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破解5G覆盖难题

2020-08-10 22:17 作者:5G漫话  | 我要投稿

5G,已经急冲冲来到身边,却缓缓地放下了身段......

5G并没有一开始宣传的那样要一鼓作气,引领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向前进!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比如投资来源、比如疫情、比如传统业务的延伸等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要完善5G的业务,实现全覆盖,投资规模是目前运营商无法企及的目标。我们来说覆盖,人们做过估计,如果实现5G的全覆盖,总的基站数量需达到4G网络的5倍以上甚至更大,即使单站价格可能被迫降低一些,但运营商的总支出在站点投入这一块将是惊人的。另外,另一个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电费消耗的问题,4G的时候,运营商一半以上的收入都用来支付基站的电费了,即使现在各厂家已经提供诸如智能关站等先进的节能技术,但基站数量大的问题从根本上让电能消耗成为极大的难题。

基站数量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主要原因还是因为5G的覆盖要远远弱于4G及之前的网络,所以如果5G的覆盖问题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优化将从很大程度上能解决上述问题。


其实,说5G覆盖差并不是5G技术本身的问题,5G不管是空口技术还是核心网架构以及传输,甚至包括应用领域的问题都在各个方面相对之前的技术和网络有较大的优化、增强和改进,而空口的对于覆盖的改进和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针对覆盖已经做了比较好的提升了,比如编码方式(LDPC码和polar码),比如cp-ofdm,CoMP等一些抗干扰技术,比如massive MIMO等等等等。而在这种情况下还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覆盖的问题原因还是5G目前所采用的主流的频谱都是高频段。先不说在国内还没有排上议事日程的毫米波段,就是已经广泛采用的C波段(3000M~5000M)也比传统的网络频段高不少。


理论上有一个公式,就是无线接口的路径损耗与频率和距离的关系式,总的路径损耗表示为:


Loss(dB) = 20*log(f)(MHz)+20*log(d)(km)+33


简单的理解这个公式,就是传播频率增加一倍,要达到同样的接收信号强度,你的接收距离就需要缩短一半。距离缩小一半,需要的基站数量可能需要增加好几倍。


所以,破解5G的覆盖难题看来就只能在频率的优化上面了。如何优化,就是所谓的重耕,就是当条件成熟后,将之前的2/3/4G网络使用的低频段重新组合用于不同业务需求的5G网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用于5G的资源有限的低频段用于覆盖,而在热点地区市中心等地点,采用有丰富频率资源的高频段进行容量的大幅度扩展和速率的大幅度提升。

也就是说,在2/3G甚至4G都能退网的情况下,5G既能解决覆盖和投入的矛盾,又能满足5G的杀手级特性uRLLC等。但是,说是快,那是迟,这个过程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的策略就是尽量使用能用的相对低一点又有多一点资源的频率,中国移动用的2600附近的160M跟4G融为一体,因为中国移动的巨大的体量,不管从国际电信规范组织,还是产业界都针对这一段频率做了特殊的对待。虽然被名义上划定为sub-6G及传统的C波段,但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扩展后的4G的频段,但在产业支持和规范支持上都当做5G的C波段来处理,比较讨巧,最关键的是,中国移动可以在国内用这一段最低的“5G C波段“来先机部署5G,优势不言而喻,移动笑出了声了。


破解5G覆盖难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