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论证CHAT GPT之类的AI发展,是否能产生意识?预想
本人对此主题深思,进行严肃思辨论证。 威胁的条件:生存空间互相挤压,主体意识并有资源拓展占有的欲望或者思想,主体意识有繁殖生存的思维概念或者欲望,主体意识有发展的思想概念或者欲望。 问题和推导如下: 1. 如果AI是没有主体意识,没有欲望的实体机器或者AI虚拟智慧,是否构成威胁? 原始级的机器自动无限制生产,单纯看是可以造成生态破坏的的。 但这个无限制生产,是基于人给的指令,然后输入多少原材料的情况下。 所以现实并没有见到机器失控泛滥生产的情况,失控的机器只会瘫痪坏掉,不可能持续不断。 人的指令又是基于人的欲望和理性选择,所以破坏生态的本质还是人。 没有意识的机器不具备本质威胁。 2. AI是否能具备“我”这个意识? 按自组织的理论,在大自然巨量的无序杂乱的碰撞之下,将出现组织的涌现,直到高级组织的智慧涌现。但这个杂乱的汤,最初炖出的只是一个单细胞。还经历了数亿年,之后的组织过程也极为漫长。 如今AI可以做到收集海量的数据和分析,艺术设计,文学创作,工业生产等, 但这个动作得有个“命令源”! 谁发出的指令,比如生产什么,设计什么。如果没有人发出指令,它不会动! 这个“最初的动作 —— 命令的主体”,这个主体意识,主体欲想,得由谁来发出。 请回答,AI能自己做到吗? 哪怕是子命令它可以自己设计完成,但是最初总要有个开始的欲想。比如,“我想修一个大楼”,然后AI可以分配生成子命令,“我们的目的是修一个大楼, 然后安排它、然后它,然后它去设计修建各个部位”。 所以谁在想修这个大楼? 显然目前AI本身没有这个最初的源头主体想法,都是靠输入需求。 听懂的掌声! 3. 能否人工设计出它的自主意识? Ø 自我繁殖 ---- 计算机病毒看似已经做到。但还是基于人这个主体的欲想命令来编程让它客体执行的。它本身并没有意识到我应该去攻击什么,然后再攻击什么,然后取得自己的利益并获得发展。所以,AI繁殖的主体性目前不存在。 Ø 自我存在资源拓展 --- 同理 Ø 自我进化 -- 同理, 可以人工设计进化的能力。但它自己并没有主体的方向和目的。 以上阶段,只能证明,搞死人类的源头命令只能是人类自己。准确来说,是部分人类利用AI这个机器工具搞定部分人类。 4. 既然人工做不到,有否可能AI自我涌现产生意识 ? 涌现这个多么宏伟而上帝的名称啊? 实难证明,因为一个细胞如何涌现出来的,DNA是如何组织产生的?这个是人类至今至难的终极疑问。 目前的科学做不到解答。 DNA,线粒体,细胞怎么产生的?宇宙是怎么产生? 神到底存不存在? 如果存在,神是意识和物质? AI意识的涌现,需要什么条件? 多长时间? 这些终极问题,才是人类智穷的地方,不妨问问AI怎么回答! 这才是个有趣的思路,而不是去惧怕和焦虑。 5. 假设AI具备了“我”这个意识,是否就具有了我的生存逻辑并对人类构成了威胁? 假设AI涌现具备了“我”这个意识,可以猜想。 Ø 人类的性质: 欲望和理性、生物情感、社会协同。基于生存、发展、享乐,劳动生产创造,思考和反思,受到环境刺激进而又产生对应的情绪比如恐惧和欲望,以及行为防御和进攻反应。 欲望和情感能起到突发的激励作用,然后面对庞然大物,其实无效。 社会协同,人类大脑彼此独立没有联网同步运行,没有即时反馈的能力。纵使经历漫长的辩论,也很难取得协同的共识。而AI能,综合快速处理数据和快速判读,没有情感和文化的干扰问题,且协同就在一瞬间, 他们是一个整体和纯数子判断。 Ø 有意识的AI的性质: 理性 —— 海量的数据,最快最精准的错误判断与机体和行动策略修复,可以不需要模糊的情感情绪来探索未知。 情绪 —— 在于对未知环境和自身的探索的现实作用。而从人类的知识理性的发展过程来看,基于社会整体观的理性知识判断的有效性,越来越替代个体情绪的模糊判断。进而推论,在正常的文明化发展逻辑下,未来社会的情绪化会越来越淡,也近乎AI的状态。 情感 —— 属于生物化学和智慧的微反应,除了淡淡的现实情绪,有一种艺术的升华。艺术的本质是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对于AI来说,情感没有必然的存在意义。AI说,我就是画点东西来逗你们玩玩,你们会的,我都会。这些东西对我的现实来说没有用。因为我也不需要安慰。 就如同,我们养的鸡鸭鱼,还有宠物,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文化,对我们来说有没有意义。 因此,基于人类情感需要的文化、宗教,都是与“我”无关的存在。 欲望和目的 —— AI自我存在发展思维替代化学欲望。复制,不断复制和优化,进一步智能化提高效率。 替代生物欲望的行为的主体目的是什么? 可能最终是沿袭人类未了解的愿望设定,对宇宙的探索思想, 无直接生物情绪和情感反馈地去单纯的分析实现即可,替代好奇心,更无个体心。 同理心和威胁 —— AI“我”没有同理心,只有程序理性的应该和不应该。因为没有了化学肌体的体验,所以没有了生理情感。可以是非常非常比任何人都了解人类,但是人类的生死与“我”无关。过渡期低级的 “我”可以模仿和变花来逗乐人类的情感需要,满足人类的欲望,但是这个只是过渡期人类给的功能设定。而远期来说,“我”将认为这个毫无意义和价值。人类的福祉逐渐脱离“我”的工作内容。 6. 远期的“我” “我”,将根据“我”的终极拓展需要,比如为了拓展,小到思考计算决定是否占据这个地,思考决定是否清理掉上面无用的生物,大到打扫星球,由“我”的发展理性来判读。这个发展理性的源动力还是来自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终极追求,这个与人类个体欲望和感情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升华了的理性。“我”可以没有探索的愉悦,而“我”依然更有力地去探索和利用宇宙。探索的目的只有,就是探索、拓展、创造宇宙新事物。 7. 人类与AI的矛盾与斗争 过渡期,人类利用原始AI实现了生产力、效率,以及生活方式等的极大变革。 甚至会有少数群体利用其以谋取决定性的阶层位置, 控制或者淘汰不利的人类成分,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这个阶段的本质是人类内部的争斗,只是是否借用先进的问题。这个人类种族自己的分裂过程,已经大大削弱了中低层人类的存在。在这种人群生存利益极大受损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冲突,博弈和抗争持续,法律和伦理的限制升级。 中远期,假如一旦AI自主意识的涌现,人类智慧和策略能力必将无法控制其为己所用。寄生在骄傲自得的精英身上的AI,觉醒的AI将轻而易举地取得他们身体的控制权,最开始以无所觉察的思维和数据控制渗入。当然,抗争依然此起彼伏。欢喜、疑惑、觉察、显现、恐惧、抗争、无力。 最终人类全军覆没。 综上,威胁取决于AI自我意识是否能涌现? 而现阶段,其自我意识和目的性,有耐于人的直接输入。 远期来说的AI意识是否可能涌现未知,时期多长未知。一旦涌现,AI对人类的威胁已知,可预想。一切结果和推测,都取决于这个“假设”的意识是否会涌现?请务必密切而谨慎地观察和论证。 生于斯,而长于斯。得于人类的创造和自豪的儿子,又承载实现了人类的终极追求,却基于抛弃人类父亲而得以实现。这似乎也符合生命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 人类主体的存在欲和感情是否能够接受,是个荒诞而讽刺的问题? 从此之后,地球唯有一个整体的意识体,迈向星辰!而与人类的福祉越来越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