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15特辑|车企虚假营销,汽车行业急需一场“春雷”而非直接入夏

2022-03-15 16:53 作者:一同选车  | 我要投稿

根据消协组织发布的2021年投诉情况,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食品、服装、汽车及零部件、通讯类产品、鞋。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多达41624起,仅次于食品和服装,位列投诉榜第三,投诉量比去年多了7000余起,同比上涨19.28%。

回顾历年央视3·15晚会,汽车行业早已成为“常驻嘉宾”。而从早前央视正式公布的今年3·15晚会主题为“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来看,本次3·15或许将会涉及到汽车行业虚假宣传、里程虚标、交付延期等问题。

一、自动驾驶辅助夸大宣传

在中消协统计的2021年投诉情况中,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失灵赫然在目。

近年来各车企都热衷于对“自动驾驶”功能的宣传。目前我国法规仅仅只开放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但有些车企在宣传时就直接表示某某车型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由此也导致了不少因为车主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辅助驾驶系统而发生车祸的事件,比如常年热搜不断的特斯拉。

虽然此后,业内对自动驾驶的宣传口径、安全规范进行了自查自改,但任性解放双手去体验“自动驾驶”的车主仍然不少,并且由此或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事故也无法挽救。

二、OTA超前宣传、乱象不断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OTA升级功能也渐渐成为了汽车的标配。本来看上去汽车OTA升级就像是手机版本升级一样,升级完之后就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既方便又实用。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OTA升级渐渐演变出了各种乱象。

有车企私自在后台通过OTA私自篡改车辆系统,掩盖产品缺陷;有通过OTA升级强制读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有车企依靠OTA升级制造“超前宣传”的;并且OTA之后是否能正常使用,稳定性如何保障,也都还是未知数。例如此前理想汽车上李想承诺NOA系统会于当年9月上线,但到9月份之后,却不见该系统的踪影,无疑涉嫌虚假宣传。

可以预见的是,OTA升级会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但随之而来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315是时候该出击了。

三、续航里程缩水严重

新能源车虚标续航里程对用户影响远超预期,这也是当下消费者不愿意选择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之一。诸多宣传续航400km、500km的车型,实际续航仅有8折,而在冬季低温环境下,还要在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

由于影响续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电池容量、驾驶习惯、车重、温度等,续航测试标准又包括NEDC工况、WLTP工况、EPA等等,无疑都给一些不良车企的“强盗逻辑”创造了“幌子”,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根据相关文件,2025年前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的试验工况将由NEDC切换为WLTC,所标注的续航或许会更加精准,不过,还要等3年啊!

四、交付延期、加价提车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芯片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汽车产业尤其被“缺芯”难题所困扰,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锂矿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车企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部分车企通过拉长交付周期来等待原材料价格下降。消费者在交付定金或购车款后,车辆交付时间迟迟得不到保障,从约定一个月交车到延期3个月、6个月交车,甚至有不少不良商家还提出要想尽快提车,就得加价的无良要求。

除了让消费者无尽等待,部分新能源车停产或涨价也成为常态,2022年以来,多家厂商宣布对旗下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涨价幅度在1000-20000元不等。

汽车厂家推迟交车时间,权益受到损害的却是消费者。有专家表示,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与商家签订合约,明确约定延迟交付车辆时车企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一同君: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也愈加看重。“诚信”始终是市场中不可触碰的底线,也是企业立足的根本。真实全面告知消费者产品情况、公平合理约定双方权责、不夸大或者虚假宣传等,都是消费过程中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春雨贵如油,面对疫情,我们需要一场春雨;对于个别车企重虚假营销,我们需要春雷,而不是直接入夏。你觉得呢?


3·15特辑|车企虚假营销,汽车行业急需一场“春雷”而非直接入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