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和】万寿宝塔(12)【大结局】

2019-08-30 16:16 作者:景育  | 我要投稿

第12章    重大决定(大结局)

荆州也在下雨,机场的跑道上有几厘米深的积水。天空中闪烁着两点亮光,那不是星星,而是一架正在翱翔的飞机。

呼——伴着巨大的噪声,飞机降落在了荆州沙市机场,水花溅起一个人那么高。雨水冲刷着飞机,驾驶员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一片。

雨天驾驶飞机,真是赤脚走刀刃,冒着极大的危险,动辄机毁人亡。荆州机场,早已关闭,而这架飞机,又不得不迫降于此。飞机上乘坐的是国家防总总指挥。

市领导西装革履,乘着黑色的雨伞,亲自到机场迎接。总指挥没有多说,立即乘着专车,来到了万寿宝塔,登上了观音矶。

市级的官员给足了面子,而风雨却丝毫不留情面。先是折断了随行人员一把伞的伞骨,后是一个浪打到观音矶头上,水哗哗地留着,打湿了这些人的裤子。

眼前的长江,好一个波澜壮阔。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轰炸着四下的一切,活像那宗教中的人间炼狱。

言和坐在皮划艇上,双手抱着膝盖。忙碌了一天,隐隐有些疲惫,她无助地看着这灰暗的街景。眼睫毛上的雨滴多了,便用手背轻轻地擦拭着。

作别了熟悉的牌坊、公园、学校。愈行愈远,公安县城的也变得模糊了起来。

汪——汪——一户人家的阳台上有只狗冲着疏散队的皮划艇叫着。一位战士拿着手电筒照过去,那只狗失落地蹲坐在阳台的栏杆边,淋着雨,痴痴地望着越来越远的船只,像是在央求着他们,能够带它离开这里。

言和自然动了恻隐之心,她发现,自己也孤独得像它一样。只不过,自己能够安全地离开这里,而它只好坐以待毙。

晚上21:30,言和睁大了眼睛,朝着来时的方向看去。现在,她再也看不清了,看不清那隐匿在夜色和雨幕之中的县城。

“所有存在过的事物……都必有凋亡的一天。”

言和自言自语,自己也会生老病死,花开了会谢,月圆了会亏。让她隐隐作痛的,不过是看着自己的家园,毁于一旦。

皮划艇划到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坪旁边,接驳的大巴车已经恭候多时,言和无奈地上了车。那通红的尾灯,在夜里划出了几道绸带般的曲线,最终也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

无尽的黑暗,让人连一丝的光芒都捉摸不到。

现在,荆州的水位,45.04米。

抗洪抢险的军民,手挽手,背靠在荆江大堤的沙袋上。水不断地从沙袋里渗过来,满地的泥巴腥味。长江似乎丝毫不屑于这浅薄的人墙,一个浪头过来,就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沙袋破裂,用尽全力抵抗江水的士兵和群众也摔倒在地上。旁边的人连忙补充上去,他们不希望,荆州成为第二个九江。这连绵的人群,足足有十几公里长。

闪电触碰着低矮的山峦,一颗合抱的松柏,顷刻间化为枯朽的灰烬。短短几个小时里,空降的几亿立方米的雨水,像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能的嘲讽。

“报告总指挥,隔河岩203.94米。请求开闸泄洪。否则有崩溃风险。”一旁的工作人员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向总指挥汇报。

按照隔河岩的设计图纸,隔河岩的理论蓄水200.00米,超过理论蓄水后有崩溃风险。而最大蓄水恰好为204.00米。只有六厘米的空余空间了。若是隔河岩水库崩溃,水库内的洪水倾斜而下,恐怕整个江汉平原都会化为汪洋大海。

总指挥不敢让隔河岩水库冒这么大的风险,六厘米,一根拇指的长度,这个险,决不能冒。

要是打开隔河岩的闸门,放掉积攒的洪水,那么隔河岩的水位会下去,而荆州能否吃得消?荆州的江水已经高处堤坝4厘米了,若是搁在古代,恐怕已经是水漫金山,一片泽国了。这沙袋浸泡在水里这么久,人的躯体到底能不能撑住崩腾的江流?

启用荆江分洪区,似乎是唯一的路了。

“报告总指挥,经过最后一次检查,荆江分洪区内三十四万居民已全部撤离。”下属官员汇报着。

江对岸的9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一个人类了。公安县城里的老鼠,都已经慌张了起来。分洪区最大可以容纳六十二亿立方米的水,促使荆州段水位下降接近一米。

依据荆江分洪区设计说明、国务院1985年关于防洪的79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现在可以合法启用荆江分洪区。这是自设计四十年来,历届人大代表一致的决定,从法理上正义。

言和她们驻扎在公安县几公里外的一座山头,山头上原本有个村子,这里地势高,而且不止分洪区内。

一个高挑的白人小伙子撑着伞,伞下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姑娘,手里拿着话筒,戴着一副圆圆的塑料眼镜,对准了镜头。

摄影师照着取景的灵感,不过这里无论如何是拍不到公安县了,只能拍到后面几间村舍。土墙上蓝底白字地刷着“众志成城 抗洪救灾 齐心协力 保卫家园”的大字,恰好被拍了进去。

“Owing to excessive logging and reclamation, unprecedented floods have occurred in China. And China government decided to submerge one c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other cities ……(由于过度伐木与开垦,难以企及的洪水在中国发生。中国当局决定牺牲一座城市,去保障其它城市的安全。)”那名女记者对着摄像头飞快地说着。

“胡说八道!”言和对着那女记者喊到。她感受到浑身一股热浪,恨不得马上和这位记者吵起来。

旁边的几个志愿者听不懂记者在说什么,倒是责备其言和来,言和哭着给这几个同行的志愿者解释。结果那记者早就念完了报告,卷铺盖走人了。

言和又气又急,满脸通红:“这帮没有良心的家伙!对得起你们的职业吗?对得起你们的听众吗?”

荷枪实弹的士兵,来到了分洪区的闸口。几十吨的军用炸药,按照图纸安放在了防淤堤中。橘黄色的引爆电缆,有条不紊地排布着。

现在是晚上的22:00,装填人员全部撤离。荆州水位居高不下,还在持续上升。江水渗透了白色的沙袋,一股一股地,挤到了堤坝的这边。

言和的堂姐现在在美国,恰好看到了刚才那段新闻。她小时候就听说过分洪区的事情,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悲壮的一刻。

电视里播出了安放炸药的画面,播出了沙市站的紧张水位,播出了隔河岩水库的吃紧。

她拿出寻呼机,向言和家里拨打。这是今天第三次拨打了,和前两次一样,还是无人回话,渺无音讯。

“大河文明……”她艰难地低着头,“另外三个大河文明都已经亡国灭种了……我们,会不会也有这一天?”

她回想起小时候看的纪录片,想起来那夕阳西下的落日余晖。尼罗河畔雄伟的金字塔,和那洪流中消亡的古埃及,留下的,不过是种种离奇阴森的传说和无人知晓的符号文字。

“中华文明是大河文明,就注定要和长江黄河共处,也就注定了要把治水放在安国兴邦的心腹位置。除了中国,现在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要这样?”她自言自语道,继续用寻呼机拨出通话。

言和坐在一棵树下,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孤零零地坐着,她等待着,等待着那神话里才会有的滔天洪水,湮没这熟悉的突然,带走她一去不返的童年。

子夜0点,刺耳而低沉的警报声响彻了分洪区的天空,像是怨鬼的哀嚎。

国家防洪抗旱指挥部总指挥下令,不启用荆江分洪区,打开隔河岩水库放水。一个晚上,荆州的水位持续上升。

乌云逐渐退散,鲜红的朝霞点亮了天空。

1998年8月17日,上午10时。荆州水位读数45.22米,是有水文记录以来,最高的一次。

当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曾见过这“望洋兴叹”的洪流?不可一世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武功”,平定得了大小金川的叛乱,也不曾抵御长江的波涛,终而酿成了1788年的人间惨案。

长江似乎还不肯服输,激得人们又奋战两天两夜。白色的沙袋,和数万军民的血肉之躯,筑成我们了新的长城。

天空再一次放晴,照耀着平静的江水,白云在蓝天中翻滚,像是那海里的鱼群。渡船满载着英雄们,回到了家乡。

“你也知道要回来呀?”父亲手里拿着一根一米长的竹枝,枯黄的竹枝带着枝丫,父亲站在家门口,穿着白色的汗衫,褐色的中裤,加上塑料拖鞋,很是威风地站着。

言和像是没了魂魄一般,投出央求的目光,她站在街对面,双腿稍稍发抖,有气无力地站着,浑身都是泥渍,唯有袖标还有一些鲜艳。

父亲看言和跑不动,径直冲了上去。

言和抱住了自己,低着头,闭上了眼睛。父亲放下了竹枝,扶着她回到了家中。

在言和“出逃”的前一天晚上,言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因为母亲已经看出来她的心思了,在瞒着,意义不大。言和跑了几个小时之后,母亲才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生怕他去追言和,阻止言和前往分洪区。

父亲是爱她的,怕她受伤或者牺牲。母亲也是爱她的,尊重她自己的选择。至于言和,不愿意操心这么多,回到家里,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就在床上睡起了大觉。

.

199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在长江流域投入兵力逾27万,是自渡江战役以来,我国在长江流域投入兵力最多的行动。

截至1998年9月25日,长江中下游水位已全部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自6月27日嫩江第一次洪峰以来,历时三个月的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特大洪水宣告结束。有关数据显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这次特大洪水,受灾面积超过3亿亩,倒塌房屋超过6百万间,受灾人口超过2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千亿元。

.

多年后,言和在此走过万寿宝塔,塔上的灌木吐着新叶,几只黄鹂穿梭其间,不过是,塔下的碑林里,多了一块言简意赅的新碑。

(全文完 共37千字)

【言和】万寿宝塔(12)【大结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