绿色 ICT 技术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降碳增效,实现绿色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通过双碳顶层设计咨询服务、“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和双碳云脑,联合客户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建低碳城市,已为全球最大微网储能项目(沙特红海项目)提供光储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包括 1,300MWh储能、 400MW 光伏,建成后红海新城将成为全球首个 100% 光储供能城市,将可满足百万人口的能源需求。
华为积极参与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相关政策制定,在深圳,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将被打造成“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约 150 万度光伏绿电,通过节能、综合能源管理等手段,预计年省电比例达51%,年碳排放量降低比例达 63%。
低碳转型案例系列的第四十五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四十六部分的内容:中兴通讯
免费服务:
(在舍得低碳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宏观分析,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钢铁ESG,乡村振兴,碳中和城市,碳中和招聘岗位
CCER,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CCER电力方法学,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甲烷减排,绿色金融,个人碳账户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电子制造业碳中和,CCUS,CCUS技术及应用,CCUS技术进展,氢能,氢能发展与电解水制氢,抽水蓄能,太阳能热发电,世界能源发展报告
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华为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房地产碳评估,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远景零碳,零碳制造,零碳案例
汽车碳中和,汽车行业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半导体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储能,长时储能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大圆柱电池,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磷酸锰铁锂,Pet铜箔,钠离子电池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