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模式||《家庭与家庭治疗》读书笔记3
在结构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会加入家庭系统,分享自己与这个家产生共鸣的人格方面与经历,会在这个系统中保留自主探测的自由。
1结构家庭治疗与心理动力取向
在心理动力取向中,个体通过和过去的投射再次发生认知-情感的遭遇,进而产生改变。个体在与治疗师的象征关系中发生这种遭遇。因此,在关系中的治疗师需要清楚地区分个体直接的反应和由过去经历引起的反应,谨慎地看待自己的自发反应。治疗师需要让来访者审视自己及其与过去重要人物的关系,探索来访者冲突的由来并在当下做出解释。
而在结构派家庭治疗中,治疗是通过治疗师与家庭发生的联系达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会重构家庭,将家庭中功能失效的交往模式转化。治疗师需要定位家庭的弹性区域并通过它改变家庭结构,需要先探测出存在问题的家庭结构,随后才能设定家庭结构调整的目标。
2家庭模式
家庭模式并非一开始便是正常或不正常的,有功能或失功能的。每个家庭的分化都是特殊的,分化与其自身的构成、发展阶段与子文化相关。每种家庭模式都有它的弱点,一旦家庭的应对功能耗尽,这些弱点将变成家庭系统最先坍塌的部分。
(1)扩展家庭
扩展家庭是一种家庭分化,同一家庭的功能由更多的人分担,如街坊邻居。扩展家庭能够很好地适应压力和贫困。在扩展家庭里,家庭功能得到共同的分担,在应对困难时可以获得多样的资源。但这样的家庭单元系统较为复杂,可能会模糊边界。
(2)孩子行使父母功能的家庭
在大家庭、单亲家庭或父母都外出工作的家庭里,常常会出现父母将权力分配给孩子保证家庭运转的情况。行使父母功能的孩子会发展出超出其年龄的责任感、能力和自主性。如果授权不明、父母放弃权力让孩子成为家庭主控者,孩子就会面临执行父母功能与满足孩童期需求的矛盾。
(3)转型中的家庭
①父亲或母亲的暂时离开,家庭结构会面临调整(父母返回同理)。
②离婚的家庭需要调整家庭结构。面对离婚,男人比女人更容易脱离原有系统。如果孩子跟随母亲,母亲则更可能会继续停留在原有的系统中。
(4)边界入侵的家庭
家庭的某个子系统通过其他子系统缓解压力,会导致子系统间的边界入侵,产生长期性的界线问题。常见于父母利用孩子扭转夫妻间的冲突的三种情况:
①三角化(triangulation)。父母双方都要求孩子支持自己的一方,反对另一方,如母亲要求孩子支持自己反对父亲。这会导致孩子不论支持哪一方都会形成对另一方的攻击。
②迂回转移(detouring)。夫妻子系统利用孩子的问题维系夫妻的虚假和谐。夫妻通过助长孩子的问题行为甚至是攻击孩子,迂回地转移夫妻问题。此种情况下,孩子往往被认为是家庭问题的根源。
③稳定性联盟。父母中的一方与孩子结合,建立起边界僵化的跨代同盟对抗另一方。如母亲与孩子联合对抗父亲。
在边界入侵的家庭里,孩子可能出现严重的身心症状。为此,治疗师需要根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功能样式重构子系统的组织:
①增强夫妻子系统边界的强度,重构夫妻同盟,让夫妻在面对三角关系时对孩子保持一致的态度。如母子同盟中,让母亲和父亲对孩子持一致的态度,而不是母亲更支持孩子。
②增加过度卷入的双亲之一与孩子的联结直至系统失衡。在母子同盟中,让母亲进一步卷入孩子的生活直至出现问题要调整边界。
③将另一位家庭成员置于“问题”的位置。如将孩子视为问题的家庭里,将问题定义到父母身上。
3结构分析的不足
(1)忽视发展过程
在家庭成员的发展中,家庭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互补关系也会相应地调整。结构分析容易忽视互补关系的变化,聚焦于原有的结构可能会导致干预产生新的问题。
(2)忽视子系统
例如,只关注夫妻子系统,没有考虑到父母子系统。咨询师加入某一个子系统并给予该系统支持,而忽视了另一个子系统,如支持兄弟姐妹子系统,支持孩子活出自我,导致父母的权威失效,父母子系统“促进孩子社会化”的功能失效。
来源:《家庭与家庭治疗》(萨尔瓦多·米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