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深入思考
1.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分析作者思路的习惯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思考到结论的呢?
以前没有,现在有开始。我经常看小说,在小说里被动体验,现在在看一本种田流的小说,一个人从被流放,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一步步奋斗到一个皇帝。

我以前没分析过,但有次听课,有个人他说了个词叫脉络。大概是一条线串起来的所有,大部分时候是英雄之旅。路上收集宝藏,直到最后王者归来。
当我了解这些之前,看小说就觉得很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有时想象的世界太美好,以至于封闭了跟现实世界的接口。
现在回到那个时间,关键的转折点是说脉络,说之前我是单纯沉浸其中,说之后,我好像有了串联起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本小说的线。
再加上其他的比如英雄之旅,故事力,故事法则等等,再看故事,就可以尝试分析其结构形成。那么回顾这个过程,这项能力是怎么出来的呢?
首先是概念,明确目标,看一篇故事我要找的是什么?脉络。精细的明线暗线,在线上有哪些分岔口?如果用树来比喻,那这就是树干。
其次是树枝。我认为的树枝是支撑故事的框架和结构,就是这些书上说的,比如英雄之旅,故事力,故事法则,叉叉叉的故事等等。
最后是细节,树叶。大概是具体的写法,遣词造句,排比比喻,拟人象征等。从细节去感受文字的魅力。这些魅力超级吸引我,让我为之沉迷,无法自拔。

2.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认真对比自己与作者思路差异的习惯吗?找到差异之后,你应该做些什么?
有,吸引我的小说都是跟我想法不一样。如果我每次看小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那我可能就看不下去了。
我更容易被那些跟我想法不一样的作品作息,我印象深刻的是《史上最强赘婿》,里面有一些操作真的,非常超乎想象,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当时看到差异之后,我感觉,好厉害了,高山仰止,人家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我能做点什么?下次再遇到这类作品,我可以基于这个作品之上再创作。
写我看到对方这样写,有什么启发?带给我什么感受,下次如果我要写,我应该怎么写?不说多,照着葫芦画个瓢吧。
我可以先观察猪跑,再到吃上猪肉。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打开冰箱门,把大象赶进去,关上冰箱门。
那么在写作上,就需要先观察之间的差异,给我什么启发?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写?再动手把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看上去好像写故事,写小说,也没有那么难。我也是有可能完成的,而且随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可能的概率会越来越高。
3. 如果写作的根源是思考,那么,为了提高思考质量,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为了有高质量的思考,我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观察生活,日常生活中,什么是有意思的?值得写作记录的。收集资料,积累素材,做成小卡片。
等到用时就像玩抽卡游戏,随便抽一张或者两张开始写。不断想,不断写,关键是不要停下来,至少日更一两千字,这样下去早晚会完成。
不求完美,但求完成。在一次次的完成中,追求完美。只要我写下去,那提升就是必然的。我就能掌握这个致富途径,把一份时间卖出去很多次。
4. 写书,是一种难得的“可以把自己的时间长期重复销售很多次”的时间销售方式;那么,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什么活动也是如此的呢?
我觉得做视频也是,做成一个视频,可以保存无数年这样,而且大家现在都愿意看视频了。我做些真正对大家有用的,有帮助的,大概就是可以保存下来的,长期有用。

而且这实实在在的,是把我的一份时间卖出去很多次。还可以尝试演讲,对一个人讲课是一分时间卖出去一次,对100人讲课是卖出去100次,1000人讲课是卖出去1000次,那么这1000人,只要有一两个人有启发愿意付费,那么就是很划算的。
做视频就是就像在做演讲,可以把一份资源卖出去亿万次。这非常划算。我觉得做培训也是这样,把一件事复制粘贴无数遍。
还有其他方法吗?投资。比如买房,是买一个城市的股票,是觉得这个城市明天会比现在更好。买股票是买这家公司,觉得这个公司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投资,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获得收益。这好像不算是,把一段时间卖出去很多次,算是放弃今天的享受利益,希望得到明天的收益。
5. 显然,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持续时间投入又是必须的…… 在什么情况下如此?又,为什么?
在写作、做视频方面持续投入时间,是必须的,为什么?因为前期人微言轻,写的字,说的话,不被人看到,只有持续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被看到,在长时间的行动中,也会不断的改善。

如果我就随便写写,不指望有收获,不指望有成绩,不指望赚钱。那投不投入就无所谓。但我只要写作还有着自己的希望,希望专业知识进步,希望有好生活,希望能通过写作赚到钱,那持续投入,就一定是必须的。
有时候写作业像种庄稼,老天爷不会骗我,有投入就会有收获,没有投入,庄稼就是会不长,会被草长满。投入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了自己的好生活。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