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好牌打得稀烂?西凤说的就是你!图图说酒第2弹!
图图是陕西人肯定离不开西凤咯
但是在图图小时候西凤实施多品牌战略(其实是贴牌酒太多导致西凤都是主打产品并没有酒厂推出的核心产品)
今天通过多方资料整合了下给大家简单讲讲西凤的历史。
陕西,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西凤酒产自宝鸡市凤翔县的柳林镇,离我家也就三十几公里吧,我们宝鸡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宝鸡有两个酒厂,一个宝鸡啤酒厂(营收不好被青岛啤酒收购了宝鸡人基本只喝宝啤)还有一个就是西凤酒厂,基本百分之90关中地区的人每户人家都喝过。
言归正传
凤翔县是远古时期九州之一,柳林镇原名玉泉里,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盛产粮食,水资源丰富,天然就非常适合造酒。
(据不可靠资料显示)公元前677年,秦国定都雍城。此时西凤酒称作秦酒,是秦朝犒赏三军的专用酒。牧野之战,伐纣成功,周武王犒赏三军,出土的鼎文中有“饮秦饮”字样,“秦饮”指的就是秦酒。
秦酒是西凤酒的雏形,汉代又更名为“柳林酒”。
明朝时期,柳林镇的酒业景盛至极,发展到凤翔县城和宝鸡市一带。有文献记载:“烧坊遍地,满城飘香,知味停车,闻香下马。”西凤酒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清朝之末1910年,晚清政府为了鼓励实业发展,在南京举办了一场“南洋劝业会”。
规模十分庞大,有14个国家参加。当时在绍兴做中学教师的鲁迅先生,还带着学生前去参观。
在这次展会评比中,西凤酒获得了银牌奖。
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了首届“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奖换成“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家就知道了吧。
在这次博览会上,西凤酒也获得了金质奖章。而且是实打实的。
195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
西凤酒,与茅台、汾酒、泸州老窖一起,被评为”四大名酒“。第二届、四届、五届也均上榜,唯一落选的第三届还是因为划错了香型所以才没有入选上。
有了“国家名酒”背书的西凤酒获得了极大关注。
1955年,周总理万隆会议后途经广州,庆功宴上四大名酒唯独缺了西凤,因为产量有限,供不应求。
1956年,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宝鸡开始建造国营陕西西凤酒厂,年产1000吨。
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
因为香型被拉下马的西凤,立马组织专家,研究西凤酒的香型特征,最终独立出“凤香型”。
清而不淡,浓而不酽,清澈透明,醇香秀雅,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
1991年,西凤酒革新包装大获成功,当年全场工业产值首次超过一亿元,在全国排第六。
后来西凤开始走了下坡路。
在当时那个时期,西凤独立于四大香型,凤香独树一帜。
在周总理的带领下记忆点有了,但是独特代表小众,很难占领市场。其他酒企都树立了品牌意识,只有西凤原地踏步,不久就被其他酒企甩了五六七八九十条街!!!
后来就是西凤酒厂觉醒啦!要上市,但是一波三折!
不是被爆财务业绩造假就是又出现贪污腐败
2018年又被爆出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有两项塑化剂超标近三倍
总之就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
在图图小时候西凤因为贴牌酒太多,厂家难以监管,造成假货横行。
有的经销商甚至直接拿自家小酒厂的基酒,勾兑装瓶售卖。
那时流行一个说法,“连续一周每天喝同一款西凤,能喝出七种味道。”
西凤好好的一个品牌,真是成也贴牌败也贴牌
而在名酒全国化的今天,西凤大部分营收还是依赖了省内,省外还是有很少的人知道西凤。
但愿西凤酒早日理清楚自己的定位,硬件配好,产品品质提上去,才会有更多消费者愿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