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前辈教你6招就职套路 | (五)企业分析

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是帮助大家认识日本社会的就职现状和注意事项,以便帮助大家在日本顺利就职。
本文主要介绍企业分析。
首先,虽然标题是企业分析,但就业不一定就是企业,可能也有其他类型的机构,如政务机关的公务员,学校的教师等等。但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
另外在日本就职,绝大多数都是进入企业。外国人做公务员或者任教不是没有,但比较少,故本文重在对企业分析进行展开。
企业分析(日:企業研究),也就是“知彼”。你不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的话,就很难让他们对你抛橄榄枝。毕竟企业是需要创造利益的,并不是招吉祥物的。他们招你,肯定希望你创造利益。而他们看重的东西,也就是他们的核心需求,如果你能较好地领悟,并结合自身优势宣传的话,那你被录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要做企业分析?
一,防止“错配”——即你进去了发现:“这个行业跟我想得不一样啊,不想做这个啊”等等,为了避免“想当然”,必须要提前了解这个业界/企业/岗位具体怎么样。
二,提高录取成功率。如果你对行业一无所知,在面试时瞎吹,对面肯定觉得你不靠谱;相反,如果你对行业有一定了解,侃侃而谈,对面也对你有所好感吧。
虽然在(二)里简单说了一下原因,但这只是最直接的目的——为了顺利被录取。但是,企业分析更是一个从学生到社会人的接口,从做企业分析开始,慢慢了解企业和社会的结构。企业在社会里扮演何种角色,而个人在企业里又扮演何种角色。了解这些,不仅是为了被录取,更为顺利融入企业和社会做准备。
那么,如何进行企业分析呢?
首先,对于企业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于企业的了解上的,即从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故而获取企业的信息,是首要任务。我把企业分析所需要的信息获取分成两个阶段。
1. ENTRY前。即正式就职活动开始之前。这个阶段你可以通过网络、前辈、学校就职中心的资料和讲座等,广泛地了解业界/企业/岗位的信息。
2. ENTRY后。即正式就职活动开始之后。这个阶段你可以通过参与企业说明会(宣讲会),来直接接触企业的人事和一般职工,具体地了解企业的情况。
Tips: ENTRY和正式的就职活动的定义,详见系列之(二)。两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接下来将具体介绍。另外,笔者举出的分析方法未必尽善尽美,但是作为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

ENTRY前
第一阶段,你需要笼统地了解就职的大环境——例如,日本的就职环境怎么样?日本的企业有哪些比较特殊的地方?当然,这些问题过于庞大,也众说纷纭,就当留个印象。毕竟,既然选择了日本就职,肯定要先了解日本就职的大环境。
然后就是根据业界→ 企业→ 岗位,这样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了解。
✓ 业界。→有什么样的行业?你对什么行业比较感兴趣?你为什么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单纯就是热爱,或者这个行业待遇好,或者……选择业界,这取决于你最看重的东西(收入/自我实现等等)。
✓ 企业。→说到企业,一般首先会想到大企业,因为待遇好。但大企业也有其问题,比如组织庞大,难以出头,找不到工作的干劲等等。相反,小企业虽然待遇稍差,但组织小,同事之间关系亲近,年轻时会被委以重任等等。选择企业,这也取决于你最看重的东西(待遇/干劲等等)。
✓ 岗位。→你是想做事务类,营业类,还是专门类?如果是理科修士的话,主要考虑专门类,比如药厂里的技术岗,或者是工程师类会比较对口一些,也容易一些。而事务科一些岗位,什么人都能做,越是大企业,可能越困难一些,尤其是对于留学生。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确定岗位,再确定有这个岗位的企业。
比如,你想在企业里继续科研。那么你就要考虑,哪个企业能给你提供何种条件去满足你的理想或者目标。假设你想进行某类的药物的研究,而某个企业是否存在这个研究部门,是否又招聘毕业生,是否有这样的团队。当然,到团队和课题就非常详细了,不一定能通过网络直接找到,可能要到第二部分参加企业说明会才能了解到。
第一阶段的目的,就是对自己想找的工作有个大致范围的确定。

ENTRY后
第二阶段,也就是第二年三月后,企业正式开放ENTRY。你在对业界和企业有个大致的了解后,就可以在网上对企业ENTRY,并预约参加企业说明会,去对感兴趣的企业有个更详尽的了解。
企业说明会,就是企业向学生宣传自我的一个活动。一般分为基本介绍、员工自述经历和答疑等几个环节。预约了说明会后,就要通过参加说明会来对企业加深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带着目的参加,千万不要觉得是好玩。从对方的信息里,分析出这个企业的情况,和自身的匹配程度,并思考后面如何写简历和面试的重点才是最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点
✓ 事业内容/理念/历史/展望。→企业是做什么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历史以及将来的走向。
✓ 职种。→你感兴趣的企业是否提供你想要的职种?通过各岗位员工的自述,你想象中的工作内容,和实际上的工作内容是否一致?
✓ 职员数/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企业的规模。一般女性职员多的企业,尤其是有女性占管理层比例较高的企业,公司内女性地位较高。平均年龄较低的企业可能更有活力。
✓ 待遇。→待遇是宽泛的内容。一般大公司除了基本工资高以外,各种保险和补贴都十分到位。如在大公司可能住房补贴让你几乎租房不用付钱,而小公司甚至可能没有住房补贴。
✓ 公司环境(日:社風)。→你的性格是非适合在那个环境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公司不会说自己不好的地方,所以需要从一些其他渠道去了解。如网上的风评(就活会議等若干网站)或研究室的在职前辈等。
企业说明会是认识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以说,参不参加说明会,对你对于企业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别——是具体清晰地认识还是“印象流”地认识。其他渠道的信息,都没有企业自身开展的更详实。
听完企业方的介绍后,一般会进入提问环节。你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或者在听说明会时中心里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有时提问环节时间不多或者提问人数太多,不过一般企业都会在说明会结束后,再留私下提问的时间,所以问题也不大。但关键是,你要去问。提问是一个搜集自己想要的信息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目的,就是获得具体详尽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看重的关键点,和对面的核心需求。
企业分析笔记
随着企业研究的深入,信息越来越多,为了清晰有效地分析,就要做一个企业分析笔记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长处/短处,未来展望,说明会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等等,是需要着重记录的。因为这些与你之前自我分析时,自己看重的事物所结合,比较出对于自己最合适的选择。
完成有效的企业分析,就能进而筛选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在理解企业的核心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自我宣传,便能写出打动对面的简历,准备好面试的回答。
好的企业分析不仅能助自己发现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能提升自己被录取的成功率,更是进入社会的一个事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