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2年巢湖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预测:拖星干部必须严抓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造出一个新词——“拖星”,专指一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他们打太极、和稀泥、言必称程序。结果,事情被拖黄,企业被拖垮,群众被拖怕,小纠纷拖成大矛盾。对此,你怎么看?
【示范答题】
《明日歌》中说道:“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事情一拖再拖,最终导致被拖垮,造成民众不满,透支政府信用。那这些干部到底怀的什么心思呢?
其一,存在牟利心态。在涉及民营企业的事项中,部分干部以“拖”牟利,让民营企业家吃尽苦头,甚至拖垮企业。
其二,特殊时段使然。有时事情赶上领导换届,一些领导干部如有调动时,对于现有的纠纷,就会采取暂时不理的举措,让当事人苦不堪言。
其三,缺乏治理能力。一些干部本身缺少干事的能力,眼界不够,在面对一些新生事物时,不敢为,怕出错,没能力解决矛盾便挂起“免战牌”。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解决这些拖星干部问题呢?
其一,压实岗位职责。政府系统各部门间要有清晰的界限,厘清各岗位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将每位干部的绩效、群众满意度与其工资、福利、奖惩挂钩,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不给拖延预留空间。
其二,加大处罚力度。相关部门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方式随机暗访抽查,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案件,采取挂牌督办、通报批评等方式,给基层群众信心。
其三,做好监督举报。可开通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加强群众监督。宣传部门还可以组织媒体暗访组,设置曝光台,及时曝不良现象及典型案例,形成警示效应。
我们的干部应该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坚决做到“不退、不拖、不躲”,这样才能真正为一方稳定发展担当,为一方百姓幸福安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