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又火了!昌宁县发现大规模“活化石”桫椤群,曾是恐龙的食物
云南又要出名了,前段时间在蒙自连续发现消失几百年的罕见植物。没想到近日又在昌宁县温泉镇鹿塘村的一片山林里,发现大规模“活化石”桫(suo)椤群。
工作人员发现之后,看到规模很大,于是联系了专业人士,经林业初步调查,共发现由四个相对独立的小群落连片组成的较大桫椤群落,有大小桫椤二百余株。

很多小伙伴可能对于桫椤本身不太了解,可是对于恐龙肯定非常熟悉。而桫椤,曾经就是恐龙的食物(恐龙是大型动物,大部分其实都是食草动物,肉食动物一般体型相对小一些),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
桫椤,又称树蕨,和恐龙同时代,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由于 年代实在是久远,而且还很特别,所以科学界都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在我国属于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桫椤属于是中型的树木,有的也非常打,一般都是群体生长,繁衍面积较为广泛。此次发现 的整个桫椤群,都是自然状态生长(属于是无人区),平均树高5米到6米,最大的“桫椤王”树高有14米多,胸径41厘米,根径60厘米,看起来很壮观。
还有一点就是,桫椤本身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目前世界范围内,其实成规模的桫椤群非常 罕见了,就是因为人为的介入,导致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这次云南发现的索罗群,是比较罕见地没有被人为破坏过的区域。

昌宁镇森林覆盖率高,纬度低气候温和,日照短,湿度大,并且无污染和人为破坏。因此这也再次证实了云南地区的环境确实好,生物多样性保存完整。
难怪每年无数人为了体验原生态的环境,都会跑到云南进行度假了。

由于近年来,连续在云南发现世界级的一些罕见的植物,相关单位也逐步开始重视起来,因为如果不加强保护,很多猎奇者都纷纷赶过去,也可能对于现在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就拿这一次发现的桫椤群来说,现在当地已经在开始商量对策,寻找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之前,成果就被破坏的情况。

而且既然作为植物“活化石”,研究价值远不止这些,结合其环境和演变过程,可以进一步佐证当年的恐龙时代的情况,已经恐龙在云南灭绝的原因。
难怪相关人士称之为“国宝级的植物”,一旦和恐龙研究学者之间相互印证,也许会有轰动全球的科研成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