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立讲《论语》第99讲:怎样打败“完美主义”?
关注#公众号:天第书院
输入关键词“论语”
免费领取价值299元的【吴守立院长讲《论语》200讲合集】,手把手教你如何从零开始学《论语》。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马克·扎克伯格
一位勇士,准备夜袭敌营,他做了万全的准备:黑色的泳衣,泳镜,呼吸管,还有匕首和防水炸药,海浪和夜色是最好的掩护,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守卫喝醉酒在灯下迷离的样子......
就在下水前,他突然想起一件最重要的事,自己不会游泳。
读到这,你可别笑他,想一想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也特别热衷于准备,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收获到了满足,但却把最重要的事忘了。
想在书店专注看本书,出门收拾花了半小时,路上花了半小时,选书花了半小时,觉得读书该配杯咖啡才有氛围感,氛围感刚出来又困了……想看的那本书,花了巨大精力、财力和时间成本,却还没看几页就到中午了。
想健身,感觉自己只缺一个教练和一张健身卡,缺一套漂亮的健身服,对了,还缺一个运动包和运动水杯,最好再买个运动手环和家里腾出个运动空间……终于万事俱备了,却运动三天就躺平了。
反正只要开始干正事,各种“准备”就扑面而来。
我们深信,似乎只要准备做得多,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干成大事。
于是,一年准备到头,最后啥事都没干成。这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
你是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吗?我过去就是个妥妥的完美主义者。
总觉得信息不足,时机不对,只有等到万事俱备才能开始,这成了我拖延的完美理由。结果就是,不仅没把事做完美,连一件60分的事也没完成。
换句话说,别人完成一件60分的事情是有成长的,我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忙死忙活地准备屁事。
直到读到开篇的那个故事,我开始渐渐变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
我发现在随机不确定的世界里,给人准备充分的机会少的可怜。
所以,现在我做一件事,觉得方向大致正确,就会先搞起来,在行动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这样做的好处,既不耽搁事情的进程,也不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其实,你想看书,不需要泡一杯茶,等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地铁上,在超市排队付款的时候,在等餐和坐电梯的时候,在睡前和醒后的10分钟,拿起书就能看,如果出差带书太重,撕下最重要的那几页带上不是照样可以看嘛。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方向大致正确,就先搞起来吧!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我是种子,我分享!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身边的3个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关注#公众号:天第书院
输入关键词“进群”
申请加入“0~18岁好父母修炼群”,群里每天都有教子、个人成长等干货分享,和10万+父母一起共学国学智慧,沉淀自我,蓄积能量,点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