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慢打快----高中数学学习节奏的安排
高中数学到底要不要超前学?我听过的,上来就问我,“老师,我孩子能不能一年学完高中数学全部内容?”“参加过初中数学竞赛吗?获过奖没?”“没有,但是超前学不是好嘛,超前学不是能超过别的孩子很多吗?”超前学可以吗?

小学,初中,最后到高中,其实理科的学习难度是在不断上升的,尤其是到了高中,其实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上升。作为家长的你们肯定都说自己知道。其实我要说的是,你们确实知道,但知道的还不够。
小学的时候,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自己3年级的孩子学4年级,5年级,然后一直领先,参加小学的各种比赛,各种获奖。到了初中,继续提前学,早陪,优才,反正就是怎么快怎么来,要么2两年学完初中数学,然后就很快就到初三了。
这个时候,开始有点问题了,很多孩子无法获得小学时候的辉煌,而且在越来越快的学习中,很多孩子开始掉队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自信心开始慢慢被打击和消耗掉。

这样的孩子后面会怎么样呢?
竞赛?自招?还是只能高考?
讲一个人早培的孩子,当时他上高二,高中数学已经全部学完,比同龄人的速度要快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孩子的水平和高三学生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在很多知识模块的部分出现一定程度的常识性的缺乏,这个孩子的反应确实不错,但是整体水平在高三学生中,基本上就是中等偏上,不算拔尖。
数学水平是,基本能高考,但是又考不了很高的分数,同时,走数学竞赛的话可能他超前的还不够多,换句话讲,就是开始的比较晚。
所以,他的处境和水平导致这个同学需要做的就是——再上一遍高三。
说实话,我的感觉是,他似乎浪费又没有浪费高三这一年。
说是浪费,原因在于其实数学上其实他已经复习了一年了,
说没有浪费,原因在于其实他的成绩还不足够高考数学考一个满意的分数。
这是多么尴尬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超前学的逻辑不适合所有人,某种程度上说,不适合绝大多数人。
数学这个科目,到了高中,我想和各位说一点就是。
要超前就使劲超前
适合这样的学生:初中竞赛获奖,至少是二等奖以上。然后,最好高一一年就能学完且学好高中数学的所有内容。
剩下时间,专门攻竞赛就可以。
做不到上一个的,你就走下面这一条
踏踏实实跟着学校好好学高中数学的内容,别老想着超前。
先说现状,正常情况下,高中数学是两年学完,快一点的学校能够提前2个月左右学完。这说明啥,这说明高中数学的内容基本没有学校按照初中的进度拼命往前赶。因为学校不傻,初高中数学难度的巨大差别老师还是知道的。
然后,请问各位,
您觉得您的孩子能用多长时间提前学完呢?
提前学出来的是什么效果呢?
孩子有时间做那么多的题目吗?
孩子能把题目的变种和各种需要方法和技巧的题目搞定吗?
举个例子,现在教材中的三角函数,基本公式一天就能背完,然后孩子基本做不出中等难度及以上的题目。这是我见过的号称学完三角函数的学生给我的反馈。

高中数学的知识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用心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表面上学完那几本书上的知识,用初中数学的学习逻辑来告诉自己我学好了,我学会了,这是一种自我欺骗。
高中数学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踏踏实实的跟着正常进度走,不要超前。高中数学为难你不是知识大拼盘,你不会因为多知道课本上还没学到的知识就比别人考的好,你考的好,其实是因为你更扎实,题型训练更加全面和熟练。
就这样,这就是学好高中数学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